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由陕西省抗癌协会主办,陕西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协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承办的第五届泾渭肿瘤论坛,在云端与大家如期相见。从九月六号至九月十一号为期六天的论坛分会场中,每场皆有2000余人在线观看,与会人员皆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分享着各自对不同肿瘤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热点研究进展的认知并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进行细致的讨论。这样学术巅峰的交流,前沿知识的碰撞,无一不让大家齐呼过瘾,收获颇丰。时间总是转眼即逝的,伴随着大家激动的内心此次泾渭肿瘤论坛的主会场如约而至。此次主会场在线观看人次累计36218人次,主会场峰值同时在线1000多人,其热烈程度超过以往,且内容丰富,精彩依旧,与会同道获益匪浅。我们特将精彩内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此次大会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煜教授担任执行主席;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诚教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肿瘤医院南克俊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恩孝教授、付军科教授、张晓智教授、李满祥教授为此次大会主席。大会伊始,姚煜教授表示:泾渭肿瘤论坛以“传播交流分享肿瘤前沿与肿瘤防治经验为”目的,始终坚持以“瞄准肿瘤诊疗前沿、不断提升论坛质量、提升医院基层诊疗水平”为己任,并以肿瘤药物治疗为基础,不断融合创新,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泾渭肿瘤论坛一定会在肿瘤防治领域取得优秀的成果。最后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陕西省人民医院院长宋张骏理事长表示:近四年来,在陕西省抗癌协会,陕西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以及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的共同努力下,泾渭肿瘤论坛已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的金牌论坛,该论坛通过四年来的努力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与肯定。在这里,要向所有为泾渭肿瘤论坛发展和壮大努力奋斗的人们表示诚挚的感谢。今年是建党百年,也是十四五启程之年,相信在论坛各位专家和省内外同胞的努力下,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够攻克更多的难题。
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院士寄语道:大咖云集的场面十分少见,现如今中国的许多领域已迈向国际,并走在世界前列。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大家能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将所学所得造福于国内广大肿瘤患者。
最后,大会主席团成员黄诚教授、南克俊教授、李恩孝教授、付军科教授、张晓智教授、李满祥教授表示:未来,泾渭肿瘤论坛全体成员将继续砥砺前行,尽最大努力为肿瘤事业做出一份贡献,祝愿此次大会圆满成功。
Session 1
会议的第一部分由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诚教授和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肿瘤医院南克俊教授担任主持。
题目:《放射免疫新实践》
讲者: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
主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晓智教授
科技是不断创新的,放射作为最早发现,免疫作为最新研究,两者相互融合,是跨界的融合,更是一种创新。在NSCLC的免疫治疗(IO)的全程中,放射治疗在不同的肿瘤分期均能起到一定作用。现如今免疫治疗不能忽略的就是安全性、有效性和可及性。而肿瘤异质性也是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严重阻碍肿瘤的治疗。联合治疗是目前热门的研究方向,在提高疗效防止耐药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放射治疗加免疫治疗发挥了更好的作用。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放疗在宏观和微观方面都显著提升了IO的疗效。低剂量放疗可以重塑微环境,促进免疫细胞直达肿瘤发挥作用。随着对免疫治疗的深入研究以及放射肿瘤学的进步,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在未来一定会大放光彩。题目:《肺癌研究热点与未来方向》
讲者: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
主持: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苏海川教授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现状是患者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患者可用手术+术后辅助治疗;而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患者一线治疗可以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于晚期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患者根据基因类型选择合适的靶向药,而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患者可以用免疫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等。
ADAURA研究打破了近20年的术后仅有辅助化疗治疗的单一模式,奥希替尼术后辅助治疗已成为NSCLC术后治疗新标准。对此,不禁思考ADAURA证据能否推广到其他驱动基因,能否用于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能否借鉴靶向治疗模式?ALINA研究、NeoADAURA治疗、新辅助治疗的伞状研究和加拿大发起的基于全球临床结果进行汇总的BR.31实验项目或许会在未来给出答案。对于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CSTONG301和PACIFIC5两个研究也奠定了新的基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现如今主要基于克服MET扩增的研究,抗体偶联药物(ADC)系列研究以及一线CHEM FREE研究。总体来说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辅助治疗蕴染新的突破,序贯化放疗免疫治疗将发挥重要作用,MET扩增将成为新的靶点,ADC可能会成为新的治疗手段,但超越PD-1/LI的免疫治疗还没有出现。
题目:《推陈出新-CSCO NSCLC指南更新》
讲者: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
主持:陕西省肿瘤医院姚俊涛教授
近期,《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1版》即将与大家见面。对于驱动基因阳性NSCLC,指南中结合大量药物研究进行了更新,EGFR突变治疗药物如阿美替尼、伏美替尼、TAK788、JNJ372;ALK/ROS1靶向药恩沙替尼、劳拉替尼、entractinib;RET/MET/HER2/KRAS靶向药普拉替尼、吡咯替尼、沃利替尼等。对于驱动基因阴性NSCLC,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同样精彩纷呈,一线单药治疗更新的研究有KEYNOTE024/042、IMpower110、EMPowerlung1;一线联合治疗研究有Camel、OrientⅡ、RATIONALE304、GEMSTONE302、CM227/9LA;二线治疗研究更新的为RATIONALE303。而在鳞癌治疗方面,同样也有大量更新,一线单药治疗如KEYNOTE024/042、IMpower110、EMPowerlung1;一线联合治疗研究有:RATIONALE307、Orient12、Camel-sq、GEMSTONE302、CM227/9LA;二线治疗研究增加了RATIONALE303、Orient3。期待新的指南的问世为医生的临床实践带来更好地指导,更好地服务患者。
题目:《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1版)更新》
讲者: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
主持:空军军医大学邢金良教授
自2020年CSCO SCLC指南的独立发布以来,指南内容日益发展完善,涵盖了肿瘤的诊断、SCLC治疗、特殊SCLC的治疗(复合型SCLC;支气管肺/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转化性SCLC)等。2021年CSCO小细胞肺癌指南新循证医学证据相对较少,更注重临床问题中细节的描述。
Atezolizumab、Durvalumab联合化疗在广泛期SCLC的更新证据进一步确证了免疫靶向治疗在一线治疗中新标准地位。我国自主研发的多种免疫靶向药物在广泛期一线、局限期SCLC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部分完成入组,结果值得期待。这不仅体现中国原创研究对SCLC临床实践的改变,也与国际最新的治疗进展、治疗理念相锲合。探索SCLC的分子机制将成为SCLC治疗的重大突破点,未来将改变SCLC的治疗格局。
Session 2
会议的第二部分,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恩孝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姜涛教授担任主持。
题目:《影响NSCLC一线免疫治疗的选择因素》
讲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
主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新汉教授
现如今,肿瘤治疗主要分为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作为新兴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备受大家关注。目前,影响免疫治疗疗效的因素主要为肿瘤抗原、肿瘤微环境炎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宿主环境。目前,PD-L1预测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已得到众多肺癌临床研究的验证,在PD-L1高表达患者中进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其疗效较单纯化疗提升了一倍以上,但免疫治疗的高获益人群仍需进一步探索。KEYNOTE-158研究探索性分析显示,tTMB状态可能预测帕博利珠单抗后线治疗多种实体瘤的疗效。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可影响中国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一些小样本研究以及我们的研究均显示外周血PD-1+ CD8+ T细胞多样性可能预测免疫治疗疗效。最后,现在乃至未来,AI技术或将揭开免疫治疗无创预测的序幕。而多个多组学,多个biomarker结合将成为未来精准化免疫治疗的探索方向。
题目:《肺癌精准治疗生物标志物治疗进展》
讲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
主持: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张艰教授
分子分型驱动的精准化治疗改变了肺癌的诊治格局。多基因综合分析指导着精准免疫分型,通过深入认识肿瘤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探寻更为理想的生物标志物是实现精准免疫治疗的关键。如今,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探索的新格局为:从单一biomarker到多维度biomarkers;从静态检测到动态检测;从正性预测到负性(超进展/irAE)预测,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免疫治疗耐药与多种机制相关,针对不同耐药机制的联合策略也正在探索中。此外,微小残留病灶(MRD)的全程管理研究发现,MRD对肿瘤复发有着重要作用,ctDNA有助于早期检测发现MRD。随着ctDNA检测技术,甲基化早筛,多组学维度模型建立,肺癌的早诊早筛也已初见曙光。
题目:《EGFR突变肺癌的未来之路》
讲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
主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付军科教授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EGFR突变阳性的NSCLC细胞靶向治疗效果显著,尤其是三代的EGFR-TKI在一线和后线的治疗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尽管EGFR-TKIs治疗的优点很突出,其治疗突变阳性肺癌客观疗效显著(ORR>70%)且不良反应小。但仍然有着无法避免的缺点,即EGFR-TKls治疗人群有限(突变人群),EGFR-TKls治疗肺癌不是根治性治疗(或早或晚会出现耐药)。 或许可将EGFR-TKl从以下方向进行扬长避短:首先是EGFR-TKls用于突变阳性肺癌的新辅助治疗(希望之光),但需等待更多循证医学证据;其次EGFR-TKIs治疗突变肺癌毒副作用小,现有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三代EGFR-TKIs 用于辅助治疗可明显延长DFS延长,OS数据等待成熟中,目前已批准三代EGFR-TKIs用于辅助治疗的适应症,但三代EGFR-TKI尚未纳入医保。现阶段单药三代EGFR-TKI仍然是晚期EGFR突变肺癌标准一线治疗,鉴于EGFR-TKls治疗肺癌不是根治性治疗,故克服/延缓EGFR-TKls的耐药将是未来需要战胜的难题。
题目:《免疫不良反应的全程管理》
讲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斯璐教授
主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满祥教授
如今,随着免疫治疗适应人群的迅速扩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截止目前,尽管毒性临床管理可参考NCCN+ ESMO+SITC+ ASCO+ CSCO五大指南。但免疫治疗副反应的诊断中仍存在着诸多难点,如:不同类型的ICI,irAE不同;不同人种,irAE有差异;发生组织广泛,表现多样,可同时发生多种irAE;延迟性(ICI治疗后期及停药后也可发生),部分持续时间长(关节炎,糖尿病)等。此外,当出现不良反应时,临床实践的应对策略往往会选择激素治疗,但激素治疗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存在致死性副反应但激素不足;激素使用会带来负向反应;大量激素使用会导致肺部感染以及出现激素抵抗等等。此外,在治疗中出现处理重症药物缺乏,副反应发生机制不清楚以及对irAE研究缺乏等许多严肃问题还尚未解决,有待进一步探索。
大会总结
会议的最后,姚煜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为期七天的泾渭肿瘤论坛网上会议已经圆满结束, 十分有幸与各位肿瘤界的大咖进行深入交流,共谱抗癌新曲。细细听来,每一节汇报都让我们耳目一新,并收获不同领域最顶尖的学术知识。在学术盛宴中遨游,取一瓢而益终生,国家的强大与医疗事业的发展,也让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未来论坛成员会继续砥砺前行,为肿瘤研究贡献应有的力量。也谢谢各位专家们对“泾渭肿瘤论坛”的鼓励与支持,期待十月份线下会议的再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