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推陈出“欣”·经验之谈|BR联合BTK抑制剂为复发难治性MCL带来重生的机会

2021年05月06日

更多病例分享,扫码关注专题

病例点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林教授
病例提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唐晓琼教授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一种亚型,占NHL的6%~8%,临床异质性较大,兼具侵袭性淋巴瘤的侵袭性及惰性淋巴瘤的不可治愈性。复发难治性MCL的治疗需结合患者对既往治疗方案的反应、年龄、体能状态等综合决定。目前,根据国内外淋巴瘤常用方案,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硼替佐米±利妥昔单抗、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用于二线治疗获得I级专家推荐。本例通过一例复发难治MCL患者经二线选择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即BR方案)+BTK抑制剂(BKTi)的诊治过程分享,表明BR+BKTi方案可作为复发难治MCL的治疗选择,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大咖点评

屏幕快照 2021-05-06 下午4.50.44.png                
刘林 教授
博士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 血液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抗感染学组顾问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联盟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重庆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重庆市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血液学、国际输血与血液学、临床血液学、重庆医学、检验医学与临床等杂志编委

重庆英才·名家名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副主编专著2部

病例提供

屏幕快照 2021-05-06 下午4.52.14.png                
唐晓琼 教授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国康复医学会血液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重庆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重庆市医学会输血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重庆抗癌协会肿瘤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重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秘书

长期从事血液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擅长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各项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

科研方向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及肿瘤心脏病学,多项课题受资助,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

病例介绍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5岁,因“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7+年,复发3+年,加重半年”于2021年1月8日就诊。患者7+年前因发热、腹胀、纳差、多发浅表淋巴结增大,行腹股沟淋巴结活检,免疫组化:CD20+,CD5+,CD10-,CD43+,CD56+,TIA-1+,Cyclin-D1(+),Ki-67约30%。病理诊断:符合MCL(侵袭性)。骨髓流式:异常单克隆小B细胞占8.5%。染色体:未见异常。诊断为:套细胞淋巴瘤,IV期,B组,MIPI评分4分,中危组。予R-HyperCVAD A,B方案交替化疗4疗程,达CR再以RC方案动员采干并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继以利妥昔单抗规范维持治疗2年,随访PET-CT均提示CR状态。

在移植后3年复查PET-CT时发现左侧腹股沟区淋巴结增大,代谢活性增高,Deauville评分5分,临床怀疑复发。进一步行左侧淋巴结穿刺,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CD20+,CyclinD1+,BCL2 +,BCL6+,CD5+,CD10+,Ki-67 20%,符合MCL。骨髓涂片+活检:未见肿瘤浸润,骨髓流式:无异常克隆性淋巴细胞。先后予ECHOP、ECHOP+MTX方案化疗两个疗程,淋巴结缩小,但并发重度骨髓抑制,患者放弃进一步化疗,自行买伊布替尼560mg(仿版)口服治疗。入院半年前患者因反复发热、咳嗽、咳痰、活动后喘累,就诊当地医院,胸腹部CT:纵隔、腹膜后、盆腔多发淋巴结肿大,双侧,腹腔积液。胸水常规:有核细胞总数5655×109/L,单个核细胞87%。当地县医院R-CVD化疗4次,复查CT提示淋巴结较前稍缩小,但胸腔积液加重,给与双侧胸腔留置胸引管。

为进一步治疗再次来到我院。查体:T 36℃,P 87次/分,R 17次/分,BP 108/79mmHg,W 51kg,H 169cm。神清,扶入病房,营养状态差,消瘦,颈部及腹股沟触及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差。双下肺叩诊音浊,呼吸音减低,可见双侧胸腔引流管在位,引流出黄白色浑浊液体。腹部膨隆,肝脾未满意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2.46×109/L,HB 85g/L,PLT 79×109/L。

肝功:白蛋白 24g/L,乳酸脱氢酶 277 U/L。

骨髓流式:异常单克隆小B细胞占13.35%。

胸水性状:黄白色浑浊。

胸水流式:异常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6.2%,为异常成熟小B细胞。

屏幕快照 2021-05-11 下午3.23.34.png

诊断

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 IV期,B组 MIPI评分4分,中危组; MIPI-C 1分 低-中危组。

治疗方案

予第1疗程BR+BTKi方案化疗,治疗后胸水变清并减少,双侧胸水引流管拔除,喘累明显好转。后予第2疗程BR+BTKi方案化疗,行动自如,生活自理。继续予第3疗程BR+BTKi方案化疗,行动自如,生活自理,体重较前增加。目前已完成4疗程BR+BTKi方案化疗。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第1疗程期间出现2度骨髓抑制,第2-3疗程期间出现2度骨髓抑制及皮肤划痕征。

疗效评估

化疗2疗程后复查胸部CT(治疗前后对比):

2.png

化疗4疗程后:

骨髓流式:异常单克隆小B细胞占0.65%。

PET-CT:脾脏体积增大,代谢活性未见增高;左侧腹股沟区未见肿大淋巴结及代谢活性增高淋巴结;双侧胸膜后下胸膜局限性增厚代谢活性稍增高(SUVmax 3.8)。

9.png

患者目前已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准备,拟后续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大咖点评

复发难治性MCL的治疗需结合患者对既往治疗方案的反应、年龄、体能状态等综合决定。近年来,随着伊布替尼、来那度胺等靶向免疫治疗联合药物的相继应用,MCL患者预后较有所改善,强化疗向弱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苯达莫司汀是兼具烷化剂功能和抗代谢功能的双功能氮芥衍生物,为化疗优选药物,无交叉耐药,在多种病理类型的淋巴瘤中均显示出很好的疗效。 在2021年的NCCN指南及CSCO指南中,BR方案在初治及复发/难治的MCL治疗均获得I级专家推荐。

Czuczman等[1]的 II期临床试验在复发难治MCL中研究了BR方案的疗效,结果表明总反应率(ORR)82%(CR率40%,PR率42%),中位持续反应时间1.6年,1年无进展生存(PFS)率67%,3年总生存(OS)率55%,其疗效优于单药依鲁替尼。一项Ⅲ期临床试验[2]比较了BR方案(n=261)和R-CHOP方案(n=253)治疗MCL的疗效,中位随访45个月,结果显示BR组PFS显著优于R-CHOP组(69.5个月 vs 31.2个月),P<0.0001,且不良反应更少,患者耐受性更好。因此,BR方案治疗复发难治MCL临床反应较好,且安全性较高。此外,BR还可与BTK抑制剂(BTKi)、来那度胺等靶向药物联合治疗。一项I/Ib临床试验[3]研究了伊布替尼联合BR方案治疗NHL的疗效,共纳入56例患者,其中包括17例MCL。结果显示,总体人群的ORR为72%,CR率为52%,MCL患者的ORR为94%,CR率为76%。

本例为晚期MCL患者,一线经R-HyperCVAD 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后以ECHOP、ECHOP+MTX等方案化疗后出现严重骨髓抑制,复发时骨髓受累均提示病变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不良。且患者营养状态差,化疗耐受性差。治疗方案选择需要兼顾疗效理想且副作用小。结合国内外研究,予4疗程BR+BTKi治疗后,疗效评价为CR,经治疗后患者一般情况好转,表明BR+BTKi方案治疗复发难治MCL患者有效,患者耐受性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Czuczman MS, Goy A, Lamonica D et al. Phase II study of bendamustine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relapsed/refractory mantle cell lymphoma: efficacy, tolerability, and safety findings. Ann Hematol. 2015 Dec;94(12):2025-32.

2.RummelMJ, NiederleN, MaschmeyerG,et al. Bendamustine plus rituximab versus CHOP plus rituxima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indolent and mantle-cell lymphomas:an open-label,multicentre,randomised,phase 3 non-inferiority trial[J]. Lancet,2013,381(9873):1203-1210.

3.Maddocks K, Christian B, Jaglowski S et al. A phase 1/1b study of rituximab, bendamustine, and ibrutinib in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and relapsed/refractory non-Hodgkin lymphoma. Blood. 2015 Jan 8;125(2):242-8.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G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