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大会(ASCO-GU)落幕之际,2月26日,“2022 ASCO-GU肾癌热点速递”大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董培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施国海教授对2022 ASCO-GU大会上公布的肾癌领域重磅研究进行了深度解读。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泌尿肿瘤领域大咖围绕肾癌系统性治疗、围手术期治疗、精准治疗以及全程管理展开探讨。
开幕致辞
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郭军教授
郭军教授在致词中表示,虽然今年肾癌领域重磅研究不多,但是依然有很多亮点,CLEAR研究和KEYNOTE-564研究最新数据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思考。回顾ASCO-GU研究最新进展,对于掌握循证医学证据,提高肾癌诊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术环节
2022 ASCO-GU肾癌药物研究新进展
讲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盛锡楠教授
盛锡楠教授介绍,本次ASCO-GU会议的第一个亮点就是公布了首个靶免联合方案新辅助治疗肾癌的临床研究结果(NeoAvAx)。研究纳入临床高危非转移性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ccRCC)患者,术前给予3个月阿维鲁单抗联合阿昔替尼新辅助治疗,主要终点是RECIST 1.1标准下原发性肿瘤部分缓解率(PR)≥25%。研究结果显示,原发灶PR为30%,中位肿瘤缩小20%。与既往的靶向单药新辅助治疗数据相比,免疫联合靶向新辅助治疗的PR并没有达到倍增效应。安全性方面,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在RCC术后辅助治疗方面,KEYNOTE-564研究更新了30个月随访结果。对于肾切除术后或肾及转移灶切除术后中高或高复发风险的RCC患者,帕博利珠单抗辅助治疗持续改善了患者的DFS(HR=0.63;95% CI:0.50-0.80;p<0.0001)。亚组分析显示,不同风险亚组均显著获益,其中获益最大的是转移性RCC术后无瘤患者(M1 NED)(HR=0.28;95% CI :0.12-0.66)。目前OS数据尚未成熟,帕博利珠单抗组中位OS在统计学上优于对照组(HR= 0.52;95%CI:0.31-0.86;p=0.0048),但未达预期显著性 (预设p=0.000095有显著性差异)。安全性方面,3-4级不良事件未增加,未发生与帕博利珠单抗相关的死亡事件。
在晚期RCC一线免疫联合治疗上,纳武利尤单抗联合阿昔替尼取得了59.5%的客观缓解率(OR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到16.4个月;CLEAR研究公布了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RCC的东亚人群数据,ORR为65.3%,mPFS达22.1个月,与全球结果一致。值得注意的是东亚人群一线TKI单药治疗的疗效优于全球人群,东亚人群 VS 全球人群 mPFS为 11.1个月 VS 9个月,ORR为49.2% VS 36.1%。东亚人群治疗期间整体不良事件(TEAE)比率与全球人群一致,但3-5级TEAE远高于全球人群,主要为手足综合征和蛋白尿。同时东亚人群因为不良反应减量的比例高于全球人群。 CheckMate 9ER公布的2年随访数据显示,不论病灶累及器官,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卡博替尼一线治疗肿瘤缓解深度均优于TKI单药(ORR:55.7% vs 28.4%),联合治疗mPFS较单药延长翻倍(16.6个月 vs 8.3个月),而mOS仅延长3.4个月(37.7个月 vs 34.3个月); CheckMate 214研究更新了肉瘤样变人群的数据:ORR为60.8%、mPFS为26.5个月、mOS为48.6个月。
在晚期RCC一线靶向单药治疗的更新方面,一项来自真实世界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APOLON研究公布了培唑帕尼一线治疗的结果:mPFS为10.5个月(低危人群18.1个月)、mOS为27.3个月、ORR 达48.3%。
晚期RCC后线治疗以新药探索为主,包括IL-2受体激动剂 Nemvaleukin、PARP抑制剂 Talazoparib和ARO-HIF2,目前观察到的数据显示疗效有限。
在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nccRCC)治疗上,中国之声尤为突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开展的小样本研究显示,吉西他滨+顺铂联合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集合管癌(CDC)的ORR为24.2%,疾病控制率(DCR)为75.8%,mPFS为6.1个月,mOS为12.1个月。另外PD-1联合阿昔替尼在晚期CDC病例中也显示了良好的疗效,但需要更大的样本进行验证。同样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研究显示:在Xp11.2异位RCC的治疗上,一线系统性治疗mPFS为7.4个月、PR为17.8%、mOS为17.9个月。
从ASCO-GU新进展看肾癌精准治疗
讲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董培教授
基于本次ASCO-GU肾癌精准治疗相关报道,在第一部分董培教授系统性阐述了RCC预后相关临床特征及分子特征。
首先是多篇关于RCC转移部位间的分子特征和临床结局间关系的研究。检测转移部位分子特征发现:转移部位不同,其基因突变或基因表达都存在差异。比如血管生成/间质相关基因表达在骨转移患者中明显占比更高,而肝转移补体/Ω氧化相关基因表达较高,提示骨转移患者可能更适用于靶向治疗为基础的治疗策略,肝转移患者可能更适合采用免疫治疗为主的策略。随后分别介绍了胰腺转移、骨转移、腺体转移接受药物治疗的预后。
接着董培教授结合大会主题报告盘点了当前RCC候选生物标志物概况:包括基因突变、拷贝数变异、PD-L1表达等肿瘤内在因素和BMI、微生物等肿瘤外在因素。肿瘤内在相关因素包括:1.基因组改变:因RCC无可靶向的驱动基因变异,已知除VHL以外的基因变异大部分为表观遗传改变,在治疗药物开发或预测价值上还未发现有里程碑式的基因改变,预测能力有限且存在争议。2.基因表达:多个TKI+IO的临床研究探索了免疫相关基因标签与治疗选择、预后相关性,然而这些基因标签通用性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例如Javelin Renal 101人群并不适用Immotion 151免疫相关基因标签)。对于TKI单药,血管生成基因表达标签有比较好的预后预测能力。3.新型生物标志物:近些年较为热门的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TCR组学等,进一步探索肾癌治疗应答的机制,但距离指导RCC精准治疗仍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在肿瘤外在因素中,已有多项研究证实肥胖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疗效更优,这可能与肥胖患者具有更高的血管生成基因表达和肾周脂肪处于炎性状态有关。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建议患者保持稍高的体重,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总体来说,肾癌精准治疗道阻且长,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探索。对于当前肾癌治疗选择,最简易可行仍然是IMDC预后模型指导下的分层策略。
从ASCO-GU新进展看肾癌围手术期及全程管理治疗选择
讲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施国海教授
施国海教授根据肾癌围手术期和真实世界研究对临床实践的启示,探讨了肾癌全程管理策略。RCC新辅助治疗研究汇总分析显示,TKI单药治疗的PR约为30%,术前8-16周治疗,安全可耐受。免疫单药治疗疗效以疾病稳定(SD)为主,肿瘤缩小不显著,而双免疫治疗停药率较高 。
在术后辅助治疗方面,TKI均无OS获益,仅STRAC研究DFS阳性。辅助免疫治疗中,目前观察到KEYNOTE-564研究DFS阳性。需要注意的是,帕博利珠单抗辅助治疗组18.6%的患者出现了3-4级AE,将会产生巨大的成本,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患者的经济负担、生存质量是一个需要权衡的因素。
《高危非转移性肾癌术后辅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提到,有高复发风险的进展期肾癌患者适合辅助TKI治疗。但各临床研究所采用的复发进展风险评估标准并不统一,在结果分析中需要进一步的危险分层。研究发现,年轻患者接受辅助治疗后的生存期更长。meta分析显示,Leibovich评分危险分层越高,越能从帕博利珠单抗辅助治疗中获益。
一项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显示,立体定向放射(SBRT)能延缓寡进展mRCC患者系统性药物治疗的时间。对转移灶手术切除术的回顾性分析显示,最可能从手术中获益的寡转移人群包括DFS>12个月的患者、有肾切除术史的患者等。而存在完全切除失败、同步转移等因素的患者则不适合转移瘤切除。
英国回顾性分析显示,近三分之一的患者仅接受一线治疗,这强调了需要首先提供最有效的治疗的重要性,以优化患者结局。回顾性分析表明横纹肌样分化和肉瘤样分化mRCC患者的整体预后差,但是可以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在免疫治疗进展后,TKI序贯治疗对这些患者仍有效,其中横纹肌样分化患者获益更明显。
讨论环节
在讨论环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卫阳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蒋葵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谢宇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杨铁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张进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争教授围绕晚期肾癌的全程管理、围手术期治疗选择和肾癌精准治疗展开了热烈讨论。
针对何卫阳教授提出的“寡转移患者SBRT人群选择”问题,董培教授、郭军教授提出,SBRT可以促进肿瘤抗原的释放,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因此,对于寡转移患者,SBRT联合免疫治疗可能比手术联合免疫治疗更有效。
关于KEYNOTE-564研究中M1NED患者获益更多的原因,蒋葵教授分析,这可能与患者肿瘤切除后体内仍然存在潜在的转移灶,免疫原性较强有关,未来可以通过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探索抗原释放与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另外PD-L1表达在肾癌免疫治疗中的价值和仑伐替尼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剂量也需要探讨。
盛锡楠教授认为,肾癌免疫治疗的疗效不依赖于PD-L1表达,尤其是在免疫联合治疗中。郭军教授指出,目前,肾癌病理类型、危险程度、转移部位远比分子标志物对临床指导价值高,病理学家帮助确定肾癌免疫高表达和富血供指标的病理类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患者分层更具有实操价值。
关于仑伐替尼使用剂量,盛锡楠教授表示,大部分患者在20mg QD起始剂量之后需要减量,在实践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郭军教授补充,8mg-16mg QD对中国患者来说可能是比较安全的范围,剂量越低,疗效易打折。
对于谢宇教授提出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肾癌患者的治疗策略”问题,董培教授表示,局部复发是肾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对于此类患者,目前更多会选择局部放疗联合全身治疗。施国海教授介绍,医院针对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循环肿瘤DNA(ctDNA)开展了一些研究,但是目前没有获得好的研究结果。
杨铁军教授分享了河南省肿瘤医院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对于肾癌原发灶和转移灶,射频消融联合靶向和免疫治疗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未来需要进一步比较SBRT和射频消融的疗效,选择更优的治疗方式。
张进教授表示,对本次ASCO-GU大会,体会最深的是KEYNOTE-564研究中M1NED患者的获益,如何发现MRD来指导肾癌患者术后治疗,是未来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另外针对特殊类型的肾癌如肉瘤样癌的治疗,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
张争教授指出,在肾癌新辅助治疗上,不管是靶向单药,还是靶向免疫联合,缩瘤率都在30%左右,很难取得突破。术前靶向治疗,术后免疫治疗可能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有帮助。可以根据生物标记物分析结果,决定术后治疗方案。
会议总结
在会议的最后,郭军教授总结,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各位专家深入交流,碰撞出了很多思想火花。希望临床医生能够充分了解ASCO-GU肾癌领域最新进展,结合我国国情与临床治疗现状,解决未被满足的中国患者的临床需求。同时希望中青年专家积极开展肾癌研究,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MCC号VOR2203075有效期2023-03-01,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声明:本文中所涉及的部分药物或疗法尚未在中国获批适应症,相关数据仅供临床医生参考,非商业用途,请自觉保护作品著作权】
排版编辑:Dai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