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会议报道】第五届华东肿瘤精准放疗论坛暨SBRT临床应用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1年07月06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1年6月26日~27日,由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和上海核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华东肿瘤精准放疗论坛暨立体定向放疗(SBRT)临床应用研讨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还是上海核学会肿瘤放疗与影像专委会、上海医学会放射肿瘤专委会SBRT学组和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癌SBRT专委会的联合年会,亦是“国家级立体定向肿瘤放射治疗进展学习班”和“第一届现代肿瘤放射治疗与放射曾敏研究论坛”。专家们围绕诸个常见实体瘤SBRT治疗的前沿进展和临床问题展开了精彩纷呈的讨论,【肿瘤资讯】亲临线上会议现场,为您带来一手会议资料。


大会开幕

在大会开幕式上,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李济宇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白永瑞教授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指出在肿瘤精准治疗的话题之下,放疗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诸多实体肿瘤的患者都从放疗的治疗中得到了获益,特别是以SBRT为代表的根治性精准放疗手段,使得多个癌肿的肿瘤患者在疾病早期阶段就实现了对肿瘤的控制,然而,依然有部分患者会在其后的生存期中出现复发转移,那么,如何对SBRT的治疗质量进行监管,从而实现进一步的精准治疗,这是未来需要思考的方向,亦是本次大会所关注的议题,相信大家在参会之后定有所获、有所得,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1.png

李济宇 副院长

2.png

白永瑞 教授


学术分享
肺癌SBRT探讨


肺癌是本次会议所讨论的主要议题,山东省肿瘤医院邢力刚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何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佳艳教授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邢力刚教授指出虽然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上,SBRT在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上都有明显优于传统放疗的优势,但是,依旧存在着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的情况。在免疫时代的今天,放疗联合免疫已经在解决该问题上带来了一丝曙光,未来,如何通过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筛选出能够获益的患者、制定免疫联合放疗的最佳放疗计划(单次剂量、分割次数、分割频率)以及明确联合的方式(序贯/同步),这是需要探索的方向。

3.png

邢力刚 教授

何健教授表示对于早期肺癌SBRT治疗后的预后和评估,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基于CT图像预测高复发风险和放射性肺炎;其二,完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其三,探索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其四,开发和验证新型的预后模型。4.png

何 健 教授

陈佳艳教授对超中央型肺癌的处方和计划设计策略进行了解读,指出对于超中央型肺癌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主要关注的是近端呼吸道和食管。最佳处方及正常组织限量的现有数据不足,需要前瞻性试验予以证实,不过,基于现有数据,60Gy/8fx或50Gy/5fx是比较折中的方案。计划靶区体积(PTV)与危及器官(OAR)相交的超中央型有优化的空间,具体需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5.png

陈佳艳 教授

前列腺癌SBRT探讨

对于前列腺癌的SBRT治疗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许赪教授指出大分割放疗在前列腺癌应用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局限期前列腺癌中等剂量SBRT 10年随访数据证实安全有效,目前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络(NCCN)指南推荐中等剂量大分割放疗。极高剂量SBRT 治疗前列腺癌安全有效。但是,仍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10年随访数据的证实。前列腺癌瘤床SBRT辅助放疗急性毒性可接受,但是,仍需前瞻性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

6.png

许 赪 教授

肝癌SBRT探讨

虽然,现在我国肝癌患者绝大数在就诊时已是晚期,但是,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早期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肝癌患者在小肝癌或早期阶段即被检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一兴教授即对此类患者的SBRT治疗进展进行了回顾,指出肝癌SBRT局部控制率高,可作为手术、射频消融的补充治疗。在肝癌免疫治疗时代,应该对联合治疗模式、联合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进一步探索,以优化治疗方案。

7.png

陈一兴 教授

乳腺癌SBRT探讨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的常见恶性肿瘤,对于乳腺癌的大分割剂量的放疗,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沈倩雯教授有一套自己的经验,指出不论患者的年龄、分期、化疗情况,对于不需要照射区域淋巴结的全乳放疗患者优选HF-WBI方案,放疗分子分型、DCIS不影响对HF方案的选择,区域淋巴结照射、乳房重建、瘤床加量,目前数据倾向支持HF。

8.png

沈倩雯 教授

胰腺癌SBRT探讨

SBRT在操作时是由影像在线引导,可以对肿瘤部位精确照射而使得临近正常组织受辐射小、毒副反应轻,使其在胰腺癌中亦得到应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朱晓斐教授对胰腺癌的SBRT治疗进行了阐述,指出对于胰腺癌的SBRT治疗,大体肿瘤靶区体积(GTV)充分外扩(包括TVT),可能改善SBRT疗效,高剂量SBRT可能获益更好,剂量范围需明确。新辅助SBRT联合其它治疗方法,可能改善胰腺癌手术预后及肿瘤免疫应答。SBRT是术后复发胰腺癌较优的局部治疗方法,联合其它治疗方法可能进一步提高生存获益。

9.png

朱晓斐 教授

转移性肿瘤SBRT探讨

脑和骨均是实体瘤易于转移的部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恩敏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付杰教授对脑和骨转移瘤的射波刀和SBRT治疗进行了阐述。

王恩敏教授在对射波刀治疗脑转移瘤的华山经验的分享中,指出放射外科已经成为单发和2~10个脑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分次放射外科治疗大体积和功能区脑转移瘤具有疗效好、副反应轻的优势,射波刀大分割治疗大体积脑转移瘤更具优势。放射外科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基因突变的脑转移瘤可以起到强强联合的协同作用,而放射外科联合免疫治疗也成为脑转移瘤治疗的热点,需要更多临床研究。总之,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多学科参与的个体化治疗是脑转移瘤治疗的终极目标。

10.png

王恩敏 教授

付杰教授在脊柱骨转移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分享中,指出对于脊柱骨转移进行SBRT治疗可以控制肿瘤进展、缓解疼痛、改善和保护神经功能、维持脊柱生物力学稳定以及提高生存时间,但是,在进行正式的SBRT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11.png

付 杰 教授

毒副反应相关问题探讨

任何肿瘤治疗都难以规避毒副反应的探讨,SBRT和免疫治疗亦不例外。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许亚萍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佳蕾教授对放射性肺炎/免疫性肺炎的鉴别处理以及免疫治疗毒副反应与处理策略进行了探讨。

许亚萍教授指出免疫相关性肺炎(CIP)和放射性肺炎的鉴别点主要包括既往治疗史和影像学的表现,CIP的治疗和放射性肺炎的治疗一样,都属于分级治疗,对于重度CIP,可予激素冲击治疗,必要时联合CTX或者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只要采取规律、足量的激素治疗,就可以对80%左右的CIP予以控制。

12.png

许亚萍 教授

王佳蕾教授表示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与化疗、靶向作用机制不同,导致AE谱不同,处理不同。在处理原则上,应该提前预防、早诊早治、全程监测(“免疫复燃“和迟发性毒性)、分级管理,对于重症患者采取个体化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再挑战亦是可行,但是,需要多学科诊疗(MDT)评估,慎重进行。

13.png

王佳蕾 教授

围SBRT相关技术问题探讨

在该部分内容的探讨中,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倪昕晔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邱健健教授分别围绕超声引导下放射治疗研究和基于SBRT的放疗技术开发与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倪昕晔教授指出目前大部分放疗人员阅读超声图像的能力要弱于阅读CT的能力,超声独立引导放疗具备局限,而通过超声图像获取伪CT,进行摆位验证的校准,可以避免基于超声图像引导的局限。

14.png

倪昕晔 教授

邱健健教授指出SBRT是精准放疗发展的重要分支,对精准度要求更高、更具挑战性。对于放射物理师而言,SBRT带给我们的挑战包括运动肿瘤数据采集ITV、呼吸等运动控制定量化和精准定复位及剂量投照。其中,SBRT 慢速CT/Breath-Hold/Gating/4DCT ITV是金标准,但是,KV/MV CBCT是较直接简单的图像采集方式,可以使用常规机载较庞大的数据。

15.png

邱健健 教授


大会总结

在大会最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郑向鹏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并且指出在本次会议上,大家针对SBRT进行了深入而又亮点频频的交流,使人眼界大开,但是,对于SBRT在多瘤种的应用,依旧尚存未予解决的问题,希望在未来,大家能够携手攻克、解决这些问题,使得SBRT带给患者最大获益。

16.png

郑向鹏 教授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大会回放,再次领略专家风采,共享学术盛宴!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07月06日
郭飞
丰城矿务局总医院 | 外科
本文分析不错,值得学习并分享一下
2021年07月06日
张英卫
邢台市第九医院 | 肿瘤内科
欢迎加入直播间,请文明观看!有任何问题可在下方留言,更多信息请点击简介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