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0 CSCO | 精准诊治,携手共赢——看创新专场二刮起靶向免疫新风暴(上)

2020年10月09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精准诊治,携手共赢。9月19日,第23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0年CSCO学术年会盛大开幕!9月26日上午,创新专场,众多重磅研究成果在CSCO大会现场展示,呈现饕餮盛宴。【肿瘤资讯】小编继续从现场带来最新报道。

1600398938.jpg

主持

创新2-上半场主持.png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理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天舒教授共同担任第二场创新专场上半场的主持。

专题报告(上)

评估TJ107在中国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的开放性、计量递增及病例拓展Ⅰ/Ⅱa期临床研究

李进.png

李进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方面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问题在于只能保护T细胞但不能刺激T细胞的增殖。而IL-7是初始T细胞及记忆T细胞的分化、增殖、生存的关键性细胞因子,但不会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增殖。本项研究纳入了13例晚期实体瘤患者,将通过肌肉注射,按公斤体重给药,1次/4周。主要研究终点为TJ107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次要研究终点为安全性、PD、PK和免疫原形。截止2020年8月31日,已完成960ug/kg剂量组的观察期,并未发生DLT。一部分发生轻微AE,血小板计数下降 (46.2%), 注射部位疼痛 (30.8%), 注射部位肿胀 (30.8%), 轻微AST升高 (38.5%), 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初步疗效结果为单药爬坡阶段未观察到客观反应,3例受试者评估为SD,最长接受治疗已超过1年。IL-7可提高T淋巴细胞的数量,防止T细胞效应相的耗竭,与T细胞相关肿瘤免疫治疗联用具在潜在协同效应,值得进一步开发。


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H101联合mFOLFOX6/FOLFIRI+贝伐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的结直肠腺癌肝转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性的平行对照试验方案

许青.png

许青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利用病毒治疗肿瘤已经历了百年历程,早在2016年溶瘤病毒T-VEC联合Ipilimumab治疗11例晚期恶性黑色素瘤,8例PR (72.7%)。2005年中国率先批准将溶瘤腺病毒安柯瑞用于治疗晚期鼻咽癌,是世界上首个上市的溶瘤病毒类药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H101联合mFOLFOX6/FOLFIRI+贝伐珠单抗与单用,mFOLFOX6/FOLFIRI+贝伐珠单抗治疗结直肠腺癌转移的疗效。次要目的为mFOLFOX6/FOLFIRI+贝伐珠单抗治疗的其他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重点为注射病灶基于MRI的疗效平价及PFS,次要重点是ORR、DOR、DCR、6个月-1年的PFS,1年OS率和OS。许青教授分享了几例研究中的病例。未来将在溶瘤病毒的基础上联合PD-1进行研究。

PD-1抗体特瑞普利联合仑伐替尼和Gemox一线治疗晚期和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癌:一项2期临床研究

周俭.png

周俭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世界范围内ICC发病率逐步升高。目前化疗仍是晚期胆道肿瘤的唯一选择,药物及疗效有限,需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为Ⅱ期、开放标签的单臂研究。其主要终点为ORR,次要终点为安全性、PFS和OS。一共纳入30例晚期ICC患者,中位随访时间8.4个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仑伐替尼的Gemox一线治疗晚期ICC显示出优异的疗效:ORR为80% (24/30), DCR为93.3% (28/30)。存在DDR通路基因突变的患者治疗应答率显著高于无突变患者,尤其存在多个DDR通路基因共突变患者应答更佳。总体安全可控,但仍需更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抗PD-1/LAG-3 双亲和重定位(DART®)分子Tebotelimab (MGD013)单药治疗或与VEGFR/FGFR抑制剂布立尼布联合治疗在中国晚期肝细胞癌(HCC)的I期、开放性、剂量递增研究(NCT04212221)

秦叔逵.png

秦叔逵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对于晚期HCC的治疗,多年来只有索拉菲尼作为标准治疗。随着HCC治疗研究的进展,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已经成为了晚期肝癌新的标准治疗,而PD-1/PD-L1单抗单药运用的效率较低。Tebotelimab (MGD013)作为全球首个LAG-3/PD-1双特异性抗体具有稳定的双特异性四价DART®蛋白,阻断表达PD-1和LAG-3两个免疫检查点分子的T细胞与其配体结合,从而增强抗肿瘤的免疫能力。本研究共收纳10例患者,目的在于评估Tebotelimab单药治疗或与布立尼布联合治疗在≥2线中国晚期肝癌患者中的安全性、耐药性和初步疗效。其主要终点为安全性与耐受性、Tebotelimab单药/联合治疗HCC的推荐剂量,次要终点为初步疗效。结果显示Tebotelimab单药治疗在中国晚期HCC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前3个3+3队列中,没有发生DLT;前7例至少接受过1次肿瘤平价的患者中,6例(85.7%)获得了疾病稳定,其中有1例肿瘤缩小达26.1%。目前该研究在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仍在进行中,处于招募阶段。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临床研究报告

李慧.png

李慧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 医疗区

肝脏是“免疫特惠器官”,2017年和2018年,FDA附条件批准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用于索拉菲尼治疗失败的二线HCC患者。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新型免疫治疗正在成为重要的治疗策略。本项研究目的为评估抗PD-1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FOLFOX4一线治疗aHCC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观察和评价其客观疗效和毒性。主要研究终点为安全性和耐受性,次要终点为ORR、DCR、DoR、PFS和OS。本研究共入组34例患者,该研究的初步疗效令人欣喜,ORR为29.4%、DCR为79.4%、mPFS为7.4个月、mOS为11.7个月,优于目前类似研究中抗PD-1单抗或化疗单用的疗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aHCC,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可控,初步显示疗效较好,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已经开展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国内多中心Ⅲ期研究,以确定卡瑞利珠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对比安慰剂联合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a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德立替尼(AL3810)单药治疗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观察的Ⅰb期研究:鼻咽癌队列

秦叔逵.png

秦叔逵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

本研究为了探索德立替尼的最佳给药方式,并确定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腺癌、肝细胞癌、鼻咽癌、胆管癌和胸腺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在中国开展了一项开放性、多中心、Ⅰb期研究。其主要终点为安全性,次要终点为ORR、DCR、PFS、DoR和PK。本研究总共入组44例患者,其中鼻咽癌队列入组人数最多(20例)。100%的患者既往均接受过一线及以上抗肿瘤治疗,>61.4%的患者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抗肿瘤治疗,90.9%的患者入组时存在远处转移病灶。结果显示德立替尼总体安全性可耐受,通过对症处理、剂量降低、暂停用药等方式可有效管理不良反应。德立替尼在鼻咽癌患者人群中呈现出了有潜力的疗效,部分患者应答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年半);当前急需探寻能够富集收益人群的生物标志物。连续给药和间歇给药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但均在预期可接受范围内;在疗效方面,连续给药组的客观缓解率(20% vs 10%)和疾病控制率(90% vs 60%)均表现更优;综合考量,连续给药方式的患者收益更大。抗血管生成药物可通过诱导血管正常化降低免疫抑制,增强效应免疫细胞浸润的效应。未来探索德立替尼和免疫治疗联合用药有望进一步增大患者的获益。

在本次创新专场上半场,从实体瘤到晚期鼻咽癌再到肝癌,从溶瘤病毒到免疫疗法,可以看到肿瘤治疗手段更加丰富,肿瘤治疗更是愈加精准。在创新专场二报道(下篇)中,继续看CSCO创新专场二如何引领中国肿瘤治疗新方向。

责任编辑:Annie
排版编辑:Annie

评论
2020年10月17日
张庆民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 肿瘤科
己学习分享
2020年10月12日
袁素娟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 肿瘤科
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方面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2020年10月11日
欧阳波
酒钢医院 | 呼吸内科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