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年度巨制】2020年CLL诊疗进展年终盘点——多方位、全覆盖,CLL已迎来更高效、更安全的“无化疗”时代

2021年01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随着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等小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的治疗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正从“免疫化疗”步入更高效、更安全的“无化疗”时代。新冠疫情的到来,为2020年蒙上了灰暗的色调,转眼间2020年已过,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回顾2020年,CLL诊疗领域出现了哪些重磅研究?真正的“无化疗”是否已经到来?请跟随小编往下看,江苏省人民医院徐卫教授将带来2020年度CLL领域重磅研究大盘点。

               
徐卫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淋巴瘤学组组长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委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淋巴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整合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委员
江苏省抗淋巴瘤联盟主任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南京市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和《白血病∙淋巴瘤》等杂志编委

盘点精要

CLL分子生物学研究

CLL基因组分析发现8个基因表达集群(EC)对CLL具有不同的预后价值。11q-及TP53异常具有协同作用,两种异常共存的CLL患者生存明显差于单独一种异常患者。携带高CK(染色体核型变异≥5)/CK2(2型CK,重大结构异常)的CLL患者Richter转化风险增高,10年Richter转化率高达41%。将高CK/CK2用作Richter转化危险分层指标,具有良好预测性。

图片 1.png

CLL一线诊疗进展

CAPTIVE Ⅱ期研究探讨了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有限疗程用于初治CLL/SLL的疗效,中位随访30个月,30个月无进展生存(PFS)均>95%,高于其他有限疗程的治疗方案。联合使用12周期后,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组患者的1年无病生存(DFS)率>95%。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伊布替尼一线治疗高危CLL,伊布替尼安全性良好,中位至下次治疗事件(TTNT)较免疫化疗显著延长。

泽布替尼一线治疗17p-CLL/SLL患者,中位随访21.9个月,总有效率(ORR)达94.5%,可克服高危因素(IGHV未突变,复杂核型)。

图片 1.png

三药联合方案包括伊布替尼、阿卡替尼及泽布替尼分别联合维奈克拉、奥托珠单抗一线治疗CLL,均显示了显著的疗效,尽管完全缓解(CR)率均未超过50%,但MRD阴性率均较高,同时安全性良好。

CLL14研究显示,维奈克拉联合奥托珠单抗一线治疗CLL,当达到MRD阴性时,部分缓解(PR)患者与CR患者结局相当。

不耐受/复发难治CLL的诊疗

维奈克拉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R/R CLL)疗效显著,中位随访59个月,中位PFS为53.6个月,中位总生存(OS)未达到,延长R/R CLL患者疾病进展事件,高危患者预后差。

泽布替尼治疗其他BTK抑制剂不耐受R/R B细胞肿瘤患者耐受性良好,不耐受事件发生率降低88%,原有严重不良事件再次发生时级别明显降低,同时疾病缓解水平维持或较前提高;尽早使用泽布替尼安全性更好,可获得更高缓解率和更长生存。

奥布替尼治疗R/R CLL/SLL同样疗效显著,中位随访14.3个月,ORR达91.3%,CR达10%, 不同细胞遗传学高危亚组患者均可获得较高0RR,且安全性良好。

新型BTK抑制剂LOXO-305治疗既往BTK抑制剂耐药/不耐受CLL/SLL,中位随访6个月的有效率达62%。

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和奥托珠单抗、PI3K抑制剂联合新型糖基化CD20单抗(U2)治疗R/R CLL/SLL,同样疗效显著。

伊布替尼联合Liso-cel(CD19 CAR-T)治疗R/R CLL/SLL,安全性可控,ORR高达95%,CR率达63%。

CAR-T治疗Richter转化CLL/SLL患者,安全可控,可获得快速缓解,67%患者获得CR。

图片 1.png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Amiee

注意:PPT截图版权归作者徐卫教授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