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维”来可期 | 叶定伟教授&周芳坚教授: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治疗现状及未来

2022年05月0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尿路上皮癌(UC)是临床常见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之一,其复发率、转移率较高,患者预后差,临床亟需更加高效、精准的治疗来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2022年1月5日,抗体偶联药物(ADC)——维迪西妥单抗获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UC患者,为UC精准治疗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周芳坚教授,就“我国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整体治疗现状和未来”进行深入讨论。

               
叶定伟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
泌尿肿瘤MDT首席专家
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CACA-GU)主任委员
CSCO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UCOG)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CACA-GU)前列腺癌学组组长
NCCN肾癌诊治指南中国版编写组副组长
NCCN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亚洲诊治共识专家委员会委员
晚期前列腺癌亚太共识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前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国科金二审专家
亚太前列腺学会(APPS)候任主席
亚太冷冻外科学会副会长

               
周芳坚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泌尿外科主任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前列腺癌单病种首席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生殖系肿瘤专委会第1-2届副主委

CSCO第二届理事

CSCO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CSCO膀胱癌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华南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技术培训中心主任

广东省抗癌协会泌尿生殖系肿瘤专委会主委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

脱颖而出,维迪西妥单抗带来UC治疗新希望

叶定伟教授:铂类化疗一直是晚期UC一线治疗的经典方案。近年来,随着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使UC临床治疗格局有所改变。目前,免疫治疗已经在二线治疗中有所突变,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曙光,期待PD-1联合治疗方案在一线治疗中的探索成果。在化疗失败后的二线/三线治疗探索中,如FGFR靶向治疗等的探索使晚期UC进入了精准治疗时代。近些年抗体工程的发展使得 ADC 抗体端可偶联的位点越来越多,偶联技术越来越多样和稳定,以及越来越丰富的细胞毒性药物被发现、优化,都让 ADC 药物技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国产 ADC 药物赛道更是异常火热,维迪西妥单抗在抗体偶联药物(ADC)赛道中脱颖而出,在患者二线、三线治疗中显示出非常好的疗效。

周芳坚教授:近年来,UC治疗领域进展频频,其中ADC药物主要利用肿瘤特异性抗原特点,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单克隆抗体,与可产生细胞毒性的活性物质偶联起来,精准攻击肿瘤细胞,以达到精准治疗。目前ADC类药物主要有三类:其一,Enforumab Vedotin,由muc表面常见分子Nectin-4的单克隆抗体和微管破坏剂甲基瑞奥西汀E(MMAE组成);其二,维迪西妥单抗,是由人源化抗HER2单克隆抗体与MMAE偶联而成;其三,Sacituzumab govitecan,由滋养细胞表面抗原-2单克隆抗体和SN-38偶联的ADC。目前国内仅维迪西妥单抗获批上市,在临床可及。

First in class,维迪西妥单抗引领国际水平

叶定伟教授:“First in class”ADC新药维迪西妥单抗是与欧美同期进行研发和临床研究的药物,临床意义重大。荣昌生物与西雅图基因达成的全球独家许可协议也说明维迪西妥单抗在ADC领域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为未来在国际和国内UC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或其他实体瘤相关适应症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周芳坚教授:维迪西妥单抗成功出海主要有三大意义:第一,标志着我国在抗肿瘤药物研发、生产、销售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维迪西妥单抗走出国门,被国外大的医药公司在国外进行推广,标志着我国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巨大进步;第二,通过该产品,我国研究者能够与国外同行在UC领域处于同一高度进行更多的碰撞和交流,也大大提高了我国学者的声誉与水平;第三,维迪西妥单抗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也体现了在UC研究治疗方面,我国已达到引领国际水平。

继往开来,维迪西妥单抗的未来探索之路

叶定伟教授:目前,UC领域出现了包括PD-1/PD-L1抑制剂、FGFR-TKI、抗血管生成药物、ADC药物等在内的诸多令人惊艳的药物。其中,维迪西妥单抗单药治疗的反应率、有效率、患者生存获益都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想象空间。同时,维迪西妥单抗的未来亦有待提升,如联合PD-1抑制剂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序贯治疗等将会是其未来探索方向之一。

周芳坚教授:新药上市路途艰难,目前维迪西妥单抗获批的适应症范围较窄,但用于UC的后线治疗,维迪西妥单抗仍展现出较好的疗效,未来希望能够往前推进,比如在UC的一线治疗、肌层浸润性UC的新辅助治疗、治疗失败需保膀胱的高危患者治疗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以进一步扩大维迪西妥单抗的适应症或临床应用场景,使更多的患者能够从这类药物中获益,为广大UC患者带来新希望。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oon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Ivy     

                   

评论
2022年05月10日
杨大夫
阳泉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 肿瘤内科
维迪西妥单抗获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UC患者,为UC精准治疗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2年05月09日
杨大夫
阳泉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 肿瘤内科
患者佳音,成果可期
2022年05月09日
杨大夫
阳泉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 肿瘤内科
维迪西妥单抗获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 R2) 过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UC患者,为UC精准治疗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