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5月8日·地贫日专场 】名医携手 关爱“疫”路——血液病专家答疑直播

2020年04月0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目前,虽国内新冠疫情防治初见成效,然而全球疫情情况不容乐观,境外输入、新发无症状感染等问题仍持续。疫情之下,许多患者无法及时到医院就诊、复诊,疾病治疗被迫放缓、中断。鉴于当下的诊疗困境,【肿瘤资讯】特邀吴学东教授、鹿全意教授、罗绿艳教授、杨明华教授、朱易萍教授、杨潍嘉教授、黄璟教授、田新教授、于洁教授于5月8日地贫日9:30-11:30就疫情期间地中海贫血的常见诊疗问题进行线上直博。现将采访内容整理成集,供广大医生及患者学习、参考。

5月8日-地贫日上午.jpg

问题1:地中海贫血应如何进行治疗?

鹿全意教授:静止型α-地贫患者无贫血表现,无需治疗;轻型地贫患者仅轻度贫血,若对生长发育、工作、生活无影响,无需治疗。对于中间型及重型地贫患者,长期规范输血为治疗基石,同时应配合祛铁治疗。地贫根治手段目前主要为骨髓移植,但受到配型限制。对于发生严重感染、栓塞、肺动脉高压及高风险者,可考虑行脾切除术姑息治疗。基因治疗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问题2:如何做到地贫的可防可控?

罗绿艳教授:地贫为一类遗传性疾病,重型地贫常规治疗为终生输血配合祛铁治疗,或进行骨髓移植,但是配型困难、治疗风险高,而基因治疗费用昂贵且需进一步研究。重型地贫为公共卫生问题,预防重症地贫为疾病控制重点,需要做到:完善婚前相关检查、高危产妇产前检查、地贫高发区人群的健康筛查及科普工作。

问题3:长期依赖性输血造成铁过载的地贫患者对治疗有怎样进一步的需求?

黄璟教授:目前祛铁治疗药物以地拉罗司为主,去铁胺和去铁酮给药方式繁琐、依从性差,临床应用相对较少。虽然患者祛铁治疗后,生存明显延长,但仍存在地贫继发健康问题。首先,为儿童生长发育问题,可能为内分泌相关问题及轻度贫血状态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对此应配合激素治疗,加强对生长激素、胰岛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检测,和内分泌医生沟通。此外,地贫患者亦面临婚配及生育问题。对此,应加强患者生育功能监测,给予患者信心及医疗支持,注重与产科医生配合,进行产前筛查,地贫患者婚配对象宜为非地贫患者。地贫治疗应多科室合作,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田新教授:在此需要提出,若铁过载情况严重,应结合磁共振方法反映肝脏铁与心脏铁过载情况,而铁蛋白对铁过载水平的反映存在滞后,临床应用中亦需进一步探讨检测铁过载的更好的手段。

问题4:重症地贫患儿骨髓移植后,发生结核性脑膜炎,如何进行下一步治疗?

杨潍嘉教授:骨髓移植后并发结核性脑膜炎,采用强化HRZE方案及后续维持治疗,整体抗痨治疗时间应在1年以上,整体疾病观察时间应在2年以上。

黄璟教授:抗结核治疗应及时、足疗程。同时由于进行骨髓移植,免疫功能的恢复尚需时间,应关注条件性致病菌的感染可能,加强监测,移植后配合抗真菌、抗病毒药物治疗,一旦出现感染迹象,应积极寻找病原体,早期开展治疗。

问题5:重型地贫移植后,如何进行祛铁治疗,可以去铁酮与地拉罗司联用吗?抑或单用地拉罗司进行治疗?

朱易萍教授:对于移植后行祛铁治疗,静脉放血为经典方法,且见效较快,同时可联合恩瑞格(地拉罗司)。由于去铁酮存在血液系统副作用,一般不考虑使用去铁酮治疗。

问题6:对于2岁重型β-地贫患儿,何时开始祛铁治疗?

杨潍嘉教授:若铁蛋白水平超过1000ng/ml,建议开始祛铁治疗,考虑患儿依从性及药物副作用,推荐药物为恩瑞格,其临床应用及整体疗效良好,副作用主要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或发热,对患儿影响较小。

问题7:重型β地贫行骨髓移植成功率如何?移植后排斥反应是否高发?移植后有无特殊饮食要求?

鹿全意教授:若同胞为骨髓移植供者,移植成功率较高,长期生存率可达90%。目前移植后排斥反应、感染等整体控制较好,急性排斥发生率约20-40%,但大多经治疗可好转。移植期间对饮食有要求,但移植后一般情况下无特别饮食要求。目前,地贫行骨髓移植整体效果良好。

问题8:对于重型β地贫,应何时开始输血治疗?输血后血红蛋白水平应控制在怎样的范围内?

吴学东教授: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输血治疗要求血红蛋白Hb达到90g/L以上,目前开始输血治疗的标准在不同地区受条件限制存在差异。输血后要求Hb低于140g/L。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Raff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