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0第一届肺癌多学科申城论坛】王佳蕾教授:十五年风雨兼程,多学科综合协作理念与机制“双轨并行”

2020年11月2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0年11月21日,由上海市抗癌协会、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的“第一届肺癌多学科申城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上海如期举办。本届论坛围绕肺癌诊治最新进展、多学科综合治疗新理念与新方法、临床病例多学科实践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为促进中国肺癌规范化治疗、提高肺癌多学科综合性治疗水平集思广益。会议期间,【肿瘤资讯】有幸采访到大会执行主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佳蕾教授介绍本次大会举办的初衷以及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王佳蕾
胸组专科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委会青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癌免疫治疗委员会    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    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疑难肿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脑转移瘤专业委员会    常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分子靶向与免疫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    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    青年理事
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访问学者
擅长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的内科治疗
主要研究方向为胸部恶性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重大课题、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计委等多项课题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

Q1:首先祝贺第一届肺癌多学科申城论坛顺利举办,作为大会执行主席,请您谈谈本次大会举办的宗旨和初衷?

王佳蕾教授: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与践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精准分型、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技术的进步,肺癌领域的前沿知识可谓日新月异。这些进展既为患者疗效的提升、医学知识的进步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对临床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为顺应这一广泛而未被满足的需求,上海市抗癌协会、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专委会举办了首届肺癌多学科申城论坛,以期增进肺癌领域同道们对前沿知识的及时了解、对热点问题的积极探讨、对学科发展观的亲切交流!

Q2:我们看到,本次大会聚集了很多国内肺癌领域大咖,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请您分享下本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及亮点?

王佳蕾教授:我们的会议内容设置为“早期与局部晚期NSCLC”、“免疫和抗血管生成治疗”、“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NSCLC的治疗”、“精准化的多学科诊疗”4个版块。与其他学术会议相比,本次大会有几个显著的亮点:

  1. 全方位强调多学科的深度探讨和交流:肺癌的管理早已超越了分学科而治的时代,无论是既往的局部晚期肺癌,还是如今的早期肺癌、转移性肺癌,无处不强调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不仅设置了侧重点有差别的四个内容版块,而且在每个版块中安排了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主持或讨论,这既利于专家们思维与观点的碰撞,又利于不同学科背景的参会人员兼收并蓄,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 强大的专家团队以多种形式呈现精彩内容: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现场参会的人数与规模受到一定影响,但这并不妨碍同道们对知识更新与交流的热情。通过现场参会、线上直播、线上录播等形式,参与本次大会的专家多为国际国内知名的权威和大咖,希望通过他们高屋建瓴的分享和讨论,给我在前沿知识的把握、在难点问题上的分析、在学科发展的展望等大家感兴趣的内容上给出权威的见解;


  3. 将精准医学的理念由梦想带进现实:本次大会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交流,还在“精准化的多学科诊疗”版块设置了局晚、靶向、免疫等不同特点的精彩案例,通过多学科专家的深度剖析与激烈讨论,为我们更好地践行精准医学提供形象而具体的样本。

Q3:近年来,肺癌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多学科合作也愈发紧密。本次大会邀请了外科、放疗、内科、基础研究和病理等领域专家,加强了各科的学术交流。从内科医生的角度而言,您认为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应该如何开展、如何优化?

王佳蕾教授:作为一名肿瘤内科医生,我对多学科综合治疗的体会非常深刻。15年前,我们在时任院长蒋国梁教授的带领下成立了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组,成为国内最早开展MDT的肿瘤专科医院之一。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聚焦的病例已逐渐从局部晚期肺癌扩展到早期肺癌、罕见类型肺癌、晚期肺癌等等,而参与的学科也越来越广泛。可以不谦虚地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部肿瘤MDT的组织形式与诊治水平在国内是处于非常顶尖的水平。目前,在胸部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陈海泉教授的带领下,MDT模式的运作充分调动来自不同科室成员的积极性,医技科室与胸外科以及肿瘤内科胸部肿瘤的亚专科医师联系更加紧密,多学科综合协作理念与机制“双轨并行”。在帮助患者提高就诊效率的同时,又节省患者看病的时间和成本,更重要的是患者不需要在听了各科室的不同意见后,自己来做治疗方案的“选择题”,有效解决了肿瘤治疗个体化和规范化之间的两难。

由于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诊治水平和理念的不断变化,将来只会更加强调MDT的重要性。让MDT团队早期加入诊治过程也是目前的发展方向,让多学科的受益人群不再局限于疑难病例或终末期病例。此外,我们可以通过更广泛的宣传、更密切地合作,让国内同行及患者与家属了解MDT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我们也呼吁更多的相关学科与同道加入到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队伍当中,以进一步地优化患者的治疗方案。

Q4:总结本次会议经验,您对未来下一届肺癌多学科申城论坛有怎样的期待和规划?

王佳蕾教授:我们在会后收到了非常积极的反馈,与会者普遍反映本次会议的学术内容精彩纷呈,专家们交流高效、观点清晰,病例分享也很有启发性,收获很大。对于下一届论坛,我有两点期待:首先是希望国内和国际疫情早日防控成功,以便各位同道亲临现场参与更亲切而高效的交流;其次是希望持续提高我们会议的学术与组织水平,将肺癌多学科申城论坛打造成为同道们的精品课程,为大家搭建一个持续、开放、合作、共赢的交流平台,进而更好地提升我国肺癌多学科的诊治水平。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Josh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NY


评论
2022年09月11日
陈熙
南华大学 | 衡阳医学院
王佳蕾教授:十五年风雨兼程,多学科综合协作理念与机制“双轨并行”。
2020年12月01日
郭飞
扬州市江都区人民医院 | 检验科
多学科会诊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2020年11月29日
李国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谢谢老师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