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国好声音】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团队《柳叶刀肿瘤》发文,治疗耐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新方案

2021年10月06日
来源:网易新闻

北京时间10月6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柳叶刀•肿瘤》(The Lancet Oncology)全文在线发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高危型化疗耐药或复发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单臂开放II期临床试验(CAP 01)”的研究成果1

WX20211006-211600.png

               
向阳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
医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
担任国际滋养细胞肿瘤学会执行主席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妇产疾病整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
主要致力于妇科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该研究由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向阳教授发起,由恒瑞医药上市后医学团队支持完成,是迄今为止首个且样本量最大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前瞻性研究。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展现出了很好的抗肿瘤活性,药物毒性可耐受,可作为高危型化疗耐药或复发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一种挽救治疗方案。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在中国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该研究自2019年8月7日至2020年3月18日共入组20例既往接受过至少二线多药化疗高危型化疗耐药或复发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其中19例为绒毛膜癌,1例为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采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每2周一次)联合阿帕替尼(250 mg,每日一次)治疗,直至肿瘤进展或不可耐受毒性。主要终点为根据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

研究显示,ORR为55% (95% CI 32%~77%),10例(50%;95% CI 27%~73%)患者达到完全缓解,1例(5%)为部分缓解。中位随访时间为18.5个月(IQR 14.6~20.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未达到,12个月OS率为90%。

WX20211006-212956.png

图示为肿瘤应答情况

从安全性来看,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方案安全可耐受,最常见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高血压(5例,25%)、皮疹(4例,20%)、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2例,10%)、白细胞计数减少(2例,10%)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2例,10%)。一例患者发生了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天冬氨酸转氨酶高于正常上限19倍)导致住院。没有4级或5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

既往针对高危型化疗耐药或复发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仅有帕博利珠单抗的小样本结果(4例)2,而该证据的出现将免疫治疗引入了滋养细胞肿瘤NCCN指南。本CAP 01研究通过20例患者的数据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在中国高危型化疗耐药或复发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证据,为其挽救治疗提供了新方向。未来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以及前线使用卡瑞利珠单抗和阿帕替尼会在高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中进一步探索。

关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由胎盘滋养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包括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和上皮样滋养细胞瘤3。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于2000年审定并通过的预后评分标准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分为低危型(FIGO评分<7)和高危型(FIGO评分≥7)4。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多采用单药化疗,高危型患者多采用多药化疗方案3、5。尽管超过90%的高危型患者可通过初次治疗(如EMA/CO[依托泊苷、甲氨蝶呤和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和长春新碱]、EMA/EP[依托泊苷、甲氨蝶呤和放线菌素D/依托泊苷和顺铂]和FAEV [氟脲苷、放线菌素D、依托泊苷和长春新碱]3、5、6获得完全缓解,但仍有约5%的高危型患者发展为化疗耐药或多次复发并因疾病进展死亡6~8。对于高危型化疗耐药或复发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急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那些经过多线化疗失败可能面临无药可用的患者。免疫治疗的应用或许能为此类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协和妇科和绒癌的故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宋鸿钊的墓前八个大字“济世华佗,绒癌克星”概括了他一生的卓越贡献。

宋鸿钊出生于1915年,是苏州名门之后。他1937年从东吴大学医预科毕业后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因日军侵华,直至1938年方获入学。1942年协和医学院因被侵华日军占领而被迫关门,宋鸿钊辗转到上海医学院红十字会医院完成学业,之后在上海、苏州等地行医。1948年协和复院后,宋鸿钊回到协和并在妇产科工作。协和医学院为他们这届学生补发了毕业文凭,授予医学博士学位,这是“老协和”的最后一届毕业生。

绒癌属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是“绒毛膜癌”的简称,它是一种高度恶性而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起源于妊娠时的滋养细胞,具有极强的侵蚀性,往往很早就出现转移,致死率极高,有“凡是绒癌者不能存活,凡是能活者不是绒癌”之说。以宋鸿钊为首的研究者们经过数十年的共同努力,使绒癌从死亡率90%到根治率90%,甚至有了“如果人一生中必须得一次癌,那最好是得绒癌,因为它能治愈”之说。这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得到国际公认的能够达到甚至领先国际水平的医疗成就之一。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观看

【中国肿瘤名人堂】宋鸿钊—妇科肿瘤大家: 

参考文献

1. Cheng H, Zong L, Kong Y, et al. Camrelizumab plus apatinib in patients with high-risk chemorefractory or relapsed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 (CAP 01): a single-arm, open-label, phase 2 trial. Lancet Oncol 2021. Published online first.

2. Ghorani E, Kaur B, Fisher RA, et al. Pembrolizumab is effective for drug-resistant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 Lancet 2017; 390(10110): 2343.

3. Ngan HYS, Seckl MJ, Berkowitz RS, et al. Update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 Int J Gynaecol Obstet 2018; 143 Suppl 2: 79-85.

4. Kohorn EI. The new FIGO 2000 staging and risk factor scoring system for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 description and critical assessment. Int J Gynecol Cancer 2001; 11(1): 73-7.

5. Abu-Rustum NR, Yashar CM, Bean S, et al.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 Version 2.2019,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19; 17(11): 1374-91.

6. Kong Y, Yang J, Jiang F,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ultra high-risk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 patient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Gynecol Oncol 2017; 146(1): 81-6.

7. Kong Y, Zong L, Cheng H, et al. Management and risk factors of recurrent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 an update from 2004 to 2017. Cancer Med 2020; 9(7): 2590-9.

8. Balachandran K, Salawu A, Ghorani E, et al. When to stop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 (hCG) surveillance after treatment with chemotherapy for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 (GTN): A national analysis on over 4,000 patients. Gynecologic oncology 2019; 155(1): 8-12.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Emily




评论
2022年01月02日
李蒙
曲阳恒州医院/曲阳肿瘤医院 | 肿瘤内科
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发文柳叶刀肿瘤
2021年11月15日
余枫贤
桂平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展现出了很好的抗肿瘤活性,药物毒性可耐受,可作为高危型化疗耐药或复发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一种挽救治疗方案。
2021年10月08日
陈州华
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展现出了很好的抗肿瘤活性,药物毒性可耐受,可作为高危型化疗耐药或复发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一种挽救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