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国好声音】侯明教授团队探索如何优化ITP一线治疗方案,最新结果发表在Lancet Haematology

2021年04月06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以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和血小板生成受阻,导致出血可能增加和生活质量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标准的ITP一线治疗包括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另外,大多数患者也无法通过糖皮质激素单药达到长期缓解,因此需要探索更有效的一线治疗策略。近日侯明教授团队近日在Lancet Haematology杂志报道了一项II期临床研究的结果。该研究评估了地塞米松加或不加奥司他韦治疗成人初诊ITP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1617702619349.jpg                
侯明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中心主任、血液科主任

泰山学者、山东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中心主任、血液科主任
山东省血液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
ITP国际工作组指南制定专家组成员
ASH资深会员、APSTH执委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血栓止血学组副组长
中国病理生理协会实验血液学会常委
中国医师学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研究背景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目前其治疗原则是在最小化治疗毒副作用的基础上提升血小板至安全水平,减少出血事件,优化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目前常用的一线治疗方案为大剂量地塞米松,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效。奥司他韦是一种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既往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奥司他韦可在ITP的治疗中诱导血小板反应。但其在ITP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如何,目前尚不明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明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对比地塞米松联合奥司他韦与地塞米松单药治疗成人初诊ITP的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II期临床试验。

研究方法

该研究是一项在中国5家三级医疗中心进行的随机、开放标签、平行组的II期临床试验。纳入研究的为年龄≥18岁的初诊ITP患者 。使用区组随机分组将受试者随机分配(1:1),以接受地塞米松(口服,每天40mg,共4天)联合奥司他韦(口服75mg,每天两次,共10天)治疗或地塞米松(口服,每天40mg,共4天)单药治疗。对治疗无反应的患者(治疗第10天血小板计数仍<30×109/ L或有出血症状),再给予地塞米松单药治疗1个疗程,共4天。地塞米松联合奥司他韦组的患者在初始治疗有反应后复发(血小板计数再次降低至<30×109 /L)的患者,接受了奥司他韦的补充治疗(75 mg,每天两次,共10天)。该研究的共同主要终点是患者14天的初始总体反应(ORR)和6个月的ORR。完全缓解(CR)定义为血小板计数≥100×109/L且无出血症状。部分缓解(PR)定义为血小板计数≥30×109/L但<100×109/L,并且较基线血小板计数至少增加一倍且无出血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而无任何其他ITP相关的特异性干预的反应被定义为持续反应。参与随机分配并接受分配的干预措施的所有患者均包括在改良的意向性治疗(ITT)人群分析中。

研究结果

从2016年2月1日到2019年5月1日,该研究对120例患者进行了筛查,其中24例不符合入组标准被排除在外,96例患者入选并随机分配接受地塞米松联合奥司他韦治疗(= 47)或地塞米松单药治疗(N = 49)(图1)。 其中90例患者纳入改良的ITT人群分析中, 6例患者未接受分配的干预措施。两组患者之间的基线特征分布基本均衡。整体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2岁(四分位数间距-IQR为28~53岁)。


图片 1.png

图1:研究流程图

地塞米松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组患者的第14天初始应答率显著高于地塞米松单药治疗组患者[86% vs 66%,比值比(OR)为 3.18;( 95 置信区间CI%,1.13~9.23); P= 0.030]。同样,地塞米松联合奥司他韦组患者的6个月持续缓解率也显著高于地塞米松组患者[53%vs 30%;OR为 2.17;(95 CI%,1.16~6.13;P= 0.032)]。在18个月的观察期内,根据Kaplan-Meier分析,两组患者的ORR持续时间相似[对数检验P= 0.176;危险比(HR)为 1.42,95%CI ,0.86~2.35;图 2]。两组患者的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之间也无显著差异。另外,该研究还发现对地塞米松单药治疗有反应的患者,在大多数时间点上,地塞米松联合奥司他韦组患者的中位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地塞米松单药治疗组。

图片 1.png

图2:Kaplan-Meier反应持续时间的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8个月 (IQR 5~14个月)时,地塞米松联合奥司他韦组患者较地塞米松单药治疗组患者的不良事件(AE)发生率分别为35% vs 26%。整体的90例患者中有2例因严重不良事件(SAE)而终止治疗(3级);其中地塞米松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组中1例(2%)患者出现全身水肿,地塞米松单药治疗组中1例(2%)患者出现发热。地塞米松加奥司他韦联合治疗组患者和地塞米松单药组患者中最常见的任意级别AE是疲劳(12%vs 17%)、胃肠道反应(19% vs 6%)、失眠(16%vs 9%)和焦虑症( 12% vs 6% )。未观察到4或5级AE,也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

研究结论

地塞米松和奥司他韦均为临床可获得药物,因此地塞米松联合奥司他韦的治疗方案为成人初诊ITP患者提供了一种实际可获得的联合疗法。该研究结果表明,地塞米松联合奥司他韦组合值得在成人初诊ITP患者中进行进一步研究;作为当前ITP一线治疗的优化治疗策略,奥司他韦的多个周期治疗或许能可能更有效维持了患者血小板的治疗反应。

参考文献

Lu Sun , Juan Wang , Linlin Shao,et al. Dexamethasone plus oseltamivir versus dexamethasone in treatment-naive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2   trial. Lancet Haematol. 2021 Apr;8(4):e289-e298.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Ami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