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1 CSCO乳腺癌专场完美收官,立足国情领创未来

2021年10月0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1年9月26日下午,第24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乳腺癌专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隆重召开。大会主席暨CSCO秘书长、副理事长、解放军总医院的江泽飞教授携手国内乳腺癌领域大咖们呈现了一场丰富精彩的学术盛宴。会议共分为四大篇章,聚焦乳腺癌热点问题,专注乳腺癌前沿进展,并重磅发布了《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肿瘤资讯】亲临现场,为您带来一手前沿报道。

Session1 聚焦民生热点,引领规范诊疗

本环节由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哈尔滨医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清媛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耿翠芝教授、北京第一医院段学宁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余之刚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教授担任主持。

1.png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刘荫华教授以“乳腺癌外科治疗:共识与争议”拉开了此次专题报道的序章。在短短的20分钟里,刘荫华教授将其所带领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成员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其针对乳腺癌临床上有争议的话题凝练成专家共识,解决了当下乳腺癌外科工作存在的模糊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家共识。刘荫华教授特别提及,中国乳腺癌指南/共识的证据等级及推荐强度应结合中国临床可及性,立足中国国情,乳腺外科临床工作应以指南为依据,规范诊疗。

2.png

聚焦生育新政下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问题,北京协和医院的陈蓉教授带来了精彩解答。陈蓉教授指出,年轻乳腺癌患者比例居多是我国乳腺癌发病的一大特点,需把母、儿双方作为整体,在安全的基础上全面考虑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需求。当前证据提示,怀孕不增加乳腺癌的复发风险,乳腺癌患者正规治疗后可以妊娠,但不推荐在放化疗、内分泌治疗期间妊娠。对于高危乳腺癌患者,仍需以治疗乳腺癌为首要目标;中低危患者可以在治疗完成后考虑妊娠,但需要在乳腺科、肿瘤科、妇科、产科、生殖科等多学科全方位综合评估后进行。对于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应更加人性化,把生育力保护纳入诊疗计划。此外,陈蓉教授额外建议,应将乳腺超声作为孕前检查的一部分,以减少妊娠乳腺癌。

3.png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的王涛教授带来了PROOF研究——戈舍瑞林联合氟维司群对比戈舍瑞林联合阿那曲唑一线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R+)绝经前晚期乳腺内分泌治疗的Ⅱ期、随机化、开放、多中心临床研究报告。该研究结果提示,在辅助他莫昔芬/托瑞米芬治疗中或治疗后进展的HR+绝经前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中,戈舍瑞林联合内分泌治疗为绝经前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获益:中位PFS达到11.07个月,氟维司群联合戈舍瑞林与阿那曲唑联合戈舍瑞林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戈舍瑞林联合氟维司群组的中位OS达到61.98个月,超过5年,可成为绝经前HR+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新选择。同时,40岁以下年轻患者使用卵巢功能抑制联合内分泌治疗可以获得与40岁以上人群相似的疗效与预后。

4.png

来自河南省肿瘤医院的闫敏教授对卡培他滨联合或序贯吡咯替尼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Ⅲ期PHENIX临床研究长期生存结果进行了汇报。闫敏教授介绍到,此次OS更新分析结果证明了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长期疗效,其中位OS达到34.9个月,而对照组仅为23.6个月(HR = 0.74,95%CI 0.54~1.05,P = 0.068)。OS的亚组分析结果与总体结果基本一致,卡培他滨序贯吡咯替尼组的OS与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说明卡培他滨序贯吡咯替尼治疗策略可以使这类患者长期获益。

5.png

Session 2 精彩口头报告,展现创新前沿

此环节主持人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海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翔教授袁芃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王建东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刘红教授担任,共有5位专家带来5场精彩的口头报告。

6.png

山东省肿瘤医院的毕钊教授报告题目为“前哨淋巴结活检时代多基因检测的应用——多中心预测列线图研究”。由于1~2枚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安全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已被写入指南,因而无法通过腋窝淋巴结清扫获取这部分患者腋窝淋巴结完整转移情况,而这些患者中大部分满足多基因检测条件(≤3枚腋窝淋巴结阳性)。多基因检测是否适用于此类1~2枚前哨淋巴结阳性同时豁免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目前尚没有循证医学证据。该研究结果提示,基于前哨淋巴结活检多中心数据库构建的预测列线图能够帮助筛选1~2枚前哨淋巴结阳性且豁免腋窝淋巴结清扫后适合进行多基因检测的患者。多基因检测与Z0011 / AMAROS标准的联合应用,不仅能使腋窝区域处理降阶梯,而且也能让全身治疗降阶梯,从而使患者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治疗。

7.png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的张会强教授则带来了含铂方案用于HER2阴性蒽环、紫杉类治疗失败晚期乳腺癌的随机对照Ⅱ期临床研究报告。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分类治疗中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在蒽环、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后应用含铂方案疗效确切,GP方案与NP两含铂方案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可耐受,临床决策时可依据患者既往治疗及获益情况选择用药。对于三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含铂联合方案可获得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相似的获益。

8.png

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曾天宇教授则汇报了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真实世界研究和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探索。研究显示,在多线治疗后难治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标准化疗方案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并且安全性可靠,可以成为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新的治疗选择。此外,该研究通过预后模型的构建寻找到了阿帕替尼疗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9.png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王碧芸教授对吡咯替尼联合长春瑞滨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真实世界研究进行了报道。当前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长春瑞滨可口服或静脉使用,是转移性乳腺癌化疗的另一重要选择,其与TKI联合能否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呢?为此王碧芸教授团队进行了探索。该研究也是吡咯替尼联合长春瑞滨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首个系统性研究。研究显示,吡咯替尼联合长春瑞滨安全有效,特别是对于在二线治疗及既往未接受过拉帕替尼和脑转移的患者。在与吡咯替尼的联合治疗中,长春瑞滨口服治疗与静脉注射亚组显示出相似的疗效,考虑到口服患者的依从性,口服剂型更值得推荐。

10.png

为比较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和T-DM1在曲妥珠单抗、TKI治疗失败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找出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优势人群,来自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的李峰教授携其团队成员进行了真实世界研究探索。研究结果显示,双靶联合组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PFS改善,同时证实了双靶联合组可耐受、不良反应可管理。在既往曲妥珠单抗、TKI获益,有肺转移的患者中,双靶联合组获益显著。

11.png

Session 3  机遇与挑战并存,HER2阳性乳腺癌药物解析

该环节由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王晓稼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金锋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张频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莫雪莉教授担任主持。4位讲者主要围绕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药物进展及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靶向治疗进行专题演讲。

12.png

首位讲者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严颖教授,其汇报内容为大分子抗体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中的治疗地位。严颖教授介绍到,在曲妥珠单抗敏感的HER2阳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中,大分子抗体占“主导”地位,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H+P)是治疗基石。在二线及后续治疗中,大分子抗体迎来了“再挑战”,H+P+更换化疗药物三线或四线在治疗可显著改善PFS。作为大分子抗体自我迭代的产物马吉妥昔单抗(Margetuximab)增加了治疗选择,ADCC效应再次提高。在TKI与ADC治疗时代,大分子抗体迎来了新的机遇,其与TKI及ADC的合作或可带来更好的疗效。此外,对于大分子抗体的生物类似药,严颖教授表示应合理评价和使用。

13.png

来自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石晶教授就TKI药物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治疗机会进行了阐述。石晶教授认为TKI联合治疗的最佳应用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很大空间。目前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趋近于曲妥珠单抗耐药或曲帕双靶耐药,TKI的循证证据不差于曲帕双靶方案。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中TKI值得期待,可静待花开。而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治疗中,TKI的地位未被撼动,晚期乳腺癌的终极追求是OS的延长,二线应用ADC药物并非是最优选方案。当前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期待真正精准时代的来临。

14.png

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李曼教授就ADC药物在HER2阳性乳腺癌的机遇进行了专题演讲。李曼教授指出,ADC药物将细胞毒药物直接靶向肿瘤细胞,释放小分子细胞毒药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克服了传统抗HER2耐药的位阻效应,同时ADCC效应的增强可减少免疫细胞的损伤,促进机体的免疫效应。自全球首个ADC药物T-DM1问世,开启了HER2靶向生物导弹的新应用,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路径。未来,随着新一代ADC药物的上市,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将迎来更多新希望。

15.png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郝春芳教授就HER2低表达乳腺癌靶向治疗进行专题演讲。郝春芳教授介绍到,分子分型为乳腺癌诊断和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其有明确的预后意义及预测价值。当前对于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的探索仍在持续,分型在细化。新一代抗HER2-ADC药物DS-8201因其优异疗效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了HER2低表达人群的治疗需求上,为HER2低表达乳腺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由于HER2低表达乳腺癌从传统的抗HER2药物中获益不明确,仍存在巨大的治疗需求,新型抗HER2靶向药物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16.png

Session 4 《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建立全民免疫屏障是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力措施,但是广大病情复杂、免疫力低下的肿瘤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怎样接种疫苗,目前国内尚缺乏专家共识与更多的数据支持。有鉴于此,在江泽飞教授的牵头下,CSCO乳腺癌专委会的专家们仅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了召开研讨会至中文版初稿的撰写工作,堪称神速。2021年9月23日《乳腺癌患者新冠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共识》在TBCR杂志在线全文发表。江泽飞教授对专家共识制定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并对该共识内容首次进行了解读,为国内乳腺癌患者接种新冠疫苗提供了专家支持。

17.png

会上,共识专家组成员云南省肿瘤医院的聂建云教授、解放总医院肿瘤医学部的王涛教授李建斌教授、解放军总医院感染医学部的徐若男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王晓稼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殷咏梅教授接受了现场媒体的提问。

18.png

在会议的尾声,大会主席江泽飞教授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江泽飞教授表示,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此次CSCO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召开,但参会专家与在线观众的热情不减,直播观看量屡创新高。本次会议聚焦HER2阳性乳腺癌诊疗热点与难点,分享了国内乳腺癌领域原创性研究成果,展现了中国乳腺癌诊疗的深厚实力,期待来年硕果累累再启新程。

19.pn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Jo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Emily


                    

评论
2021年12月19日
任铁刚
兴城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学习
2021年10月16日
姜香玉
丹东市第一医院 | 放疗科
CSCO乳腺癌专场完美收官,学习
2021年10月08日
郭新闻
鱼台县人民医院 | 乳腺外科
学到不少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