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胡兴胜教授:达可替尼减量不减效,疗效和安全性实现双赢

2020年06月0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上,除了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同样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所关注。【肿瘤资讯】近期有幸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胡兴胜教授,详细介绍不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的安全性,分享不良反应管理经验。

               
胡兴胜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秘书长
中国卫生健康医疗学会县域基层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癌症基金会肿瘤学培训项目讲师团讲师
国家卫健委远程医疗中心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免疫治疗不良反应专委会副主委
北京慢病学会肺癌防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转化医学分委会常委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编委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编委              

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各代EGFR TKI不良事件整体发生率相似

胡兴胜教授:在临床实践中,药物不良反应同样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所关注。在解读临床研究数据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不良反应类型及其严重程度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在Ⅰ期临床研究中,还应当关注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DLT)。

关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我们主要关注≥3级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因为不良事件导致的停药率和药物相关的死亡率。具体到临床试验数据,观察第二代EGFR TKI达可替尼的ARCHER 1050研究和ARCHER 1017研究的汇总分析[1]、第三代EGFR TKI的FLAURA研究[2]、第二代EGFR TKI阿法替尼的LUX-Lung 7研究[3],以及第一代EGFR TKI的荟萃分析[4]结果发现,第一、第二、第三代EGFR TKI在应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不良反应,而且各个药物≥3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导致的停药率总体上是相近的。

另外关于不良反应的类型,各个EGFR TKI其实不同。以ARCHER 1050研究[5]为例,达可替尼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甲沟炎、皮疹和口腔炎,但是吉非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升高,且≥3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达8.5%。相对而言,达可替尼的不良反应比吉非替尼的肝毒性更容易控制和管理,通过药物减量即可达到有效的控制。达可替尼减量后,腹泻、甲沟炎、皮疹和口腔炎的≥3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基本均减半,而且药物减量并不会影响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获益。根据ARCHER 1050研究的数据,达可替尼剂量降低后,患者的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16.6个月和42.5个月[6]。由此可见,达可替尼在剂量减量后没有降低疗效,更没有缩短患者的OS,但减量后很好地控制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我们在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基础上,更要关注患者是否能取得很好的PFS和OS,是否能取得长期生存。

EGFR TKI具有相似的不良反应,但各个药物的安全谱存在差异

胡兴胜教授:当前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的治疗上,国内已经呈现出EGFR TKI“三代同堂”的盛况。第一、第二、第三代药物的作用机理有相似之处,因此可以观察到各个EGFR TKI均有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但是各个药物的安全谱是有所不同的,并非所有EGFR TKI均以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为主。

例如一项荟萃分析[7]的结果显示,第一代药物吉非替尼≥3级的肝毒性和间质性肺炎要比其他EGFR TKI更高,第二代药物阿法替尼和达可替尼腹泻、皮疹、口腔炎和甲沟炎要更高,但相对而言,阿法替尼的≥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达可替尼略高。第三代药物奥希替尼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并不高,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其心脏毒性相比第一、第二代药物要稍微高一些,如FLAURA研究结果显示,奥希替尼QT间期的延长(10%)、慢性心衰(4%),但奥希替尼在其他方面的不良反应较轻。对于国产的第三代EGFR TKI,我们同样较为关心其心脏毒性,包括QT间期的延长、心衰、心率失常等。

整体而言,不同的EGFR TKI的主要毒副反应是不一样的,在临床应用时,我们要更加关注药物独特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不影响患者治疗疗效的前提下保证患者的安全。

达可替尼减量不减效,且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

胡兴胜教授:ARCHER 1050研究是一个大型Ⅲ期临床研究,达可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均具有代表性。该研究显示,与吉非替尼相比,达可替尼在所有级别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停药率方面都较为相似。达可替尼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皮疹、口腔黏膜炎、甲沟炎和皮肤干燥,但通过剂量调整能明显降低≥3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没有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1],保证了治疗的持续性。

另外,达可替尼的不良反应首次发生的中位时间均在服药后8周以内,而且不同的3级不良反应持续时间均为1-2周[1]。而达可替尼的剂量调整并不影响患者的PFS和OS获益。因此,达可替尼减量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得以降低,保证了患者的安全,而且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开展更多相关探索和研究能够助力达可替尼在临床更好的应用

胡兴胜教授:目前达可替尼的说明书推荐起始剂量为45mg,每天1次。在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中,达可替尼减量后并不会降低疗效。因此,在中国人群中是否一定需要应用这么高的起始剂量,仍需进一步探讨。当前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一般从30mg进行起始治疗,如果出现3级以上不良反应,则降低剂量至15mg,使患者能更好的耐受。实际上我们也在用药过程观察到达可替尼减量后仍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变出现缓慢进展的情况,我们也可以从30mg增加到45mg,这样能为患者的治疗留有更多空间。

达可替尼已在国内上市,很多医生也积累了不少用药经验,但是达可替尼的Ⅲ期临床研究还是单药对照研究。在今后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其他EGFR TKI的经验,将达可替尼应用到联合治疗中,例如“A+T”模式,将达可替尼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阿帕替尼、安罗替尼、恩度等),或达可替尼联合化疗,甚至达可替尼同时联合化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也未尝不可,上述联合方法均可作为达可替尼后续的临床探索。

另外,目前达可替尼在脑转移方面的应用数据资料并不充分,因此可以在脑转移患者中开展相关研究。实际上在临床实践中,达可替尼在一些无症状的脑转移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此外,对于肿瘤负荷很大的患者,或者少见突变合并常见突变,或者存在伴随突变的患者,我们可以尝试不可逆结合的第二代药物进行治疗,通过积累数据来观察达可替尼在这部分患者的疗效。总之,在临床工作中,达可替尼仍有很多未知的领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PP-DAC-CHN-0169, Expiration Date:2021-4-19

参考文献

1.Zhou Q,Wu YL,Corral J,et al.Management of common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first-line dacomitinib use in EGFR mutation-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pooled safety analysis[J].Future Oncol,2019,15(13):1481-1491.

2.Ramalingam SS,Vansteenkiste J,Planchard D,et al.Overall survival with osimertinib in untreated,EGFR-mutated advanced NSCLC[J].N Engl J Med,2020,382(1):41-50.

3.Paz-Ares L,Tan EH,O'Byrne K,et al.Afatinib versus gefitinib in patients with EGFR mutation-positive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overall survival data from the phase Ⅱb LUX-Lung 7 trial[J].Ann Oncol,2017;28(2):270-277.

4.Ding PN,Lord SJ,Gebski V,et al.Risk of Treatment-Related Toxicities from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of Gefitinib,Erlotinib,and Afatinib in Advanced EGFR-Mut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J Thorac Oncol,2017,12(4):633-643.

5.Wu YL,Cheng Y,Zhou XD,et al.Dacomitinib versus gefitini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EGFR-mutation-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RCHER 1050):a randomised,open-label,phase 3 trial[J].Lancet Oncol,2017,18(11):1454-1466.

6.Mok TSK,Cheng Y,Zhou XD,et al.Updated overall survival(OS) from extended follow up in ARCHER 1050:a randomized phase Ⅲ study comparing dacomitinib with gefitinib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pts) with EGFR mutations[EB/OL].ESMO Asia 2019,abstract LBA19.

7.Takeda M,Okamoto I,Nakagawa K.Pooled safety analysis of EGFR-TKI treatment for EGFR mutation-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Lung Cancer, 2015,88(1):74-9.

责任编辑:Zack   
排版编辑:细胞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