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肿瘤名人堂】院士姚开泰:传道授业六十载,克癌攻坚四十年

2023年04月2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中国广州南方医科大学,有一位老人在科研岗位上已与鼻咽癌“磕”了几十个春秋。时至今日,他于20世纪80年代主导建立的EB病毒潜伏感染的鼻咽癌上皮细胞株仍在全球各大基础实验室广泛使用。
 
他就是我国鼻咽癌分子水平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姚开泰院士1

简历

专家介绍

姚开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著名肿瘤病理生理学家,我国鼻咽癌分子水平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原籍江苏昆山,1931年4月11日生,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


历任中南大学病理生理学教授、主任,肿瘤研究室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卫生部癌变原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抗癌协会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肿瘤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毒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席等。


现任南方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所长。他先后承担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攻关课题,获十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全国科技代表大会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和多项省、部级奖励。1990年获首批政府特殊津贴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多次被评为全国、省优秀教师、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成果与贡献

科研

姚院士自1962年起一直从事人类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细胞生物学研究、鼻咽癌的实验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恶性肿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等,在恶性肿瘤的病因发病学研究领域中揭示了亚硝胺类化合物与鼻咽癌化学病因的关系,对鼻咽癌的预防和发病提出了重要理论,并首次建立了EB病毒潜伏感染的鼻咽癌上皮细胞株,从分子水平深入探讨了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鼻咽癌发病的分子机理和鼻咽癌易感性的分子机理。

人才培养

1989年,姚院士创建了湖南医科大学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随后,姚院士在南方医科大学开设研究生选修课《肿瘤学基础》;2007年9月,建立了南方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2021年,经姚院士倡议并捐赠66万元作为种子基金,南方医科大学成立了“南方医科大学姚开泰院士奖助学金”项目,该项目为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的留本基金项目2

 

院士经历

投身医学,扶危济世

姚开泰原籍江苏昆山,1931年4月出生于客居四川南充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4岁时随父母回到上海。
 
时值战乱年代,姚开泰多次随父母往返于老家昆山、上海及松江一带避难,时而在上海上学,时而又不得不转学松江。虽然辗转于各地,但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随家人回到上海,姚院士进入上海市中国中学继续高中课程的学习。1948年高中毕业后,他曾辍学一年,在父母的影响下,他决定学医。当时,他报考了3所当时最著名的医学院,包括震旦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和北京医学院。功夫不负有心人,姚开泰同时拿到了这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1949年,姚开泰来到上海医学院开始其学医生涯。
 
当姚开泰进入上海医学院校门时,才知道做一名医生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样轻松。他想到中国人太缺医少药了,就立志做一个好医生,服务大众。他博览各种医学书籍,周末娱乐场所里从来找不到他,而在图书馆里、教室灯光下总能见到他勤奋学习的身影。在大学四年级末,他被学校选送到广州中山医学院病理师资助班进行为期一年的系统训练,1954年毕业后分配到山东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担任助教,开始了他潜心医学研究的不凡旅程。为了能够直接阅读外国医学书刊,他利用一切休息时间自学外语,在师资班自学了德语,毕业回上医自学了俄语,在山东大学学习了俄语,调到湖南医科大学又自学了法语。
 

克癌攻坚,硕果累累

1956年,应组织要求,姚开泰从山东大学医学院调到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从事病理生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早在1952年,被派往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进行临床见习时,他接触到了一些癌症病人,感受到了他们那绝望的心情和对医务人员急切的渴盼、求助的眼神。那时,他就下定决心要献身于探求肿瘤发病奥秘和攻克癌症的事业。1962年,在潘世宬教授的指导下,姚开泰开始了对肿瘤的实验研究。当初他很想从癌症转移的课题入手,因为当时很多病人都是死于癌症转移的,而当时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可正当他着手工作时,组织上却通知他参加实验性宫颈癌的研究,他便服从了分配。他仔细设计实验方案,反复研习国内外文献,成功改进了挂线投药实验方法,使动物手术死亡率显著降低,并使甲基胆蒽诱发宫颈癌的发病率由原来的49%增至95%。随后,他协助潘教授开展了用放射自显影法追踪胸腺嘧啶核苷标记宫颈S期细胞的研究。正当实验进展顺利的时候,由于文革的原因,研究被迫暂时终止。
 
直到1976年,他才重新回到了实验肿瘤研究室,和潘世宬教授一起制作并完善了亚硝胺类化合物诱发大白鼠的鼻咽癌模型。除了实验室研究外,他还开展了对居民生活环境的综合考察、调查。1975年,他在参加全国肿瘤普查,调查湖南省肿瘤分布情况时,创造性地将趋势面分析法应用于综合考察研究,初步摸清了湖南省鼻咽癌流行病学特点,为鼻咽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1980年,他通过对湘西鼻咽癌的配对调查,发现烧木柴的地方得鼻咽癌的危险性较高。他还通过进行多种人体癌症的年龄组死亡率曲线研究,得出十分重要的理论成果;同时考虑到鼻咽癌发病中遗传、化学和病毒的作用,姚开泰提出了鼻咽癌发病的三击/多步假说:即假定鼻咽癌的发病过程中共发生三次击中:第一次为胎性击中,涉及多基因遗传和化学致癌物的经胎盘致癌,影响人体对鼻咽癌的易感性;第二次击中为化学因素,尤其是饮食因素,而亚硝胺类化合物在优先考虑之列;第三次击中为病毒因素,特别是EB病毒,因为EB病毒感染人体的时间很早,也许比起饮食因素更早,但真正发挥作用的时间则可能较晚。姚开泰的这三击/多步假说不仅为一系列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对鼻咽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姚开泰对鼻咽癌的研究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在他的日程表上没有节假日,也没有星期天,一泡进实验室就不知道白天黑夜了。当时,姚开泰年事已高的母亲在江苏老家,他是多么希望能回家去看看她,但因工作脱不开身,常常只能“梦里依稀慈母泪”。母亲因长时间见不到儿子,只好大老远从江苏赶来长沙看他。
 
1983年11月,为了鼻咽癌研究中的无数未被解开的谜,年过半百的姚开泰受世界卫生组织(WHO)资助以访问学者身份赴大西洋彼岸马里兰州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病毒癌变实验室进修,从事人体促瘤基因克隆的研究。在那里,他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地学习、实践,从国内带去的中国人鼻咽癌细胞株建立的基因文库中分离出了促瘤基因,为基因参与癌变的设想找到了实验依据。至此,姚开泰对鼻咽癌的研究已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染色体水平逐渐深入到了DNA分子水平。
 
一年以后,他带着小型仪器、细胞培养皿、冷藏试剂及大量最新国外文献等匆匆归来。他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建立起自己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从分子水平研究癌变的奥秘。1987年,姚开泰及其科研团队在人胚鼻咽上皮原代培养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方法,用病人的鼻咽癌活检组织,接连成功地建立了3株鼻咽癌上皮细胞株,并命名为湖南1号、湖南2号和湖南3号,从而使世界上建立的鼻咽癌上皮细胞株的总数增加到6株,为实验肿瘤研究创造了新的条件。1989年,他创建了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从而也为鼻咽癌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场所。同年,湖南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诞生,他担任了该所所长。多年来,他领导的肿瘤研究室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教育部、霍英东基金委员会等资助的10多项科研项目,在攻克癌症的道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暮年从戎,勇攀高峰

1999年5月,已是68岁高龄的姚开泰院士穿上了军装,成为当时第一军医大学(现称南方医科大学)中的一员。当时他的起点很高,一当兵就是将军级文职干部,并戏称自己是“白头发的新兵”。说到从湖南入伍第一军医大学的原因,姚院士表示,一方面湖南那边的实验室建设和科研队伍都相对完善,已成为国内研究鼻咽癌的一个重要基地。另外广东是鼻咽癌的高发地区之一,来这边有他发挥的空间;还有是他比较喜欢广州的气候与生活环境。在他的带领下,把一个病理实验室发展成为肿瘤研究所,学科建设呈现欣欣向荣景象,其实验室已成为当时全军分子病理重点实验室。自1999年以来,他先后主持了国家863课题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课题一项、军队重点课题一项、广东省十五攻关项目两项等,在鼻咽癌转基因系列动物模型、鼻咽癌细胞及基质细胞基因组变化、肿瘤细胞核移植后的重新编程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突破,正向着鼻咽癌发病的分子机理研究的更高目标迈进。
 
2004年对于姚开泰院士来说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既是他从事医教研的50周年,也是他从军5年后,随着第一军医大学转制地方依依不舍脱下军装的一年。为此,南方医科大学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并向他的实验室赠送了一批研究设备。是啊,50载的辛勤耕耘,从地方到军队,投笔从戎,又从军队回归地方,桃李满天下,硕果累累,感慨万千。
 
至今,姚院士以近九十的高龄仍然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传道授业六十载,克癌攻坚四十年”。姚院士先后引荐了徐洋教授、荣知立教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培养了一大批博士后、博士和硕士。如今,这些学成的学子们已遍布世界各地,并在各自的学术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了各自研究领域的中坚骨干。姚院士常对他的学生说:“研究鼻咽癌的发病过程,尚需着眼于未来。我虽年事已高,国家授予我‘资深院士’称号,可我还得创造条件,争取多做些工作,并且要做得更好些。”3

微信图片_20230420093021.jpg

关注【肿瘤名人堂】

获取更多肿瘤领域杰出学者资讯!


参考文献

1.https://www.gzrcwork.com/index.php/Index/detail/11069.html
2.https://portal.smu.edu.cn/jcyxy/info/1066/2603.htm
3.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7%9A%E5%BC%80%E6%B3%B0/3813826?fr=aladdin#reference-[7]-210725-wrap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re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ree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3年04月22日
孙超敏
嵊州市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院士姚开泰:传道授业六十载,克癌攻坚四十年
2023年04月20日
周捷波
海安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积极学习,积累经验
2023年04月20日
孙超敏
嵊州市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积极参与,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