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健康促进会发起的“希愈纪”2024血液肿瘤临床思维菁英show项目自2024年6月启动以来,踊跃出许多血液肿瘤领域优秀的病例,本系列旨在通过摘取出该项目突出病例,使更多的临床医师更快、更便捷的学习血液疾病诊疗相关知识,促进血液疾病个体化和全程规范治疗,帮助更多血液肿瘤患者获得获得创新前沿的诊疗方案,造福更多患者。本文分享一例首次复发MM的治疗经验体会,详情如下。
病例简介
患者信息
一般资料:患者女,47岁;
入院日期:2021年12月14日;
主诉:乏力伴腰痛8个月;
现病史:(1)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乏力,活动性加重,活动耐量下降,伴有腰痛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化验血常规提示贫血,血红蛋白74g/L。行骨髓穿刺术提示“多发性骨髓瘤待除外”,遂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门诊以“多发性骨髓瘤可能性大”收入血液内科住院治疗。(2)患者近来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短,无恶心呕吐,无牙龈出血,无头晕头痛,无尿频尿急尿痛。二便正常,饮食睡眠尚可,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3年,平素口服硝苯地平降压治疗,平素血压控制在140/80mmHg左右。糖尿病病史1年,平素口服阿卡波糖治疗,德谷胰岛素每晚12单位皮下注射,血糖控制良好。否认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及输血史;
查体: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40/85mmHg。神清语明,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巩膜无黄染,结膜苍白,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或怒张。双侧肋骨、胸骨及腰椎压痛。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音顿,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触诊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肠鸣音3-4次/分,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5.2×109/L;HGB 65g/L;RBC 2.16×1012/L;PLT 294×109/L;
生化检查:TP 83.3×109/L;CREA 94.8umol/L;UA 483.8umol/L;
免疫组化:KAP轻链 0.87g/L;LAM轻链 3.89g/L;游离轻链κ型 7.44mg/L;游离轻链λ型 224mg/L;血清β2微球蛋白 6.51mg/L;尿β2微球蛋白 1.86mg/L;
免疫固定电泳:游离λ轻链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D阳性(+);
骨髓细胞检查:骨髓瘤细胞占92%,考虑多发性骨髓瘤,需结合临床及相关检查(图1);
流式细胞术检测:62.42%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占总浆细胞100%)为恶性单克隆浆细胞(图2);
CT(胸椎平扫):双侧肋骨、肩胛骨、胸骨及胸椎骨质密度弥漫减低,多发骨质破坏,符合多发性骨髓瘤改变;
CT(上腹、下腹、盆腔平扫):胰腺、脾脏多发高密度影,右侧输尿管上段小结石不除外,右肾盂稍增宽,怀疑子宫肌瘤,阑尾粪石,脊柱、骨盆诸骨多发骨质破坏,符合骨髓瘤改变;
FISH检测:提示13q14-、1q21扩增、p53 缺失、IGH、MAF 位点异常等多种异常信号(图3);
临床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IgD-LAM型 DS分期Ⅲ期A组;ISS分期Ⅲ期(mSMART 3.0风险分层:高危);
2型糖尿病;
高血压1级(很高危);
治疗经过
2021年12月16日,行VCD方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化疗1周期;
2022年1月至4月,行VRD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化疗3周期;
2022年5月至2022年12月,行VBD方案(硼替佐米、泊马度胺、地塞米松)化疗6周期;
2023年1月,疗效评估为VGPR;
2023年1月至 2023年6月,行BD方案(泊马度胺、地塞米松)维持治疗
2023年7月,复查示疾病复发;
2023年7月至 2023年8月,行DSD方案(达雷妥尤单抗、塞利尼索、地塞米松)化疗2周期;
2023年8月,即首次复发后治疗2个周期后,疗效评估为sCR;
2023年9月至今,行DSD方案化疗8周期;
截至目前,持续维持sCR 1年;
病例总结
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IgD-LAM型DS分期Ⅲ期A组;ISS分期Ⅲ期(mSMART 3.0风险分层:高危)。患者初诊时已存在贫血、骨质破坏等表现,且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骨髓检查提示恶性单克隆浆细胞比例较高,FISH 检测显示多种细胞遗传学异常,如 13q14 -、1q21 扩增、p53 缺失、IGH 及 MAF 位点异常等,这些高危因素预示着患者预后较差,治疗难度较大。该患者确诊后接受了包括VCD、VRD、VBD等方案在内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疾病进展,但最终仍出现复发。
针对首次复发MM患者,《中国首次复发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2年版)》指出: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可能仅有两次机会接受抗骨髓瘤治疗,因此首次复发MM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恰当的治疗可使这部分患者最大程度地获益。结合本病例,该患者首次复发后,采用DSD方案(达雷妥尤单抗+塞利尼索+地塞米松)治疗,2周期后疗效评价即达到sCR,且截至目前仍维持sCR。这表明DSD方案对该患者的复发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使患者获得了深度且持久的缓解,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总体而言,该病例体现了在MM治疗中,对于首次复发患者选择合适治疗方案以追求深度缓解的重要性,也展示了塞利尼索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潜力。同时也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疗效及不良反应。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