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学术前沿|名家论道:从论文发表到南方医院经验分享的白血病科研成果转化之路

07月2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7月17日,急性白血病-精准诊疗科研交流会系列活动广州站成功举办。本次学术会议聚焦于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汇聚了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会议荣幸邀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刘启发教授周红升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梁洋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翁建宇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会议期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Robert Peter Gale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王治香教授等中外专家就ALL领域科研成果转化的前沿及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研讨。【肿瘤资讯】将相关内容进行整理,详情如下。

图1.jpg

合影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启发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梁洋教授和广东省人民医院翁建宇教授分别致辞。

主席刘启发教授诚挚欢迎线上线下各位同道相聚“急性白血病-精准诊疗科研交流会·广州站”。本次会议有幸再次邀请到美国著名学者Robert Peter Gale教授莅临现场,与大家共同探讨ALL治疗的临床成果转化。Gale教授是中国血液学界的老朋友,长期以来对中国血液学事业鼎力支持,谨代表组委会向Gale教授致以衷心感谢。

图2.png

刘启发教授

随后,大会主席梁洋教授翁建宇教授分别致欢迎辞,两位教授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希望与会者在Robert Peter Gale教授带领下,围绕血液病领域临床研究的设计、成果撰写、发表等关键议题热烈讨论,探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提升我国精准诊疗科研提供了新思路。

图3.png

梁洋教授

图4.png

翁建宇教授

破局之钥,精进之术:Robert Gale教授揭秘高影响力医学期刊发表七大核心要素

大会第一个环节,在梁洋教授的主持下,Robert Peter Gale教授围绕“如何将临床研究在高影响力医学期刊成功发表”和大家进行分享。Robert Peter Gale教授把临床研究发布高影响力期刊的关键要素浓缩提炼成七个要点

好期刊≠高影响因子。影响因子评价的是期刊,而非单篇文章质量,关键是“做一项真正好的研究”。

② 中国医学论文的“第三”,原因在于医学研究对象复杂,不确定性远高于实验科学

③ 影响文章成功发表的两大拦路虎——快速拒稿和写作粗糙,深层原因是思维不清晰,逻辑松散

秒拒三大防火墙——投稿信、标题、摘要。投稿信要回答“研究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为何适合本刊”,并主动推荐审稿人。标题须吸睛;摘要按“背景-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五段式。

⑤ “先写后做”——倒推式写作。研究启动前即写好框架:标题、背景、方法、统计方案、图表结构数据出来后填数字即可,避免事后“凑故事”。

精简、主动、短词。能删一词就删一词;主动语态优于被动语态;短词优于长词。方法只保留可重复的核心信息,其余进补充材料。

AI是把双刃剑。AI可辅助语言润色,但引用、数据须人工复核。

最后,Robert Peter Gale教授总结道,做好研究、选对期刊、精修“信-题-摘”、严控写作质量,才能让中国血液病临床研究在全球舞台真正被看见。

图5.jpg

图6.png

十年求索,创新突破:王治香教授解析ALL治疗进展与南方医院团队创新实践

大会第二个环节,在翁建宇教授的主持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王治香教授围绕“南方医院成人ALL治疗经验”和大家进行了分享。

图7.png

首先,王治香教授分享了南方医院团队设计的PDT-ALL-2016方案。与成人方案相比,其治疗成人ALL患者的总生存(OS)率显著提高,复发率显著降低,目前已被列为中国成人ALL诊疗指南的一线推荐方案之一

图8.png

在Ph-like ALL领域,南方医院团队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分析了191例Ph-like ALL患者的基因谱特征,发现IKZF1缺失与预后差相关;根据原癌基因活化和IKZF1失活重新分层,可识别高危双打击患者。在B-ALL方面,STAT5磷酸化(pSTAT5)高患者的OS和无事件生存期(EFS)均显著低于pSTAT5低的患者,pSTAT5与MRD结合的分层系统中,pSTAT5高和MRD阳性患者为高危患者,其生存显著差于中危和低危患者。

在Ph+/Ph-like ALL领域,南方医院创新性推出的“ABC方案”(新一代TKI+贝林妥欧单抗+HDAC抑制剂),1周期后的完全缓解(CR)率为84.62%。王治香教授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整合免疫-靶向序贯策略,把成人ALL的长期生存再向前推进一步。

图9.png

名家论剑,洞见未来

王治香教授分享后,在翁建宇教授周红升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六位专家就临床研究开展和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主要聚焦两大方向:

一、AI技术在医学论文发表中的应用边界

Robert Peter Gale教授:AI仅能优化语言表达,无法弥补研究设计缺陷或逻辑混乱;使用必须明确声明。

二、难治性ALL的临床管理策略

针对临床实践中的疑难病例,专家们分享了治疗经验:

  1. 对于移植后复发患者:推荐采用"免疫治疗+移植+维持治疗"的综合策略;去甲基化药物可激活GVL效应;新一代BCL-2抑制剂展现更低血液毒性。

  2. Ph-like ALL治疗进展:"ABC方案"(TKI+贝林妥欧单抗+HDAC抑制剂)取得显著疗效;强调MRD深度清除的重要性;CAR-T细胞治疗作为移植替代方案的前景。

  3. BCR-ABL阳性患者的特殊管理:建议结合IGH重排测序与流式综合判断;持续低水平阳性可能无需过度干预;治疗依从性和突变筛查是首要考量。

Robert Peter Gale教授特别强调,中国研究者应发挥患者数量优势,聚焦关键临床问题开展高质量研究,推动诊疗进步。

图10.png

总结

在会议总结环节,翁建宇教授表示,临床研究的突破离不开团队协作、长期积累和方法创新。中国具有先天的庞大患者群体的独特优势,应以此为基础,关注临床实践中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持续优化治疗方案并开展设计良好的临床研究。周红升教授总结表示,临床研究的突破离不开团队协作("一枝独秀不是春")、长期积累(南方医院团队数十年持续探索)和方法创新(真实世界数据与临床试验结合)。本次会议为青年研究者提供了从课题选择到论文发表的全流程指导,展现了学术传承与临床创新的完美结合。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thild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王俊澔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