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学术盛宴——记2022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相关热点话题[第二弹]

2022年09月3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协和医院协办的“2022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于2022年9月22日-25日以线上结合线下会议的方式盛大召开并完美落幕。
 
本次会议特邀邀诸多国内外血液肿瘤领域一线大咖进行精彩授课、点评、探讨,为相关专业的同仁间交流血液疾病临床诊疗进展、探讨热点难点、经验分享等提供平台,共助全国血液疾病诊疗水平的提升与发展。小编特精选“CSH创新”专场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第一篇章:辩证思维——新药时代下的血液肿瘤探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澎教授的主持下,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杜鹃教授就“MM新挑战——MM的治疗时机与选择”主题进行精彩学术分享。

杜鹃教授详细介绍了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治疗时机和治疗方式。她指出,随着骨髓瘤诊断标准的不断演变,其治疗理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初诊MM,当前研究结果表明,三药方案优于两药方案(VTD>TD;RVD>Rd);两种新药联合方案优势明显(VTD>VCD;RVD>VTD/VCD)。除此之外还应结合患者的经济情况、耐受性、药物可及性等方面进行治疗方式的选择。与此同时,相关研究证实,在RVD的基础上加入移植可带来更优临床获益。针对高危MM患者,三药联合方案不能满当前的一线治疗需求,四药联合方案应运而生并处于持续探索中,其中,Dara-KRd方案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对于复发/难治性(R/R)MM,复发后重启治疗时机十分重要,启动治疗时应重新评估疾病、了解患者的体能状态、既往治疗方案、患者难受性,并结合患者的心理因素等等进行决策。新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卡非佐米、免疫调节剂泊马度胺在R/R MM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嵌合抗元受体(CAR)-T药物在R/R MM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即使体能状态较差的患者仍能获得75%的临床缓解,同时安全性良好。此外,靶向BCMA靶点的新药也在持续研发中。
 

杜鹃教授授课

随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高广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糜坚青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协和医院孙春艳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鲁群教授杜鹃教授的授课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与学术交流。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医院刘启发教授的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瑾教授就“ALL新机遇——免疫治疗时代下的ALL治疗探索”主题进行精彩学术汇报。
王瑾教授详细介绍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变革,她强调,经过近200年的治疗探索,当前对于ALL的认识不断加深,目前ALL的治疗可分为3个阶段:

①2000年之前的化疗、输血及造血干细胞移时代

②2015年开启的免疫治疗时代

③未来对于免疫疗法的进一步探索。

当前尽管ALL治疗逐渐形成整体综合治疗模式,但化疗仍是标准治疗方案,在ALL诱导治疗、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化疗治疗成人ALL的5年生存率仅38%,近50%患者会出现复发。

针对上述困境,免疫疗法应运而生,基于抗体(如抗体-药物欧联物,ADC)、细胞的免疫疗法已应用于ALL的临床治疗。INO-VATE证实,奥佳伊妥珠单抗治疗ALL可实现高达78.3%的完全缓解(CR)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多中心研究证实,与化疗相比,贝林妥欧单抗可延长中位总生存期(OS)至7.7个月,显著优于化疗组的4个月(P=0.01)。CAR-T是当前肿瘤治疗中最具潜力的疗法之一,ZUMA3研究证实,KTE-X19治疗ALL的CR/CRi率达71%,但当前CAR-T的可及性相对较差,距离成熟应用仍需要进一步持续深入探索。

展望未来,微小残留病灶(MRD)在预测ALL预后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能够实现MRD阴性的患者的生存情况更优。令人惊喜的是,相关研究证实,贝林妥欧单抗用于ALL患者,可使78%患者实现MRD转阴,并带来长期OS获益。此外,Hyper-CVAD序贯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初发成人Ph-B-ALL患者,临床获益显著;SWOG 1318研究证实,贝林妥欧单抗诱导巩固+POMP维持治疗初发老年Ph-B-ALL患者兼顾疗效与安全性。GIMEMA研究长期随访数据显示,达沙替尼+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初发成年Ph+ALL可提高完全分子学缓解(CMR)率。
 

王瑾教授授课

随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蔡云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高春记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苗瞄教授就王瑾教授的精彩授课进行深入探讨与学术交流。

第二篇章:引领创新——中国智慧领航新药时代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李剑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张路教授就“CD的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一项CCDN全国登记研究”主题进行精彩学术授课。

张路教授详细介绍了Castleman病(CD)诊疗现状的全国登记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他强调,CD具有特征性病理改变和高度异质性,已于2018年纳入我国国家卫健委《第一批罕见病目录》,随着对疾病认知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Castleman患者被发现。尽管在CCDN的主导下,中国已发布Castleman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国际上也已于2017年达成诊断共识(CDCN标准),但国内目前尚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登记研究,因此该项研究应运而生。

这项CCDN全国登记研究共纳入1634例来自24个省级行政区、40家医院,于2000-2021年间确诊的CD患者。结果显示,共903例UCD患者,最常累及腹腔/腹膜后(35.7%)、颈部(25.7%)、肺门/纵膈(23.1%),17.9%患者伴高炎症状态。719例为HHV-8阴性MCD,139例患者仅有淋巴结肿大,归类为aMCD,580例患者符合iMCD诊断标准。其中iMCD的治疗参考淋巴瘤治疗,由脉冲式治疗向持续治疗演变。
值得注意的是,全部患者中,UCD预后最佳,iMCD-TAFRO预后最差。iMCD-NOS患者中,“重型iMCD”是独立危险因素(HR=4.540,95%CI 1.888~10.915,P=0.001)。
 

张路教授授课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张曦教授的主持下,山东省肿瘤医院李增军教授就“R-CHOP+X的创新之路,谁与争锋”主题进行精彩学术汇报。
李增军教授就以下三个内容进行精彩汇报:

①当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②R-CHOP+X方案近十年来的探索;

③双表达及MCD亚型患者的治疗探索。他指出,在利妥昔单抗时代,约40%DLBCL患者无法从R-CHOP方案中获得治愈,最终进展为R/R。
 
近十年来,在R-CHOP方案基础上进行了诸多改良或优化,但优劣参半。ROBUST研究显示,与安慰剂-R-CHOP方案相比,来那度胺-R-CHOP方案并未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POLARIX研究显示,与R-CHOP方案相比,Pola-R-CHP方案一线治疗DLBCL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从亚组分析来看,尽管R-CHOP基础上联合Pola显著改善了患者的PFS,但部分患者的临床获益可能有限(如双打击/三打击)。CALGB/Alliance 50303研究显示,在IPI评分为0-1分及2分的DLBCL患者中, DA-EPOCH-R方案劣于R-CHOP方案。EPCORE NHL-2研究证实,皮下epcoritamab(epco)联合R-CHOP治疗既往未经治疗的高危DLBCL患者的ORR达100%,CMR达77%。
 
双表达是DLBCL的重要不良预后因素,对于双表达DLBCL患者,R-CHOP治疗的5年OS率及PFS率仅为30%和27%。BTK抑制剂为双表达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Phoenix研究亚组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伊布替尼联合R-CHOP显著延长BCL2和MYC双表达non-GCB DLBCL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60岁以下患者存在OS获益,而>60岁患者治疗完成率低是导致其临床获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新一代BTK抑制剂Acalabrutinib联合R-CHOP一线治疗DLBCL临床疗效良好,且安全性可耐受。此外,在ZR2-CHOP一线治疗高危DLBCL的研究中,14/18例患者为双表达,2例为MCD亚型,结果显示,CR率达100%,同时安全性良好。另一项前瞻性研究证实,ZR-CHOP一线治疗双表达DLBCL患者兼顾疗效与安全性,ORR达100%,CR率达61%。与此同时,山东省肿瘤医院开展了一项ZR-CHOP治疗新诊断双表达DLBCL患者的研究,共纳入28例患者,结果显示,CRR达89.3%,6个月PFS率达91%,同时安全性良好。
 
对于MCD亚型DLBCL患者,已验证BTK抑制剂联合R-CHOP方案在MCD亚型DLBCL患者中的潜能:与R-CHOP方案(54%)相比,ZR-CHOP方案的CR率更高(85%),未来仍需开展更大样本量的研究。
 

李增军教授授课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牛挺教授的主持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彩霞教授就“结外淋巴瘤治疗的思考与探索”主题进行精彩学术汇报。
李彩霞教授就以下三个内容进行分享:

①结外受累DLBCL患者当前为满足的需求;

②精准分子分层为DLBCL治疗提供新思路;

③结外受累DLBCL治疗的现状与探索。她指出,相关研究已证实,约2/3的中国淋巴瘤患者存在结外受累的情况,遍布全身多个器官,常见于胃、肠、脾。另外两项基于中国患者的大型研究证实,结外受累患者的预后更差。
 
随着精准诊疗理念的不断深入,精准分子分型为DLBC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MCD亚型DLBCL依赖BCR信号通路持续激活是,对抑制BCR信号通路的BTK抑制剂敏感,适合BTK抑制剂治疗。相关研究证实,泽布替尼治疗CD79B突变DLBCL患者的ORR高达60%。
 
此外,今年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公布的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共同开展的临床研究证实,泽布替尼联合方案治疗中枢/眼部/血管等结外受累DLBCL疗效卓越。相关前瞻性研究证实,泽布替尼联合化疗治疗CD79A/CD79B突变DLBCL患者兼顾疗效与安全性。李彩霞教授着重分享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的一项单臂、前瞻性研究,探索了ZR-CHOP方案治疗新诊断non-GCB伴随结外受累DLBC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CR率达91.67%,同时安全性良好。
 
国内开展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探索了含泽布替尼方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NSL)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含泽布替尼方案治疗TN及R/R CNSL患者的ORR达81.8%,CR率高达72.7%。国内的另一项研究证实,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接受ZEMA方案一线治疗的CR率达93%。另一项国内研究证实,泽布替尼联合R-CHOP治疗血管内大B淋巴瘤的ORR高达100%。此外,国际上首个ZR方案联合眼内注射甲氨蝶呤一线治疗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PVRL)患者的研究实现了100%的CR率。
 

李彩霞教授授课

随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范磊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附属协和医院黄亮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文瑜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就李彩霞教授的精彩授课进行深入探讨与学术交流。
 
 
是否感觉收获良多又意犹未尽?
关注血液肿瘤资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参考文献 

Cohen Adam D,Mateos Maria-Victoria,Cohen Yael C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ilta-cel 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MM after exposure to other BCMA-targeting agents.[J] .Blood, 2022,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22015526


责任编辑:Luna  
排版编辑:Luna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评论
2022年10月07日
欧阳波
酒钢医院 | 呼吸内科
内容很精彩,值得学习!
2022年10月07日
汪秀红
庆阳市人民医院 | 放疗科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
2022年10月07日
颜昕
漳州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血液学学术会议相关热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