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夏曙教授:在精准医疗时代下,NSCLC治疗的围手术期免疫治疗与新型药物创新突破

09月01日
来源:肿瘤资讯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迈向分子分型、免疫疗法和ADC类药物等精准治疗与创新疗法的背景下,推动多学科治疗(MDT)成为行业关键方向。2025年8月23日,由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发起的肺癌MDT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25年学术会议成功举办。这次会议为临床实践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MDT模式向精准化和创新化发展,为肺癌诊疗的未来指明方向。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夏曙教授进行专访,以飨读者。

夏曙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副院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血管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罕见靶点诊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学免疫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精准医疗助力NSCLC治疗突破:围手术期免疫疗法与新型药物的双重创新

夏曙教授:在精准医疗的浪潮下,NSCLC诊疗领域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NSCLC的治疗模式不断革新,显著提升患者疗效。在NSCLC治疗中,围手术期免疫疗法为驱动基因阴性患者延长无病生存期(DFS)带来希望,而针对驱动基因阳性患者的围手术期探索也初见成效。未来,围手术期治疗模式的持续优化有望带来更多突破,进一步提升NSCLC治疗效果。新型药物的研发为晚期NSCLC治疗注入新活力。双抗类和ADC药物在晚期NSCLC治疗中表现卓越,抗体类药物如埃万妥单抗联合拉泽替尼在驱动基因阳性NSCLC中展现出比奥希替尼更优的疗效,凸显联合治疗模式在克服耐药方面的潜力,推动NSCLC治疗迈向新高度。

NSCLC免疫时代: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新突破

夏曙教授:NSCLC精准治疗面临精准分型细化和肿瘤机制研究深化的双重挑战。深入探究肿瘤免疫微环境及其对疗效的影响,已成为未来研究的关键。随着NSCLC治疗从靶向迈向免疫时代,免疫治疗的瓶颈日益凸显,亟待深化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认知。国内研究团队的创新成果,为该领域注入新活力,开辟新思路。未来,我们需突破传统局限于肿瘤细胞的研究模式,全面关注肿瘤微环境整体状态,开发新型药物和治疗策略,以期实现治疗新突破。

未来NSCLC研究:分子免疫代谢分型与药物机制优化双轮驱动

夏曙教授:未来NSCLC研究可聚焦于分子分型、免疫分型及代谢分型,以深化肿瘤认知;药物研发方面,需深入探究单抗类药物改善免疫微环境、ADC药物靶向递送等作用机制,并优化药物结构、连接子稳定性与毒素靶向性;同时,开发药物研发平台,提升药物性能。这些研究将为NSCLC治疗提供广阔空间,随着技术突破,有望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责任编辑:YN
排版编辑:HYC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01日
吴枫阳
湖北省肿瘤医院 | 消化内科
NSCLC治疗的围手术期免疫治疗与新型药物创新突破
09月01日
杨雪
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 | 放疗科
NSCLC精准治疗面临精准分型细化和肿瘤机制研究深化的双重挑战
09月01日
杜建帅
平遥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