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生了肿瘤,栽在心脏?” 第六十九期 — 磁共振叩启免疫性心肌炎之门

09月03日

既往没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肺癌患者,免疫治疗一个周期后即出现胸闷等症状,加之肌钙蛋白显著升高,究竟是发生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ICIs相关心肌炎)?抑或是有别的原因?他的心脏磁共振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提示?听听肿瘤心脏病多学科(MDT)团队科普视频的解答。


主诉、病史(现病史):

确诊肺癌半月,胸闷1天。

患者男性55岁,半月前因咳嗽咳痰2月就诊于我院呼吸科,支气管肺活检后诊断为肺非小细胞肺癌cT2aN3M1c,排除禁忌行第一周期化疗+抗血管生成+免疫治疗:白蛋白紫杉醇500mg +卡铂600 mg +贝伐珠单抗500 mg,d1,q3W + 帕博利珠单抗 200 mg,d1,q3W。1天前出现胸闷不适,活动后加重,今日出现排尿不畅,遂就诊于我院急诊,查 hs-cTnT 明显升高(1.97 ng/mL);CK-MB 28.79 U/L;ALT/AST 53/91 U/L;CRP>90 mg/L;WBC 17.58×10^9/L;N% 77.3%。


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体格检查

神清,精神尚可,体温平,血压126/86mmHg,心率87次/分,氧饱和度100%。两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明显杂音。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辅助检查:

【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心超】左室多壁段收缩活动异常,LVEF为 51%。

【心脏磁共振(平扫+增强)】结合病史可符合ICIs相关性心肌炎表现,建议治疗后1-3个月心脏磁共振随访;左室收缩活动稍减弱(LVEF为46%);左侧胸腔积液。

【冠状动脉CT】右冠近段少许非钙化斑块伴管腔轻微狭窄。


诊断:

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心肌炎

2、肺恶性肿瘤(非小细胞癌,cT2aN3M1c)

3、心功能不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目前抗肿瘤治疗的主力军,相关心肌炎随着用药患者的基数增加而屡见不鲜,免疫治疗后1-4周期是其多发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怎样做好早期的诊断和鉴别工作?心脏磁共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心脏磁共振的操作和鉴别诊断需要丰富的实战经验,我院肿瘤心脏病团队目前针对ICIs相关心肌炎的诊断和鉴别已建立了完善的心脏磁共振队列,能够协助叩启免疫性心肌炎之门。后续,我们会介绍一些典型的通过心脏磁共振来做的鉴别诊断病例,欢迎大家继续收看,共同学习!


复旦中山肿瘤心脏病团队

2018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葛均波院士指导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立了华东地区第一个肿瘤心脏病多学科联合门诊,程蕾蕾教授担任具体负责人。团队整合中山医院实力雄厚的心内科、心脏超声诊断科、肿瘤内科、风湿免疫科、药剂科等领域的知名专家,为肿瘤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个体化监测和管理。在科研方面,团队通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SCI论文,并于2023年颁布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临床诊疗实施建议》中英文版本,展现了团队在国内肿瘤心脏病领域的引领作用,在国际肿瘤心脏病研究领域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复旦中山肿瘤心脏病多学科

门诊出诊信息

肿瘤心脏病多学科联合门诊:

时间:每周五(上午)

地点:中山医院东院区 15号楼

肿瘤心脏病专病门诊:

时间:每周一(下午)

地点:中山医院东院区 16号楼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通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服务”微信公众号预约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