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0第一届肺癌多学科申城论坛】陈海泉教授:关注影像随访,注重全程管理,磨玻璃结节无需闻之色变

2020年11月2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0年11月21日,由上海市抗癌协会、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的“第一届肺癌多学科申城论坛”隆重举行,国内各个领域的肺癌专家共聚一堂,深入讲解肺癌的外科、内科、放疗及影像病理等方面诊疗进展。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陈海泉教授进行了题为《磨玻璃结节型肺癌的诊治进展》的精彩报告。会后,【肿瘤资讯】就磨玻璃结节的鉴别诊断、具体术式及随访管理等问题进一步采访了陈海泉教授。

               
陈海泉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复旦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多学科首席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会长;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等学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委;
美国胸科医师学院资深会员;
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国际理事(2016-2019);
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会员发展部委员(2016-2017);
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教育委员会委员(2019-至今);
亚洲胸心血管外科协会理事(2016-至今)

致力于举办有特色的学术会议

陈海泉教授:现在中国学术会议繁多,然而有特点的会议较少,我们希望能够办一些有特点的会议。本次“第一届肺癌多学科申城论坛”的会议亮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展现自己的学术成果,二是邀请具有最新研究进展的讲者来展示,给我们学习的机会。在本次会后,我们收到了非常积极的反馈,与会者普遍反映本次会议的学术内容精彩纷呈。未来我们也将进行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中国肺癌规范化治疗,提高肺癌多学科综合性治疗水平,办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会议。

肺部磨玻璃结节处理:加强随访,择期手术

陈海泉教授: 随着中国CT筛查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磨玻璃结节被查出。其实磨玻璃结节并不都是肺部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是特征性的炎性表现,少部分为肺部原位癌,这种磨玻璃结节型的肺癌是特殊类型的惰性肺癌,外科处理的窗口期非常宽,早期出现时和炎症很难区分,随访一段时间以后,炎症会发生变化,所以加强随访是做出鉴别诊断最好的利器。磨玻璃结节的手术时机对预后影响不大,因此没有必要过于紧张。即便是高度怀疑肺癌时,也可以做好规划后再考虑手术。

根据结节大小和影像学特征决定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

陈海泉教授:随着研究的深入,可以把磨玻璃结节分成几种类型:第一是纯磨玻璃结节,直径两公分以下的纯磨玻璃结节预后非常好。第二是混合性磨玻璃结节,要看纵隔窗上是否有实性成分。纵隔窗上没有实性成分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预后良好,纵隔窗上有实性成分的磨玻璃结节预后相对要差一些,因此一定要根据大小和影像学的特征来决定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对于很小的周围型纯磨玻璃结节,可以做局部切除,比如肺段切除,研究证实此类患者没有淋巴结转移,不需要做纵隔淋巴结清扫。所以对此类患者需要遵循“微创3.0”的原则:术前不做不必要的检查,不但节省医疗资源,也为患者减少创伤;手术越简单越好,因为此类患者最大的风险不是肿瘤的复发风险,而是由于多发生于相对年轻的群体中,在漫长的人生中可能会再发,肺结构破坏过多就为今后再次手术增加了困难。此外,磨玻璃结节的预后非常好,所以第一次手术越简单越好。

随访有据可依,避免过度诊疗

陈海泉教授:目前磨玻璃结节的随访仍偏于保守,随着对疾病研究的深入,对于纯磨玻璃结节和小的磨玻璃结节可以一年以后再随访复查。当医生高度怀疑是肺癌时,仍然可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并不一定要立即手术。对于非高危人群,偶尔行CT没有发现问题,则没有必要每年进行CT检查,我们新近发表在《中国癌症杂志》的文章,就告诉大家没有必要反复进行CT检查,对于健康年轻人群,可以5~10年后再行CT检查。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Josh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NY


评论
2020年12月22日
陈志敏
徐州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早期出现时和炎症很难区分,随访一段时间以后,炎症会发生变化,所以加强随访是做出鉴别诊断最好的利器。磨玻璃结节的手术时机对预后影响不大,因此没有必要过于紧张。即便是高度怀疑肺癌时,也可以做好规划后再考虑手术。
2020年12月22日
陈志敏
徐州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少部分为肺部原位癌,这种磨玻璃结节型的肺癌是特殊类型的惰性肺癌,外科处理的窗口期非常宽,
2020年12月22日
陈志敏
徐州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其实磨玻璃结节并不都是肺部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是特征性的炎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