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希愈纪|病例分享:破垒除忧——塞利尼索联合方案点亮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髓外浸润患者治疗新途

2024年11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由北京健康促进会发起的“希愈纪”2024血液肿瘤临床思维菁英show项目自2024年6月启动以来,踊跃出许多血液肿瘤领域优秀的病例,本系列旨在通过摘取出该项目突出病例,使更多的临床医师更快、更便捷的学习血液疾病诊疗相关知识,促进血液疾病个体化和全程规范治疗,帮助更多血液肿瘤患者获得获得创新前沿的诊疗方案,造福更多患者。本文分享一例高危EMM的治疗经验体会,详情如下。

病例简介

患者信息

一般资料:患者女,57岁;

现病史:患者1月前因后背部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理疗、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效果欠佳,疼痛逐渐加重,后患者行CT检查: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炎,双侧多发肋骨、双侧肱骨、肩胛骨、胸骨及部分椎体附件多发骨质破坏病周围肿块形成,考虑转移瘤可能,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科,行肋骨肿物活检、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转至血液科;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

体格检查:后背部疼痛明显。无其他特殊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红蛋白 91g/L,ALB 28g/L,β2-MG 6.62mg/L

血尿M蛋白检查:免疫固定电泳 IgA-κ阳性 67g/L(56.7%),血免疫球蛋白测定 IgG 4.0g/L、IgA 73.1g/L、κ轻链 2.2 g/L、λ轻链 0.67g/L,24小时尿轻链 κ轻链 1130 mg/24小时、κ/λ 25.7;

外周血循环浆细胞:0.16%异常浆细胞;

病理检查:(右侧第2前肋穿刺)浆细胞骨髓瘤(图1);

图片1.png

图1.病理检查图

骨髓形态学:增生活跃,幼稚浆细胞92%;

骨髓病理:考虑浆细胞骨髓瘤;

FCM检查:浆细胞占有核细胞28.8%,为异常浆细胞表型;

FISH检查:t(4;14)阳性89%;1q21扩增阳性88%(CKS1B×4)(图2);

染色体核型分析:46,XX(20);

微信图片_20250114140848.png

图2. FISH检测结果

高钙血症:血钙 2.18 mmol/L;

肾功能不全:肌酐 65 umol/L;

肝功能不全:β2微球蛋白 6.62 mg/L,白蛋白 28g/L,LDH 187 U/L;

骨病:PET/CT结果回示胸骨、双侧多发肋骨、脊柱、骨盆、双侧肱骨、及股骨不均质摄取FDG增高,部分病灶可见明显溶骨性骨质破坏,其中双侧肋骨病灶骨质不连续,右侧第二肋骨检局部软组织肿块形成,符合多发性骨髓瘤图像表现。

临床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IgA-k型,D-S分期 Ⅲ期,ISS分期 Ⅲ期,R-ISS分期 Ⅲ期,髓外病变,1q21扩增阳性,t(4;14)阳性,双打击,高危);
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

治疗经过

图片3.png

图3.整体治疗经过

3周期后疗效评估达到CR;

骨髓评估:细胞学、活检、流式均未见明显异常浆细胞;

M蛋白检查:初诊 M蛋白 67 g/L,3周期联合方案(SVTD×1、SKPD×2)治疗后,血清M蛋白转阴 尿24小时k轻链 70mg/24h(图4);

微信图片_20250114141153.png

图4.M蛋白治疗前后结果变化

影像学检查:2024年03月,CT和MRI结果回示,未见软组织病灶,原有多部位骨质破坏变化不显著(图5)。

图片4.png

图5. CT和MRI结果

2024年06月完成首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总结

本病例为57岁女性患者,因后背部疼痛入院,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IgA - κ 型,D-S分期 Ⅲ期,ISS分期 Ⅲ期,R-ISS分期 Ⅲ期,髓外病变,1q21扩增阳性,t (4;14) 阳性,双打击,高危)伴高血压病(2 级,很高危)。该患者首先接受 SVTD 方案1周期治疗,后采用SKPD方案,3周期后疗效评估达 CR,血清M蛋白转阴,尿24小时κ轻链显著降低,骨髓评估未见异常浆细胞,影像学未见软组织病灶,原有骨质破坏变化不显著。2024 年6月完成首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该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副作用少,患者生活质量良好。此例高危EMM患者采用SKPD联合方案获得了深度缓解,为后续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表明对于此类患者,积极探索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有望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ayle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X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