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李俊玉教授:一群在疫情期间挺身而出的凡人

2020年09月27日
来源:肿瘤资讯

新冠疫情期间,江西省肿瘤医院李俊玉教授在援助湖北随州市曾都医院时撰写了《是什么让我们相遇》手记,这份手记经过层层遴选,被《最美逆行天使》一书收录。【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李俊玉教授讲述了新冠疫情期间的援鄂经历及思考,详情如下。

 

111.jpg       
李俊玉

江西省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西省整合医学会肿瘤精准诊疗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西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西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江西省整合医学会肺癌分会委员会委员


医务工作者——疫情期间挺身而出的凡人

李俊玉教授:《是什么让我们相遇》手记写于2020年的2月8号凌晨2点。在援助湖北随州之后,很多非学医的朋友并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会在这种危急时刻选择到湖北去,但是在医务人员的心里,这其实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内心的想法单纯且唯一,就是尽力帮助患者,达到救治的目的。通过和非学医朋友的沟通,让我更加明白了大众与医务人员对生命理解的迥异。很多普通人认为脏、乱、恶心、危险的事情,医务人员并不以为然,我们正是怀着救死扶伤的初心来到了湖北疫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世界上本没有这种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当从各种渠道了解到湖北疫情的情况后,医务工作者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站出来,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而不是计较得失。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在疫情期间施以援手,这是医务人员的不变信仰,也是自发行为的动力和源泉。

身心双重考验——新冠疫情带来最深刻的思考

李俊玉教授:由于我们并非呼吸科、感染科医生,在最初接触新冠患者时,我们更担心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救治患者的任务,但在接触疫情之后,我们发现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时有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这种陌生来自于对未知的新型病毒,而熟悉感则是来自于新冠患者和肿瘤患者的相似性,无论是新冠患者还是肿瘤患者,他们其实都是遭遇了一种突如其来并且危及生命的疾病打击,自身毫无准备,且没有特效药,这种熟悉感也让我们尽快地走上了工作岗位。

在新冠期间,我们的工作其实和肿瘤科工作岗位性质相同,都是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阅读新的文献,学习更新的指南等,从而更好地防治疫情。此外,除了治疗患者之外,我们医务人员更要保证自身的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专注度,从而避免一些因精力不足所致的疏忽,例如工作时口罩掉落、手套划破等。

互联网+医疗——未来医疗发展的模式

李俊玉教授:新冠疫情期间医疗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即互联网+医疗的强强联合。互联网医疗容纳了线上、线下咨询,目前已是大势所趋,并且随着国家5G的建设,在新冠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除了在病房直接管理医疗工作之外,还通过线上微信平台进行了答疑。随着微信平台的开通,我们也发现线上随访可以很好地用于患者初次就医后的后续随访及治疗。这是一种更加方便、简洁、高效的治疗模式,这也是未来国家医疗发展的趋势。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段进行科普宣教,解答很多患者如肿瘤患者的共性问题,从而节省人力,并且进一步改进后续的治疗工作、治疗模式。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o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晓栋

评论
2020年10月09日
汪惠斌
歙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医疗模式
2020年10月09日
颜昕
漳州市医院 | 乳腺外科
疫情
2020年10月07日
纪磊
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