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0 CCO |刘卓炜教授谈尿路上皮癌免疫治疗新进展与未来探索方向

2020年11月17日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以PD-1/PD-L1单抗为代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带来突破,为临床医生增添治疗的新武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获益。2020年11月12-15日,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广州召开。会议期间,【肿瘤资讯】有幸采访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刘卓炜教授,介绍尿路上皮癌免疫治疗新进展和未来探索方向。 

图片10.jpg                
刘卓炜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
膀胱癌临床大PI/睾丸癌单病种组长

美国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泌尿外科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广东医院“最强科室之实力中青年医生”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临床科学家”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微创学组副组长(第一届)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届)

广东省抗癌协会泌尿生殖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泌尿及男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泌尿腹腔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刘卓炜教授:在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上,化疗是既往的常规治疗方案,也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随着免疫治疗进入临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于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为临床医生带来了新的治疗武器,为患者带来治疗的福音。

既往一线化疗进展之后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二线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同时二线治疗的中位总生存期(OS)只有5~6个月。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于二线治疗,患者的整体生存率得到提高,中位OS也延长到10~12个月。目前国产的替雷利珠单抗已经获批用于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二线治疗,在国内患者中取得良好的疗效。另一方面,对于伴有肾功能不全或心血管疾病,不能耐受一线化疗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一线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同样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中位OS能够达到16~17个月。

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一线免疫维持治疗取得成功

刘卓炜教授:在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一线免疫治疗上,目前在临床上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例如免疫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就目前国际上已公布的研究结果而言,免疫联合化疗能够为患者带来无进展生存期(PFS)的获益,但并没有带来OS的获益,因此对于免疫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未来可能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但令人庆幸也很振奋的是,来自JAVELIN Bladder 100研究结果显示,在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接受一线化疗后,如果没有出现疾病进展,后续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维持治疗,能够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基于该研究,目前一线免疫维持治疗已经成为此部分患者的标准治疗。

免疫治疗在尿路上皮癌中的探索方向

刘卓炜教授:对于尿路上皮癌的免疫治疗,首先,我们希望未来能够筛选出免疫治疗的最佳治疗人群,在免疫治疗前或治疗中,通过相应的指标来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其次,我们希望能进一步降低免疫治疗或免疫联合化疗所带来的毒副反应。此外,未来我们期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围手术期治疗,提高治疗的疗效,甚至让部分原先需要切除膀胱的患者,通过免疫治疗后能够保留膀胱,改变既往的部分治疗策略。当然,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而言也是同样如此,我们期待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或联合常规治疗手段,能够显著降低此部分患者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几率,让患者既保留膀胱,同时又能获得很好的生存。

责任编辑:Zack
排版编辑:Zack


相关阅读
评论
2020年11月24日
储华健
扬州中医院 | 肿瘤内科
尿路上皮瘤免疫治疗
2020年11月18日
宋丽英
海伦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2020年11月18日
周玉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呼吸内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