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决定未来,理念引领发展。随着医学及科技的进步,传统的甲状腺癌治疗手段不断完善更新,同时分子诊断以及一些新的分子靶向药物应运而生,为晚期甲状腺癌患者的内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鉴于此,2021年6月26日,由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甲状腺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甲状腺癌专家委员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核医学专家委员会主办的第一届全国甲状腺肿瘤内科学术大会于天津盛大举办。本次大会汇聚了国内甲状腺癌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通过对甲状腺癌内科治疗的探讨与交流,共话甲状腺癌前沿进展,共谋甲状腺癌发展新未来。群贤毕至,泰斗云集,可谓是我国甲状腺癌内科领域的饕餮盛宴!
本次大会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担任名誉主席,天津市人民医院高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同时邀请浙江省人民医院葛明华教授、昆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程若川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林岩松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关海霞教授和上海东方医院郭晔教授担任共同主席。在气势恢弘的开场视频中,甲状腺癌诊疗不断进步与突破的历史瞬间闪耀荧屏,映入每位予会专家的眼中、心中,令人激动不已。伴随着这种激动与兴奋,本次盛会正式拉开帷幕。
在开场致辞中,高明教授表示,外科、内分泌治疗与核医学治疗的完美结合,以及内科治疗新理念的加入,促使甲状腺肿瘤的诊疗更加科学、专业、精准与全面。希望甲状腺肿瘤学专家能不忘专业初心,牢记学科使命,这也是本次大会的宗旨,同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大会主席高明教授
郝希山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甲状腺肿瘤的学术交流,规范了我国甲状腺肿瘤诊疗水平,增强多学科诊疗(MDT)的学习与探讨,推动了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研究的发展,为甲状腺肿瘤的诊治带来新的路径,必应为推动我国甲状腺肿瘤内科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会荣誉主席郝希山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所长滕卫平教授上台致辞,滕教授指出这是我国第一次召开全国性甲状腺肿瘤内科学术大会。相信大会的举行必将进一步推进甲状腺肿瘤的MDT治疗水平,开创甲状腺肿瘤诊疗的新纪元,造福我国广大甲状腺肿瘤患者。
中国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所长滕卫平教授
此外,天津市政协副主席王建国教授致辞说道,本次甲状腺肿瘤内科大会为全国专家、学者搭建相互学习与交流的高质量平台,希望借此盛会进一步提高我国甲状腺肿瘤的诊治水平,推动甲状腺肿瘤诊治事业发展,为甲状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天津市政协副主席王建国教授
随后,予会专家学者全体起立,为大会启动聚能助力。
共筑•甲状腺癌治疗新模式
本篇章由中国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所长滕卫平教授、昆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程若川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唐平章教授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旭东教授共同担任主持。
大会主席高明教授在主题《共同构筑甲状腺癌治疗理念转变的新模式》中表示,单一学科模式逐渐成为过去,外科内科综合治疗的新纪元业已开启。更加全面的综合治疗的理念正在重新构架形成中,甲状腺癌未来治疗必然是多学科兼修并进,精准细化的时代。
天津市人民医院高明教授
山东省立医院赵家军教授在大会上分享了《系统内分泌学》,他简述了内分泌学发展简史,又从神经内分泌学、免疫内分泌学、呼吸内分泌学、心血管内分泌学、消化道内分泌学、肾脏内分泌学、脂肪组织与内分泌、骨骼内分泌学、骨骼肌与内分泌和肿瘤内分泌学十个方向,为大家阐述系统内分泌学理念——新的交叉融合学科。
山东省立医院赵家军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林岩松教授在《甲状腺癌碘131治疗的适应症把握》汇报中指出,碘131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的应用是诊治一体化的典范,诸多的目的界定和风险分层使碘131治疗的临床决策难以把握,因此核医学的规范化治疗亟待提升。此外,实时动态评估有助于决策DTC碘131治疗的目的和意义,整合分子特征/治疗前放射性碘治疗(RAS)显像等影像学的诊疗一体化决策思路在DTC放射性碘治疗(RAI)决策中有重要意义。
北京协和医院林岩松教授
历数•甲状腺癌治疗发展
本篇章由河南省肿瘤医院秦建武教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赵代伟、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孙辉教授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郑向前教授共同担任主持。
首先由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侯鹏教授为大家带来《甲状腺癌发生的分子基础及靶向治疗策略》,侯鹏教授从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风险因素及其发生的分子基础,阐述了BRAFV600E突变对于碘摄取的影响,梳理了NG2靶点参与甲状腺癌细胞对BRAF激酶抑制剂耐药的分子机制,及导致甲状腺癌发生的其他突变基因,如TERT、P53、PTEN等,未来针对这类靶点的抑制剂有待进一步开发。
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侯鹏教授
其次,广东省人民医院关海霞教授分享了《甲状腺癌内分泌治疗百年史》。关海霞教授从术后甲减•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抑制的提出和推广、TSH抑制目标大讨论和甲旁减的认识和治疗四大方向,带我们回顾了甲状腺术后内分泌治疗百年长卷中的里程碑事件,让我们立足今日的同时,更能放眼未来。
广东省人民医院关海霞教授
接下来,上海东方医院郭晔教授为我们汇报了《全球甲状腺癌临床研究与展望》。郭教授指出,目前精准靶向药物的兴起是近年甲状腺癌药物治疗的另一趋势,包括RET、NTRK、BRAF/MEK几个靶点。随着MAPK通路在未分化的甲状腺癌(ATC)中取得成功,BRAF/MEK抑制剂组合也开始在DTC中探索,此外TKI药物与RAI联合治疗也是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
上海东方医院郭晔教授
近年来免疫治疗和精准靶向治疗发展迅速,免疫+抗血管生成治疗迅速成为甲状腺癌药物治疗领域新兴的探索方向,精准靶向药物也是甲状腺癌领域的另一研究趋势;对于未分化型甲状腺癌(ATC)和前线TKI治疗后进展人群,已从既往不受重视到迅速成为主角之一,未来将成为新探索的热点;目前相关研究已开始涉足术前新辅助以及与RAI联合治疗等新领域。
最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立波教授从三个方向讲术了《RR-DTC诊治共识与争议》。陈教授指出,对于多靶点TKI药物: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与真实世界研究奠定了仑伐替尼和索拉非尼治疗局部晚期/转移性进展性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R-DTC)的基础;对于单靶点TKI药物:拉罗替尼治疗RR-DTC、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ATC疗效初显示,启迪深远;随着药物可及性持续改善,靶向治疗已从为特定药物优化适应证迈入为特定患者优先药物的新时代,基于基因检测的甲状腺癌靶向治疗及其科学研究必将迈出新步伐。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立波教授
专题讨论一:甲状腺癌术前靶向药物的应用时机及选择
在本篇章讨论环节,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郑向前教授担任主持工作,与会嘉宾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陈光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樊友本教授、天津市人民医院林静娜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刘志艳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陆汉魁教授、安徽省肿瘤医院王圣应教授和浙江省人民医院武晓泓教授就不同类型甲状腺癌,如DTC、髓样癌和ACT类型行术前新辅助靶向治疗的用药选择、考量因素、治疗时机及外科手术范围等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广谱靶向药的临床疗效,未来关于甲状腺癌靶向/免疫单药治疗,或免疫+靶向联合治疗等方案仍有待研究和探讨。
聚焦•甲状腺癌的分子诊断现状及进展
本篇章由天津市人民医院赵永捷教授、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张少强教授和重庆市肿瘤医院周晓红教授共同主持。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朱精强教授为我们分享了《人工智能在超声辅助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现状及进展》,朱教授指出超声诊断是甲状腺结节(TN)检测的首选,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FNAB)是金标准,然而仍存在局限性,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的出现提升了TN诊断的准确性。并通过AI在甲状腺结节彩超辅助诊断的发展历程,如计算机辅助诊断、深度学习及脉得智能AI在TN检出中的优点,展现AI在未来的应用前景。目前,AI辅助TN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已向>97%时代迈进,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AI可替代FNAB。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朱精强教授
接下来天津市人民医院张诗武教授讲述了《甲状腺肿瘤病理与分子诊断》。他通过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癌的组织结构以及几种特殊类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等病理类型的分享,目前甲状腺肿瘤细针穿刺难点、基因检测如BRAF、RAS、RET/PTC、TERT和TP53与甲状腺癌诊断的关系、预后等,为我们展示了甲状腺癌病理诊断与分子诊断对于疾病精准分层的指导意义。
天津市人民医院张诗武教授
随后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钱碧云教授汇报了《甲状腺癌流行病学调查》。钱碧云教授从甲状腺癌流行趋势、甲状腺癌过度诊断估计和甲状腺癌AI诊断模型三个方向展示了甲状腺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目前全球甲状腺癌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3%,死亡率占0.4%。我国甲状腺癌长期趋势研究显示,自2003年后,甲状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上升;目前韩国过度诊断严重,呼吁专科医师可通过主动监测随访(AS)作为甲状腺癌治疗策略实践;随着甲状腺癌AI诊断模型的预测效能不断提升,未来对于甲状腺超声诊断和手术决策定是人机混合智能过程。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钱碧云教授
探索•局晚期甲状腺癌新辅助靶向治疗
本篇章由甘肃省肿瘤医院刘勤江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王可敬教授共同主持。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园教授汇报了《甲状腺髓样癌的靶向治疗》。她指出,目前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第四位,以年12.4%发病率上升,其中髓样癌发病率占1%。通过病例的分享,证实局晚甲状腺髓样癌新辅助、远转均体现了安罗替尼靶向治疗的有效性,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疗效同样令人期待,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园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宇教授分享了《安罗替尼在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他从目前局部晚期甲状腺癌行新辅助治疗现况,安罗替尼新辅助临床试验结果以及安罗替尼新辅助典型病例的讨论,表明新辅助靶向治疗是目前研究热点,安罗替尼新辅助治疗潜力可期,客观缓解率(ORR)为76.9%,部分缓解患者的肿瘤退缩比例在30~50%。对于术前是否可手术/是否预计肿瘤有残留需开发更客观的评估系统,此外,联合用药是否增加疗效以及可有效预测新辅助疗效的分子生物标志物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宇教授
专题讨论二: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性DTC多学科处置
在本篇章讨论环节,上海仁济医院王卓颖教授和四川省肿瘤医院王朝晖教授共同担任主持工作,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立波教授进行引导发言。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廖海鹰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柳卫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谭建教授、甘肃省肿瘤医院王军教授和陕西省肿瘤医院徐荣教授就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DTC手术治疗时间及方式,碘131治疗时机及疗效评估,分子靶向治疗时机及药物选择,TSH抑制下随访等发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共同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性DTC当下可行的多种临床处置模式,形成多学科专家共识,凝练研究方向。
会议最后,郑向前教授做总结发言表示,通过本次大会对于甲状腺癌诊疗的交流与讨论,希望大家能从中吸取更多的知识与总结,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甲状腺癌患者,为我国甲状腺癌诊疗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同时对本次大会会务组、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以及支持本次大会的诸多药企表示衷心的感谢,期待第二届全国甲状腺肿瘤内科学大会如期召开。
郑向前教授闭幕致辞
众星璀璨,多个分会场精彩不断
在本次大会主会召开期间,同步还进行了创新研究专场(POST-ASCO分会场),主要针对甲状腺癌药物的治疗进展、靶向及免疫治疗在局部晚期甲状腺癌转化治疗中的应用、真实世界中甲状腺癌觉基因改变和靶向治疗、甲状腺癌病理分类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甲状腺肿瘤遗传学单病种队列及临床应用经验、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进展方向探讨当今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以期提高我国晚期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疗效。
同时,针对多项临床研究的启动大会——研究者会如期召开。会上,针对JZJB_RET突变型甲状腺髓样癌三期临床试验、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治疗晚期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以及HA121-28片治疗晚期甲状腺髓样癌2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进行分享与探讨,这些最新研究成果为我国甲状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为患者的生存带来更多生机与希望。
此外,同时进行的还有共识讨论会,会议主要针对《晚期甲状腺癌靶向药物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及《甲状腺癌ERAS围手术期护理专家共识(2021年版》进行了讲解、探讨与交流,共识讨论会的召开将进一步促进并规范了我国甲状腺癌的护理及靶向用药,提高药物的临床安全与疗效,最终使患者获益!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kay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