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肺癌术后监测:ctDNA检测显著提升预后评估准确率——NADIM II试验探索性分析

07月1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围术期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已成为可切除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尽管病理完全缓解(pCR)是预测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指标(5年总生存率超95%),但如何更精准地分层患者复发风险仍是临床难题。2025年ELCC大会上公布的NADIM II临床试验(NCT03838159)探索性分析表明,通过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微小残留病灶(MRD),能显著提升pCR的预后价值,并为术后辅助治疗监测提供关键依据。这一成果为肺癌术后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全新工具,未来或可指导临床决策,避免过度治疗或漏诊复发风险。

研究背景

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已成为可切除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治疗策略。病理完全缓解(pCR)正逐渐成为早期终点指标,与超过95%的五年总生存期(OS)相关。通过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的微小残留病灶(MRD)可能提供更优的风险分层。本研究评估了NADIM II试验(NCT03838159)中MRD的预后价值。

研究方法

未携带已知EGFR/ALK基因变异的可切除NSCLC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联合铂类化疗或单纯铂类化疗,随后进行手术切除。试验组中达到R0切除的患者开始接受辅助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使用无需组织样本的表观基因组检测技术Guardant Reveal,对21例患者的58份术后及辅助治疗期间采集的血浆样本进行MRD检测(图1)。无事件生存期(EFS)和OS分析仅考虑癌症相关事件。

图片4.png

图1. 研究流程示意图

结果

术后或辅助治疗期间检测到MRD与较差的EFS和OS相关(EFS风险比HR: 10.2,95%CI: 3.7–28.3;OS风险比HR: 10,95%CI: 2.0–49.9)(图2)。所有在两个时间点MRD检测均为阴性的患者均存活(HR未达到,P < 0.001),仅1例出现疾病复发(HR: 41.6;95% CI: 5.0–348.8)(图3)。

图2. 对比MRD持续阳性和非持续阳性患者DFS和OS生存曲线

图3. 对比MRD持续阴性和非持续阴性患者DFS和OS生存曲线

MRD评估显著增强了pCR对EFS(P < 0.001)和OS(P = 0.015)的预后价值。在未达到pCR的患者中,术后或辅助治疗期间的MRD检测仍为显著预后标志物(EFS HR: 6.2,95%CI: 2.2–17.1;OS HR: 6.5,95%CI: 1.3–32.5)。所有未达到pCR但两次MRD检测均为阴性的患者均存活(HR未达到,P = 0.025),仅1例复发(HR: 19.8;95% CI: 2.4–165.6)。

结论

MRD检测可显著提升pCR对可切除NSCLC患者的预后分层能力。术后或辅助治疗期间MRD阳性患者复发与死亡风险升高超10倍,而MRD阴性者几乎无复发且全部存活。即使未达到pCR,MRD阴性仍提示良好预后(仅1例复发)。MRD动态监测为术后个体化治疗(如强化随访或降阶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且基于ctDNA的无创技术更利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R. Serna-Blasco,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the NADIM II Trial. 2025 ELCC 210P.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25) 20 (3): S123-S150. 10.1016/S1556-0864(25)00632-X。

审批编号:CN-159161

过期日期:2025-08-16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