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汇智研思,融合创新——Cancer Biology & Medicine青年学者论坛肺癌分论坛主席专访

09月08日
来源:肿瘤资讯

在肿瘤治疗领域,创新与融合始终是推动学科进步的核心动力。2025年8月22日,由中国抗癌协会、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联合主办,Cancer Biology & Medicine、《中国肿瘤临床》两本期刊承办的“第一届Cancer Biology & Medicine青年学者论坛”在天津召开,本次论坛以“汇智研思,融合创新”为主题,聚焦青年专家,汇聚Cancer Biology & Medicine、《中国肿瘤临床》杂志编委、青年编委、审稿人及优秀作者,展开了一场学术思想的深度交流。会议期间,【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肺癌分论坛主席、CBM优秀青年编委、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岳东升教授倾情分享他对本次论坛主题、议题设置、青年学者培养及基础转化与临床结合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多模态融合与围术期免疫——议题设置彰显创新

岳东升教授:本次论坛议题设置紧扣“融合创新”主题,内容涵盖多模态融合与围术期免疫治疗两大板块。多模态融合部分,聚焦无创监测、小细胞肺癌进化等前沿话题,结合人工智能与多组学检测手段,探讨多种治疗方案并举的现代治疗理念。围术期免疫治疗板块,则聚焦于优化治疗模式,围绕pCR患者治疗选择等热点问题,邀请基础与转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展开学术争辩,旨在启发临床与科研专家探索更具突破性的研究方向,助力临床治疗决策。

融合创新思维,助力青年学者职业成长

岳东升教授:论坛现场,众多青年专家齐聚一堂,分享各自的研究思路与转化方向。通过与顶尖青年专家的交流,参会学者不仅能了解最新的基础与临床进展,更能借鉴优秀专家的探索路径,延伸自身研究方向。论坛鼓励青年学者循着前辈脚步,融合基础、转化与临床研究,推动学科持续创新。

跨越转化鸿沟,科学深度与临床价值并重

岳东升教授:对于基础或转化研究的青年学者而言,将实验室发现高效转化为临床应用是关键挑战。结合自身科研与临床经验,我认为:

  1.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发现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反向推动基础研究,形成“临床-转化-基础”闭环;

  2. 基础研究专家可从机制探索出发,推动新疗法落地;临床专家则可将实际问题带回实验室,优化治疗策略;

  3. 只有基础、临床、转化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为新治疗手段提供坚实依据,推动医学进步。
     

总结


本届青年学者论坛以“汇智研思,融合创新”为核心,聚焦多模态融合与围术期免疫治疗,鼓励青年学者跨界交流、深度融合,助力科研与临床协同发展。期待更多青年专家在融合创新的道路上,探索出兼具科学深度与临床价值的研究成果,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Nyd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uqi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