您好,欢迎您

吴一龙教授2025WCLC纪实|之一:巴塞罗那,我们又来了

09月08日
转自:吴一龙教授朋友圈(已授权)


巴塞罗那,我们又来了。记忆中世界肺癌大会在这个美丽的城市至少举办过3次吧?


没有意料之外,开幕的第一天,仍然是China Day。


这项举行了10多年的重头戏,今年的安排有点别出心裁:为了突出新生代,会议安排了3老3新的主席团。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杨大伟,上海市东方医院的周斐和广东省肺癌研究所的刘思阳分别担纲新主席。


今年是第一次采用类似中国胸部肿瘤大会诊的模式,三位新秀分别演讲了三个病例,分别是早期肺癌、局部晚期肺癌和晚期肺癌。每个病例演讲后进行现场投票,看看参会者的诊断治疗选择,再邀请了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专家对病例和大家的选择进行评论。


还真的,思维的碰撞,显然看出中西方的治疗哲学的不同。西方国家偏保守,基本按标准治疗进行,而东方国家,则比较灵活的选择。


我问大家:如果一个治疗选择,比如3期不可切的非小细胞肺癌,标准治疗是化放疗然后免疫巩固维持,但多数人选择是先诱导化免,然后根据结果进行局部治疗方法如手术或放疗的选择后再免疫巩固维持。显然,这突破了现有的治疗模式,但却是多数人在缺乏明显的证据下的选择,专家们如何看?回答几乎是五花八门,都是各个专业医生的偏好选择。有意思的是,尽管争论很大,最后现场参会者,把最佳的病例和演讲投给了刘思阳。


在之后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模式选择上,本次会议推荐的3篇口头报告,代表了3种不同的治疗策略,内外科医生的观点,几乎是完全对立的。


实际上,这就是现在医学的治疗现状。因为存在未知,必然就有不同的选择。这就要看医生对临床的把握和知识的运用了,求同存异,在尽量满足标准治疗情况下,个体化的调整诊断治疗方案!



评论
09月11日
马利平
河南省肿瘤医院 | 放疗科
思维的碰撞可以出中西方的治疗哲学的不同
09月09日
贾原菊
宜城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9月09日
白文秀
平遥兴康医院 | 中医科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