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匿名调研丨医生的凌晨独白:35岁的我们到底在怕什么?

08月01日

我,35岁,肿瘤医院的主治医师。每天,我穿着白大褂,查房、手术、看门诊,努力做一个让病人信任的医生。表面上看,我似乎已经站稳了脚跟,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深夜查完房回到值班室,或者看到更年轻的同事又发了一篇高分论文时,那种如影随形的焦虑...


我常常在想:

  • 拼尽全力,晋升却遥不可及? 名额就那么多,前面有资历更深的前辈,后面有冲劲十足、手握顶刊的“90后”甚至“00后”海归博士,我的核心竞争力在哪?

  • 临床已经耗尽心力,科研“KPI”怎么办? 病人一个接一个,病历堆成山,可晋升要求摆在那里... 不做科研是“死路”,硬做科研,临床质量和自己的身体,谁先垮?

  • 技术跑得太快了! AI看片、基因治疗... 每天都有新东西。不学,怕被淘汰;学,时间从哪来?这种知识焦虑快把人吞没了

  • 当初的热血还在吗? 高强度工作、复杂的医患关系、偶尔的无力感... 疲惫不堪时,会忍不住问自己:这份付出,真的值得吗?理想是不是早就输给了现实?

  • “围城”内外,何去何从? 体制内的稳定让人眷恋,但僵化、收入... 有时真想跳出去(私立?药企?)。可又怕失去平台,怕不适应“江湖”,更怕被说“忘了初心”。走还是留?太难选。

  • 我的时间和价值,到底属于谁? 家人的抱怨、缺席孩子的成长、自己累垮的身体... 这份职业,难道必须以彻底牺牲生活为代价?收入与付出,对比其他行业,公平吗?

  • 这条路,要一直这样走下去吗? 在现在的专业深钻,好像碰到了天花板;转型(管理?其他亚专业?甚至离开临床?),风险又太大。未来十年,我到底该往哪走?

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这些困扰,像无形的网,笼罩着我和许多同龄的伙伴。

但我也常常好奇:尊敬的各位前辈,当您们当年行至35岁左右时,是否也曾深陷相似的迷惘与挣扎?那些关于未来的焦虑、那些两难的抉择,您们是如何经历、如何破局的?

恳请您花几分钟,参与文末的匿名调研,您的真实分享,将帮助我们这代人,也帮助整个医疗界,更深刻地理解这份‘成长之痛’,并寻找可能的出路。

您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帮助我们描绘一幅更真实的“35岁医生进阶指南”。这份跨越代际的洞察,将为无数正在35岁路口彷徨的同仁,提供照亮前路的微光。

海报.png

敬请关注

【第九届35under35年终盛典】

20250728-152536.jpg

我们将在现场权威发布本次调研核心发现!

见证大咖与中青年领袖的巅峰对话: 深度激辩 “35岁:守护精进 OR 革新破局?”

共寻答案: 在时代变革中,为何坚守专业深度,永远是最强的进阶武器!

“无论选择守护亦或革新,对专业的极致追求与深厚积淀,永远是最无可替代的‘破局利刃’与‘进阶武器’!”

您的选择,就是这场思想风暴的起点!

发起方: [第九届35under35组委会] 

评论
07月31日
夏月琴
盐城市第七人民医院(盐城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盐城市职业病防治院) | 肿瘤内科
首先那时候真的没现在这么卷科研,其次住院医师基本上在院,第三那时候医患关系没现在紧张,第四,医院的各项考核没现在这么多
08月02日
武亚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肿瘤外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8月02日
杨世忠
阳泉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 肿瘤内科
感同身受,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