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已于12月11日~14日正式召开,目前大会正在以线上及线下的形式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场全球血液界规模最大的会议上,多项重磅研究结果公布。【肿瘤资讯】聚焦线上会议现场,第一时间对本次大会当日发布的重磅研究进行报道。当地时间13日是会议第3天,让我们看看会场有哪些关注焦点吧!
AGILE:一项在新诊断IDH1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比较Ivosidenib+阿扎胞苷与安慰剂+阿扎胞苷的全球、随机、双盲、3期研究
摘要号:697
原标题:AGILE: A Global,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hase 3 Study of Ivosidenib + Azacitidine Versus Placebo + Azacitidine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an IDH1 Mutation
第一作者:Pau Montesinos, PhD, MD
汇报时间:2021年12月13日,周一,2:45 PM
Ivosidenib是一种口服、强效、IDH1突变(mIDH1)酶抑制剂,FDA批准其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mIDH1 AML成人患者和新诊断的mIDH1 AML成人患者,这些患者通常年龄≥75岁或患有不适合强化诱导化疗的合并症。先前一项23例新诊断的mIDH1 AML患者的1b期研究数据显示,ivosidenib+阿扎胞苷(IVO+AZA;NCT02677922)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特征和令人鼓舞的临床活性。因此研究者开展了这项全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3期研究,将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接受IVO 500 mg每日一次+AZA 75mg/m2皮下或静脉给药,持续7天,28天为一个周期,或安慰剂+AZA(PBO+AZA),并按地区和新发与继发性AML进行分层。
共146例患者接受随机分组:IVO+AZA组72例(中位年龄76.0岁),PBO+AZA组74例(中位年龄75.5岁)。在IVO+AZA组中,54例(75.0%)患者为新发AML,18例(25.0%)患者为继发性AML。 EFS具有统计学显著性(HR=0.33[95%CI 0.16,0.69];P=0.0011),有利于IVO+AZA组。IVO+AZA组的中位OS为24.0个月,PBO+AZA组为7.9个月(HR=0.44[95%CI 0.27,0.73];P=0.0005)。IVO+AZA组的CR率为47.2%(34/72例患者;95%CI 35.3%,59.3%),PBO+AZA组为14.9%(11/74例患者;95%CI 7.7%,25.0%)(P<0.0001)。IVO AZA组的中位至CR时间为4.3个月,PBO+AZA组为3.8个月。IVO+AZA组的CR+CRh率为52.8%(38/72例患者;95%CI 40.7%,64.7%),PBO+AZA组为17.6%(13/74例患者;95%CI 9.7%,28.2%)(P<0.0001)。IVO+AZA与PBO+AZA的24周CR率分别为37.5%和10.8%。IVO+AZA组的ORR为62.5%(45/72例患者;95%CI 50.3%,73.6%),PBO+AZA组为18.9%(14/74例患者;95%CI 10.7%,29.7%)(P<0.0001)。所有报告的P值均为单侧。IVO+AZA组与PBO+AZA组中发生率>20%的常见所有等级不良事件(AE)为恶心(42.3%vs 38.4%)、呕吐(40.8%vs 26.0%)、腹泻(35.2%vs 35.6%)、发热(33.8%vs 39.7%)、贫血(31.0%vs 28.8%)、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28.2%vs 34.2%)、血小板减少(28.2%vs 20.5%)、便秘(26.8%vs 52.1%),和肺炎(23.9%vs 31.5%)。IVO+AZA组66例(93.0%)患者和PBO+AZA组69例(94.5%)患者发生了≥3级AE。IVO+AZA组与PBO+AZA组中发生率> 20%的常见≥3级AE包括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28.2%vs 34.2%)、贫血(25.4%vs 26.0%)、血小板减少(23.9%vs 20.5%)和感染性肺炎(22.5%vs 28.8%)。经研究者评估,IVO+AZA组所有等级分化综合征(DS)的发生率为14.1%,PBO+AZA组为8.2%,IVO+AZA组≥3级DS的发生率为4.2%,PBO+AZA组为4.1%。根据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的建议,由于获益明显的证据,提前停止进一步入组研究。
图 IVO+AZA vs. PBO+AZA显著提高OS
与PBO+AZA相比,IVO+AZA显著改善不适合强化化疗、新诊断mIDH1 AML患者的EFS、OS和临床缓解率(包括CR、CR CRh、ORR)。IVO+AZA的安全性良好,与既往研究一致。这些数据证明了IVO+AZA在该难治性AML人群中显著的临床获益。
在不适合强化诱导化疗的患者中比较Gilteritinib联合阿扎胞苷Vs阿扎胞苷治疗新诊断的FLT3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3期、开放标签、随机研究
摘要号:700
原标题:Phase 3, Open-Label, Randomized Study of Gilteritinib and Azacitidine Vs Azacitidine for Newly Diagnosed FLT3-Mutat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in Patients Ineligible for Intensive Induction Chemotherapy
第一作者:Eunice S. Wang, MD
汇报时间:2021年12月13日,周一,3:30 PM
Gilteritinib(GIL)是一种FLT3抑制剂,在FLT3mut+复发性/难治性(R/R)AML患者中显示出疗效/安全性。对于FLT3突变的新诊断AML患者,无法接受强化诱导化疗的,其生存期有限,治疗选择很少。在临床前研究中,GIL加阿扎胞苷(AZA)能阻碍肿瘤生长并诱导FLT3-ITD AML细胞系凋亡/分化。在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其抗肿瘤作用表现出协同作用。因此研究者在不适合强化诱导化疗的新诊断FLT3mut+AML成人患者中开展了GIL+AZA vs AZA的临床研究,比较了两种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
共123例患者随机分配至GIL+AZA(n=74)组和AZA(n=49)组,GIL+AZA组的中位年龄为78岁,AZA组为76岁;ECOG PS≥2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7.3%和32.7%,FLT3-ITD单独治疗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8.4%和81.6%。GIL+AZA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9.76个月,AZA组为17.97个月。GIL+AZA组(n=73)GIL的中位暴露持续时间为112天;GIL+AZA和AZA(n=47)组AZA暴露分别为98和99天。GIL+AZA的中位OS为9.82个月,AZA为8.87个月(P= .753)。GIL+AZA vs AZA组OS改善的患者亚组包括ECOG PS 0-1和高FLT3-ITD等位基因比率≥0.5的患者。两组的中位EFS均为0.03个月(P= .459)。在敏感性分析中,基于复合CR(CRc;CR+CRi+CRp)的中位EFS,GIL+AZA组为5.03个月,AZA组为3.29个月(P= .767)。尽管两组的CR率相似(16.2%vs 14.3%),但GIL+AZA组的CRc率显著高于AZA组(58.1 vs 26.5%, P< .001).两组的总体不良事件(AE;GIL+AZA组为100%,AZA组为95.7%)和≥3级AE发生率(95.9%和89.4%)相似。每组各有4例患者发生导致死亡的治疗相关AE。GIL+AZA组的常见AE为发热(47.9%)和腹泻(38.4%)。
在不适合强化诱导化疗的新诊断 FLT3mut+AML患者中,与AZA单药相比,GIL+AZA使CRc率显著更高,但OS相似。ECOG PS为0-1且FLT3-ITD等位基因比率较高的患者似乎从GIL+AZA治疗中获益更大。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事件。值得注意的是,不适合强化诱导化疗的新诊断FLT3mut+AML患者的Ctrough值是R/R FLT3mut+AML患者的2倍。这些结果支持GIL+AZA vs AZA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活性。
低剂量达沙替尼50 mg/天与标准剂量达沙替尼100 mg/天作为慢性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一线治疗的比较:倾向评分分析
原标题:Low-Dose Dasatinib 50 Mg/Day Versus Standard-Dose Dasatinib 100 Mg/Day As Frontline Therapy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in Chronic Phase: A Propensity Score Ana
第一作者:Koji Sasaki, MD
汇报时间:2021年12月13日,周一,10:30 AM
低剂量达沙替尼被证明对新诊断的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CP)患者安全有效。但目前尚无随机临床试验将其与标准剂量达沙替尼进行比较。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接受一线达沙替尼50 mg/天治疗的新诊断CML-CP患者与接受标准剂量达沙替尼100 mg/天治疗的患者的缓解情况和治疗结局。
研究者共分析了233例新诊断的CML-CP患者,这些患者接受低剂量达沙替尼50 mg/天(n=83)或标准剂量达沙替尼100 mg/天(n=150)治疗。倾向评分匹配确定了每个队列中的77例患者,无显著基线差异。总体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低剂量和标准剂量分别为48个月和131个月。低剂量组和标准剂量组的12个月主要分子学缓解(MMR)率分别为82%和75%(P=0.229)。与标准剂量组相比,低剂量达沙替尼组1年内分子学缓解MR4、MR4.5和完全分子学缓解率(CMR)的累积发生率更高(分别为63%和43%、53%和36%以及46%和33%)(P=0.009;P=0.031;P=0.060)。低剂量组和标准剂量组的胸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6%和21%(P=0.016)。低剂量达沙替尼和标准剂量达沙替尼的4年FFS率分别为89%和77%(P=0.041)(图1)。4年TFS率分别为100%和100%(P=1.000);4年EFS率分别为95%和92%(P=0.556);4年OS率分别为97%和96%(P=0.781)。
图1 达沙替尼50 mg/天 vs. 达沙替尼100 mg/天的无失败生存
表2达沙替尼50 mg/天 vs. 达沙替尼100 mg/天治疗一年内的毒性比较
研究结论
低剂量达沙替尼与标准剂量达沙替尼同样有效,治疗不耐受性更少,结果良好。
在t(11;14)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比较Venetoclax+Daratumumab+地塞米松与Daratumumab+Bortezomib+地塞米松的1/2期研究扩展队列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
摘要号:817
原标题:Safety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from the Expansion Cohort of a Phase 1/2 Study of Venetoclax Plus Daratumumab and Dexamethasone Vs Daratumumab Plus Bortezomib and Dexamethasone in Patients with t(11;14)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第一作者:Jonathan L. Kaufman, MD
汇报时间:2021年12月13日,周一,4:30 PM
Daratumumab (D)是一种抗CD38抗体(Ab),加Bortezomib (V)是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地塞米松(D),获批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1线治疗的MM患者。Venetoclax(Ven)是一种强效和选择性口服BCL-2抑制剂,在t(11;14)RRMM患者中表现出抗骨髓瘤活性。这项分为3部分的1/2期研究正在RRMM患者中研究VenDd +/-V联合治疗。使用VenDd治疗t(11;14)RRMM患者(第1部分)和使用VenDVd治疗RRMM患者(不考虑t(11;14)状态;第2部分)显示了可耐受的安全性特征,总缓解率(ORR)分别为95.8%和91.7%(Bahlis Net al.J Clin Oncol 2021)。第3部分进一步评价了VenDd与DVd在t(11;14)RRMM患者中的安全性和疗效,在本次ASH的口头报告中列出了初步结果。
截至2021年5月10日,Ven400Dd、Ven800Dd和DVd组分别入组了11、7和16例患者。中位年龄为Ven400Dd:58.0岁;Ven800Dd:57岁;DVd:68.5岁。Ven400Dd、Ven800Dd和DVd的中位既往治疗线数分别为1.0、1.0和2.0。疾病ISS I%/II%/III%的患者为Ven400Dd组:54.5/9.1/0;Ven800Dd组:57.1/14.3/0;DVd组:25.0/25.0/31.3。Ven400Dd组和Ven800Dd组所有患者的ECOG体能状态均≤1。在DVd组中,87.5%和12.5%的患者的ECOG体能状态分别≤1和2。
≥2个治疗组中≥5%的患者发生的最常见不良事件(AE)包括失眠、疲乏、腹泻和恶心(表)。3/4级AE(≥2个治疗组≥5%的患者)主要是血液学毒性(表)。≥2个治疗组中未发生3/4级感染。共在6例患者中观察到严重AE。在Ven400Dd组中,1例患者发生股骨骨折,1例患者发生非心源性胸痛。在Ven800Dd组中,1例患者发生了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患者发生了扁桃体癌。在DVd组中,1例患者发生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另一例患者发生高血糖、自主神经病变、分布性休克、播散性隐球菌病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研究第3部分未报告死亡。
基于数据截止时的D暴露量,Ven400Dd、Ven800Dd和DVd组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分别为6.5、5.6和3.9个月。Ven400Dd、Ven800Dd和DVd组的初步ORR分别为72.7%、100%和62.5%。Ven400Dd、Ven800Dd和DVd组具有非常好的部分缓解或更好的缓解(≥VGPR)的初步发生率分别为72.7%、100%和31.3%。截止目前随访尚不成熟,治疗反应还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
表 各治疗组常见不良事件总览
在t(11;14)RRMM患者中比较VenDd与DVd治疗,这项随机、2期研究第3部分的初步结果以及报告时纳入了更新的分析,包括随访时间更长的缓解率和微小残留病状态,证实了方案良好的有效性和可耐受的安全性。
First-in-Class:MCARH109(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靶向CAR T细胞疗法)在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1期研究
摘要号:827
原标题:Phase I First-in-Class Trial of MCARH109, a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Class C Group 5 Member D (GPRC5D) Targeted CAR T Cel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第一作者:Sham Mailankody, MBBS
汇报时间:2021年12月13日,周一,5:30 PM
BCMA靶向CAR T细胞疗法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中显示出了可喜的结果,但复发很常见。需要具有新型治疗靶点或作用机制的其他治疗选择。在此,研究者报告了MCARH109的安全性和疗效。MCARH109是首创的G蛋白偶联受体C类5成员D(GPRC5D)靶向CAR T细胞治疗方法(Smith EL et al.科学Trans Med 2019)。
入组了18例RRMM患者,并在2020年9月15日至2021年7月14日期间接受了单采。迄今为止,12例患者已完成MCARH109输注,其中6例患者目前正在接受治疗。在接受治疗的12例患者中,中位年龄为59(37-76)岁,患者接受中位8(4-14)线治疗。11例(92%)为5线暴露,所有患者均为三重难治,7例(58%)既往接受过BCMA靶向治疗,包括6例(50%)既往接受过BCMA CAR T治疗。基线时,3例(25%)患者患有非分泌性骨髓瘤,6例(50%)患者患有髓外浆细胞瘤。11例(92%)患者对最后一线治疗难治,11例(92%)患者在单采后接受了桥接治疗。所有患者均为桥接治疗难治。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11例(92%)患者发生1-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仅1例患者发生3级事件;4例(25%)患者接受 tocilizumab治疗,1例(8%)接受地塞米松治疗CRS(表)。迄今为止,未报告神经系统毒性;3例(25%)患者发生了可能与MCARH109相关的1级指(趾)甲变化(表)。截至2021年7月28日,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均已随访至少2周(中位数:13.0周;范围:2.0-39.1周),10例(83%)至少有轻微缓解或更佳缓解(2例缓解未证实):2例轻微缓解,3例部分缓解,3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2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通过多色流式细胞术,前9例患者中的5例(56%)为骨髓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灵敏度:10-5)。6例(100%)既往接受过BCMA CAR T治疗的患者达到缓解,2例患者达到sCR。研究者还注意到,在具有可用数据的前3个剂量水平下,使用qPCR在外周血中稳健扩增MCARH109(扩增峰值载体拷贝数/mL,中位数:404,467;范围:44,670-3,560,000;表)。中位随访13周,9例(75%)患者无进展,随访时无额外治疗。
表 不同剂量水平的MCARH109在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安全性数据和扩增拷贝数
MCARH109是治疗MM的首创GPRC5D靶向CAR T细胞疗法,安全性特征显示其非常可控,未发生严重或非预期毒性;该剂量递增研究正在进行中,计划会增加接受更高剂量治疗的患者。在既往接受过大量治疗的RRMM中,疗效前景良好,表现为高临床缓解率和MRD阴性率,包括低至25x106 CAR T细胞的剂量。具有临床意义的是,BCMA CAR T治疗后复发的所有6例患者均对GPRC5D靶向CAR T治疗有反应,包括2例达到sCR的患者。
以上是小编关注到的ASH大会第3日重磅研究汇报,小编后续将继续带来【2021ASH每日播报】系列盘点,敬请关注!
如果您对ASH期间“有所观、有所想、有所得”,欢迎联系我们,期待您的分享!
1. AGILE: A Global,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hase 3 Study of Ivosidenib + Azacitidine Versus Placebo + Azacitidine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an IDH1 Mutation.
https://ash.confex.com/ash/2021/webprogram/Paper147805.html
2. Phase 3, Open-Label, Randomized Study of Gilteritinib and Azacitidine Vs Azacitidine for Newly Diagnosed FLT3-Mutat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in Patients Ineligible for Intensive Induction Chemotherapy.
https://ash.confex.com/ash/2021/webprogram/Paper145379.html
3. Low-Dose Dasatinib 50 Mg/Day Versus Standard-Dose Dasatinib 100 Mg/Day As Frontline Therapy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in Chronic Phase: A 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
https://ash.confex.com/ash/2021/webprogram/Paper152614.html
4. Safety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from the Expansion Cohort of a Phase 1/2 Study of Venetoclax Plus Daratumumab and Dexamethasone Vs Daratumumab Plus Bortezomib and Dexamethasone in Patients with t(11;14)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https://ash.confex.com/ash/2021/webprogram/Paper146043.html
5. Phase I First-in-Class Trial of MCARH109, a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Class C Group 5 Member D (GPRC5D) Targeted CAR T Cel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https://ash.confex.com/ash/2021/webprogram/Paper153204.html
排版编辑:Je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