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EHA&ICML】刘澎教授团队:新型三联方案Pola-ZR为老年虚弱DLBCL患者带来高缓解率和可控安全性

06月1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展了一项前瞻性研究(NCT05940064),探索维泊妥珠单抗、泽布替尼、利妥昔单抗(Pola-ZR)三药轻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脆弱和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和安全性,刘澎教授和任雨虹医生将于2025年EHA和ICML会议上披露最新结果1,2


【肿瘤资讯】将研究内容整理如下,并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澎教授进行点评,详情如下。

专家简历

刘澎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淋巴瘤 · 骨髓瘤诊疗中心主任
复旦大学校聘关键岗位引进人才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科研项目和论著:若干

任雨虹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
上海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瘤骨髓瘤学组委员兼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会员
上海市健康科普专家库血液组专家
主持基金2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新技术推广奖1项
作为Key SubI参与10余项国际、国内多中心血液肿瘤临床试验

背景

65岁以上患者占新诊断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55% 3,4。这部分人群5年总生存率仅为 54%5,亟待毒性较小的疗效的方案。前期已有结果阐明维泊妥珠单抗(polatuzumab vedotin,Pola)、泽布替尼(Zanubrutinib)和利妥昔单抗(Pola-ZR)三联方案在未经治疗的老年人和虚弱DLBCL中的治疗潜力6。该前瞻性Ⅱ期临床试验(NCT05940064)进一步阐明 Pola-ZR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分子特征。

方法

纳入≥70岁或60-69岁且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2-4分的未经治疗的DLBCL患者,排除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患者。每位患者计划进行6个周期的Pola-ZR和6个周期的泽布替尼维持治疗。治疗方案为维泊妥珠单抗1.8 mg/kg,静脉注射,每周期第1天;泽布替尼160 mg,每日两次口服,从第1天至第21天;利妥昔单抗375 mg/m²,静脉注射,每周期第1天。每21天为一个周期,每3个周期进行全身18F-FDG PET/CT扫描或对比增强CT扫描。如果在6个周期的Pola-ZR后评估为部分缓解(PR)或更差,患者将接受二线治疗。主要终点是Pola-ZR 6个周期后的完全缓解(CR)率。次要终点是安全性、总缓解率(ORR)和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基线时记录总代谢肿瘤体积。在基线、第4周期、第7周期和治疗结束时监测循环肿瘤DNA,并且对活检组织进行WES和RNA测序,以探究分子标志物变化。

结果

从2023年12月至2025年1月,共筛选32例患者,入组3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72岁(范围:67-83)。24例(80.0%)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22例(73.3%)患者的国际预后指数评分为3至5分。11例(36.7%)患者为GCB亚型,19例(63.3%)患者为non-GCB(见表1)。

表1 基线特征

微信截图_20250612105247.png

截至2025年2月,治疗中位周期为6(范围:2-12)。可评估的19例患者在接受6个周期Pola-ZR治疗后,主要终点CR达68.4%。3个周期治疗后ORR高达92.9%(见图1)。

图片1.png

图1 Pola-ZR治疗30例患者的泳道图

经过肺孢子菌肺炎(PJP)的预防,与之前的报道相比6,3-4级肺部感染略微降低至10.0%。血液学毒性方面,治疗相关的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6.7%和10.0%,均为1-2级。未发生维泊妥珠单抗的剂量递减或停药。

结论

在这项前瞻性临床试验中,Pola-ZR在未经治疗的老年和虚弱的DLBCL患者中显示出初步疗效。在PJP的预防下,肺部感染略有减少,安全性可控。未来将进一步更新治疗、随访和分子特征数据。

刘澎教授点评


基于前期研究的三联方案有效性和安全性成果,该研究针对化疗耐受性差的老年/虚弱DLBCL患者痛点,创新性地探索Pola-ZR轻化疗三联方案。68.4%的6周期CR率令人振奋,高于传统方案预期。强制PJP预防有效降低了关键风险——严重肺部感染。血液学毒性可控且未导致主要治疗中断,安全性初步可接受。研究结果为这类难治人群提供了极具潜力的新治疗选择,分子机制探索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2025 EHA PF943.
2.2025 ICML 285.
3.Sehn LH, Salles G (2021)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N Engl J Med 384:842–858.
4.Diffuse Large B-C Lymphoma - Cancer Stat Facts. In: SEER. https://seer.cancer.gov/statfacts/html/dlbcl.html. Accessed 10 Jun 2024 5. Di M, Huntington SF, Olszewski AJ (2021)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in older patients. Oncologist 26:120–132.
6. Ren Y, Tan H, Zhuang J et al (2025) Polatuzumab Vedotin, zanubrutinib and rituximab (Pola-ZR) achieved rapid and deep response in untreated frail and elderly DLBCL. Ann Hematol 104:2823-2830.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王姝雅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