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类治疗进展或不适合铂类化疗的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治疗选择有限。HER2过表达是尿路上皮癌的确切靶点,针对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维迪西妥单抗治疗HER2阳性尿路上皮癌取得显著疗效,成为此类患者的标准治疗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曹明教授分享一例免疫治疗无应答的HER2过表达尿路上皮癌治疗病例,经维迪西妥单抗治疗后取得显著获益。
病例介绍
仁济医院泌尿科膀胱肿瘤诊疗中心副主任
上海泌尿外科质控中心秘书
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CUDA数字与人工智能学组委员
擅长盆腹腔复杂手术,尤其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开展仁济医院泌尿科首例单孔手术及首例机器人手术
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6篇, 2015年获中华泌尿杂志优秀论文奖,参与多项国自然及省部级课题
基本情况
患者男,73岁,主诉“血尿,发现左侧输尿管占位”于2017年6月入院。行输尿管镜检+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病理示输尿管新生物考虑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膀胱前壁新生物考虑尿路上皮原位癌。
诊疗经过
2017年8月,行左侧输尿管癌根治术+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病理: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5 cm × 2 cm × 1.5 cm),侵至输尿管壁全层;输尿管截端(即部分膀胱)、左肾盂及肾实质、肾周脂肪均阴性。淋巴结阴性。
术后输尿管行径放疗+2个半疗程化疗(因不良反应终止)。
2021年3月,腹部CT:后腹膜及腹主动脉旁多发淋巴结转移。
PET-CT:全身多发淋巴结转移,最大位于腹主动脉旁,最大直径29 mm × 20 mm。
2021年5月~2021年8月,PD-1抑制剂×4周期。
腹部CT:后腹膜及腹主动脉旁多发淋巴结转移,最大位于腹主动脉旁,最大直径42 mm × 25 mm,较前明显增大(较治疗前增大50%)。疗效评估:疾病进展(PD)。
穿刺病理:低分化癌转移,未及FGFR2/3基因突变及融合,HER2(+++)。
2021年7月9日~2021年8月4日,维迪西妥单抗 120 mg Q2W × 2周期。
CT: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明显缩小,最大直径10 mm × 27 mm(较治疗前缩小>50%)(图1)。疗效评估:部分缓解(PR)。患者无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良好。
图1 接受维迪西妥单抗治疗前后病灶变化
病例点评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上海市领军人才
上海医务工匠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上海医学领军人才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 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腔镜内镜外科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 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 微创学组副组长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上海医学》编委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 访问副教授
维迪西妥单抗治疗HER2阳性尿路上皮癌疗效确切,有望成为此类患者标准治疗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和抗体偶联药物(ADC)等新型药物的涌现,已经彻底改变了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格局和患者预后。对于铂类治疗进展及不能耐受铂类化疗的患者,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然而免疫治疗缺乏统一成熟的生物标志物,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无应答。该例患者在使用PD-1抑制剂4周期后即发生疾病进展。因此需要继续寻找疗效确切的药物。
高达20%的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具有HER2过表达或扩增。HER2过表达和预后不佳相关[1]。然而在既往的抗HER2治疗探索中,多种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靶向药物均未显示出获益。直至抗HER2 ADC维迪西妥单抗出现,为尿路上皮癌的抗HER2治疗开启了里程碑式的新型治疗模式。
维迪西妥单抗(RC48-ADC)是由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国内第一款ADC。维迪西妥单抗和HER2亲和力强,毒素抑瘤作用好,其“旁观者效应”可以杀伤HER2低表达肿瘤细胞,且药物抗体比例(DAR)为4,安全性更好。在Ⅱ期RC48-C005研究中,43例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系统化疗的HER2阳性(免疫组化[IHC]2+或3+)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接受维迪西妥单抗治疗,客观反应率(ORR)达到51.2%,疾病控制率(DCR)90.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6.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13.9个月。且不良反应轻微[2]。基于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均授予维迪西妥单抗“突破性疗法认定”,并被列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2021》更新的后线治疗推荐。另一项Ⅱ期RC48-C009研究中,后线治疗患者的ORR达到50.0%,中位PFS 5.1个月,中位OS 14.2个月[3]。该病例则验证了维迪西妥单抗临床研究中的优异疗效。不能耐受化疗、使用免疫治疗无应答的患者使用维迪西妥单抗2周期后达到PR,且无不良事件发生,证实维迪西妥单抗是此类患者的良好治疗选择。
扩大获益人群,造福更多患者,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疗法值得期待
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了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的Ⅰb/Ⅱ期研究结果。结果显示17例可评估患者中,联合方案的ORR高达94.1%,在初治患者甚至高达100%,且不论患者HER2和PD-L1表达如何,方案均能带来获益且耐受性良好[4]。方案有望进一步扩大获益人群,为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带来一种全新高效的治疗手段。
综上,该例患者的诊疗过程显示维迪西妥单抗治疗HER2过表达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疗效优越,安全性好,起效迅速,有望成为此类患者标准治疗。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免疫方案有助于进一步扩大获益人群,为广大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
1.Ravi P, et al.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for the treatment of urothelial carcinoma. Expert Opin Biol Ther. 2021;21(7):915-922.
2.Sheng XN, et al. Open-label, Multicenter, Phase Ⅱ Study of RC48-ADC, a HER2-Targeting Antibody-Drug Conjugate,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Urothelial Carcinoma. Clin Cancer Res. 2021;27(1):43-51.
3.Sheng XN, et al. An Open-label, Single-arm, Multicenter, Phase Ⅱ Study of RC48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bjects With HER2 Overexpressing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Urothelial Cancer (RC48-C009) [EB/OL]. ASCO 2021, abstract 4584.
4.Zhou L, et al. Preliminary results of RC48 combined with toripalimab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urothelial carcinoma RC48-C014[EB/OL]. ASCO 2021, abstract 4534.
排版编辑:My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