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HOW WE TREAT UC】郭军教授:国产PD-1单抗在尿路上皮癌中展现潜力,另辟蹊径或更有所为

2021年05月28日
来源:肿瘤资讯

蜂蜜浏览器_最新16比9.jpg

免疫治疗已经改变了包括尿路上皮癌在内的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当前晚期尿路上皮癌免疫治疗的应用现状如何?国产抗PD-1单抗在尿路上皮癌中又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在2021年5月23日召开的“CSCO尿路上皮癌高峰论坛暨HOW WE TREAT UC 2021”会议上,【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大会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就上述热点问题进行分享。

               
郭军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副理事长
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尿路上皮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亚洲黑色素瘤协作组主席
2021年当选为国际黑色素瘤协会副主席

免疫治疗在晚期尿路上皮癌中的应用现状

郭军教授:自2016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首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以来,至今已先后获批多个药物,但主要应用于二线治疗,即常规化疗失败的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抗PD-1单抗和抗PD-L1单抗。在国外,前者获批的代表性药物为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后者获批的曾有3个,但在今年撤销了其中两个药物的适应证,目前仅余Avelumab。而在国产药物中,目前获批用于尿路上皮癌的有替雷利珠单抗和特瑞普利单抗,均为抗PD-1单抗,亦用于化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免疫治疗也曾在一线治疗中进行相关试验,但基本以失败告终,原因在于一线化疗在尿路上皮癌中疗效很好,免疫联合治疗尚无法超越单纯化疗的疗效,因而免疫治疗在尿路上皮癌中依然处于二线地位。

国产抗PD-1单抗毫不逊色,另辟蹊径或更有所为

郭军教授:国产抗PD-1单抗的疗效就临床研究结果而言,毫不逊色于国外的产品,甚至单纯从临床数据上看,如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时间(OS)等还要好于国外的产品,当然因为是不同的试验,因此不能这样直接进行比较。就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上看,国产抗PD-1单抗并不差于国外进口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此我们抱有极大的信心。

如何能使国产抗PD-1单抗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无疑是重要举措。就目前而言,国内药企与国际上著名的大药企确实存在一些差距,诸如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在全球性试验中的巨大投入,确实是国内药企所不可匹敌的,但我们可以找寻一些有意义的尝试,进行更为巧妙的研究设计。例如,化疗有效的患者通常在使用6个周期后就进入观察阶段,此时应用免疫治疗对比化疗观察者,则可明显获益。又或者在新辅助或辅助治疗阶段,免疫治疗亦有用武之地。目前国内外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也非常有希望。在此,我们期待中国药企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的智慧设计新研究。倘若得以成功,将影响整个尿路上皮癌未来的治疗决策。

责任编辑:Zack
排版编辑:Halo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05月28日
陈晓燕
六安世立医院 | 肿瘤科
感谢分享,很棒的内容
2021年05月28日
王根彩
丰县人民医院 | 肿瘤外科
国产药物中,目前获批用于尿路上皮癌的有替雷利珠单抗和特瑞普利单抗,均为抗PD-1单抗,亦用于化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
2021年05月28日
李丽
山西白求恩医院 | 肿瘤内科
免疫治疗已经改变了包括尿路上皮癌在内的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