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常见并发症为贫血、感染、肾功能不全和骨病。MM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治愈。随着来那度胺、伊沙佐米等多款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MM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改进和提高。本文高危MM患者通过含有来那度胺的RVD方案进行诱导治疗并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最终疗效达sCR,说明在MM患者中使用来那度胺的疗效突出。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血液内科主治医师
临床资料
病史介绍
患者,女,52岁
因“乏力、胸痛2月”于2019-08-15住院治疗。
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活动耐力下降,伴胸肋部疼痛,症状进行性加重,门诊查血常规示贫血,生化见M成分。
既往高血压、子宫肌瘤、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
体格检查:贫血貌,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多部位肋骨压痛,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 5.15*109/L, HB 81g/L, PLT 154*109/L
生化: GLB 79.9g/L, ALB 30.9g/L, Cr 72.9umol/L
LDH: 165U/L
β2-MG: 2.76mg/L
M蛋白: 42.76g/L, 38.6%
血沉: 126mm/1h
细胞因子: IL-6 96.76pg/ml
头颅、骨盆、股骨、肱骨DR正侧位: 颅骨、骨盆多发低密度影,符合多发性骨髓瘤改变
胸腹盆腔CT: 多发胸腰椎低密度并双侧肋骨病理性骨折, 骨盆诸骨及多发椎体低密度,骨髓瘤可能性大。
颈胸腰椎MRI: 颈椎胸椎退行性变,颈椎间盘突出(C5-6),胸椎信号改变,胸腰椎压缩骨折(T7、9、L2、3),腰骶椎异常信号,符合骨髓瘤所致
心脏超声: 左房扩大,LVEF:63%,室间隔轻度增厚,厚度1.2cm。
免疫球蛋白:免疫固定电泳;IgA- κIgA:74.9 g/L;FLC: κ: 355mg/L, λ: 8.59mg/L, κ /λ:41.33
骨穿:骨髓瘤细胞39%
免疫分型:见4.17%的异常浆细胞,表达CD38++ CD138++ CD56+ CD19-Kappa+
活检:浆细胞骨髓瘤,MF-1,刚果红染色阴性
FISH-MM: 1q21: 26%, RB-1: 15%, t(4;14): 28% , 余均阴性
染色体:46, XY[8]
诊断及分型
多发性骨髓瘤(IgA-к型,DS分期Ⅲ期A,ISS分期Ⅱ期, R-ISS分期Ⅱ期, t(4;14), 1q21, RB-1+, 高危组) ECOG 1分
骨髓瘤骨病
高血压病 3级 很高危
子宫平滑肌瘤
慢性萎缩性胃炎
治疗方案及经过
RVD 3疗程
来那度胺(瑞复美)25mg d1-21
硼替佐米(千平)2.15mg d1, 4, 8, 11
地塞米松20.25mg d1-2, 4-5, 8-9, 10-11
2疗程2019.10.16
疗效评估:VGP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免疫固定电泳IgA- κ
VP-16动员采干
RVd 6疗程
疗效评估:sCR(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免疫固定电泳转阴,MRD阴性(10-5水平)
ASCT
移植后RVd 2疗程巩固治疗
Vd维持治疗
移植后持续sCR, MRD(微小残留病灶)持续阴性
2021.01.26——移植后6月复查,免疫分型检测:未见明显异常浆细胞。
专家点评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发生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目前随着新药的研发、细胞免疫治疗的开展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提升,多发性骨髓瘤缓解深度和生存期明显延长。对于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NDMM),常根据患者的年龄及器官功能状态,决定是否可以接受干细胞移植,也是该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目前,各类权威指南优先推荐RVD方案治疗NDMM[1-3]。另外,对于高危MM的患者,IMWG指南推荐患者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与免疫调节药物联合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t(4;14)、dal(17p)的高危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4]。WOG S0777研究显示,RVD方案治疗NDMM患者,显著延长了PFS和总生存(OS),分别达43个月和75个月[5]。本文为高危患者,应用RVD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案,疗效达sCR。移植后6月复查,免疫分型检测未见明显异常浆细胞,目前行Vd维持治疗。说明含来那度胺的RVD方案在此类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性,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且安全性可靠。
[1] NCCN Guidelines. Multiple Myeloma. 2019. V2.
[2] Moreau P, et al. Ann Oncol. 2017;28(suppl-4):iv52-iv61
[3] 2017年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
[4] Sonneveld P, et al. Blood. 2016 Jun 16;127(24):2955-62.
[5] Durie BG, et al. Lancet. 2017 Feb 4;389(10068):519-527.
排版编辑:guan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