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年度巨制】2021年MDS诊治进展年终盘点

2022年03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高度异质性恶性血液病,以血细胞发育异常、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特征。近年来,众多研究聚焦MDS的分子层面,以期探索出更精准的诊疗手段;更有罗特西普(Luspatercept)等新药的出现,为MDS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转眼间,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回顾2021年,MDS领域出现了哪些重磅研究?新药时代,如何实现精准治疗?如何筛选潜在获益人群、制定更合适的全流程管理方案?虎年新春之际,【肿瘤资讯】特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常春康教授对2021年度MDS领域重磅研究进行详细盘点。

               
常春康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
上海血研所副所长
中国老年血液学会副会长、MDS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血液医师协会委员
中华血液学会红细胞学组委员
上海市血液学会副主委
上海抗癌协会理事
CACA上海血液肿瘤副主任委员

盘点精要

MDS诊疗已进入分子时代

1. MDS患者体细胞突变的影响:基于分子信息综合作出诊断和预后判断(包括被纳入诊断标准的SF3B1,IPSS-RM关注的SF3B1,TP53,AML型MLL,PTD,FLT3等)

2. 根据患者的突变情况、分子靶点,制定合理的临床管理方案(涉及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及移植方案的调整)

3. 当前可用的MDS患者预后评分系统存在局限性,应进行动态全面的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尤其需要识别需要治疗的低风险患者,并通过IPSS - R评估哪些风险较低的患者可能受益于早期考虑异体移植

4. 鉴于临床不确定性,分子图谱能否常规用于MDS的危险分层指导尚存疑问,但医生应积极开展检测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典型突变,将潜在的额外风险纳入现有的预后评分系统,并向符合条件的患者推荐临床试验

MDS疾病领域进展:预后不佳的分子生物学标记可能成为未来指南的重要依据

1. 发病机制相关研究:

Poster 3683:意义未明的克隆性血细胞减少与低危MDS之间具有相似的生存和遗传特征

Poster 1529:MDS和意义不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的同时存在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患者群体,其具有特定的分子表型,临床结局有望达到潜在改善

Poster 3693:梅奥医学中心开展的髓系下一代测序(NGS)队列分析显示,意义未明 (VUS) 的 DDX41 变体具有不同的临床和诊断特征,但与致病性 DDX41 具有相似的预后和共突变模式

2. 诊断预后:

Oral 61:MDS的分子国际预后评分系统;TP53突变的重要性

RUNX1 and STAG2 突变时SF3B1突变型MDS疾病进展的驱动因子

Poster 2600:Moffitt癌症中心的研究基于低危MDS的自然病程,对预测极低危和低危MDS患者进展为高危MDS和AML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Poster 1520: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存在SETBP1、RUNX1或EZH2突变,与低甲基化因子反应缺失有关

Poster 1526:存在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MDS患者通常富含IDH突变,或将指导相关靶向治疗

MDS治疗领域新药开发进展

1. 最近获批的红细胞成熟剂罗特西普(Luspatercept)适用于存在MDS-RS和/或SF3B1突变的MDS患者

2. LR-MDS患者的治疗:目标是改善血细胞减少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3. 其他进入临床阶段的MDS新药:罗沙司他(roxadustat),伊美司他(imetelstat),莫洛利单抗(magrolimab),维奈克拉(Venetoclax)

4. 相关研究:

1)免疫治疗: Sabatolimab联合去甲基化药物、CD3xCD123 双特异性抗体 APVO436)、Oral 825Prgn-3006 Ultra CAR-T细胞治疗

2)BCL-2抑制剂: MDM2 抑制剂 Siremadlin联合维奈克拉、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

3)NAE抑制剂: Pevonedistat联合阿扎胞苷

4)其他:Eprenetapopt联合阿扎胞苷、Tagraxofusp

MDS移植相关进展

1. Poster 3692:MDS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髓内清髓与低强度氟达拉滨/白消安方案相比较没有OS和复发差异

2. II期RELAZA2研究:微小残余病变(MRD)指导下的阿扎胞苷治疗有潜力预防MDS和AML患者血液复发

3. Poster 3677: 接受过TIM-3抑制剂sabatolimab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治疗的高危MDS和AML患者,异种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普遍较好

4. Poster 3681:CIBMTR综合基因组筛查发现,DDX11和CHD1突变可能与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低OS相关,或有望作为MDS患者移植预后标志物

5. Oral 101:I/II期研究数据显示,HLA-单倍体骨髓移植患者减少移植后环磷酰胺(PTCy)剂量可行且有效,能够减少早期移植后毒性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熊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