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20版)线上发布会!为精准的乳腺癌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2020年04月2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0年4月11日,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乳腺疾病学组(协作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乳腺肿瘤病理学组(协作组)邀请众多专家齐聚“云端”,以远程视频会议的全新方式,共同见证《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20版)》发布。此次线上发布会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步宏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梁智勇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王永胜教授主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文涛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兵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俊杰教授和河北省肿瘤医院刘月平教授在线为大家传道授业解惑,解读新版病理诊断专家共识更新要点,共同推进乳腺癌新辅助诊疗的规范化。

1.jpeg

               
邵志敏
教授

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乳腺癌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步宏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研究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CSCO肿瘤病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乳腺组组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卫生部全国病理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卫生部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梁智勇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
北京协和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 分子病理组组长
国家卫计委病理质控与评价中心 分子病理组组长

               
王永胜
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常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 常委
国家卫计委乳腺癌诊疗规范专家组 成员
GBCC国际指导专家委员会 成员

               
杨文涛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乳腺学组组长
中国医促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病理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诊断病理学杂志》副主编
《中华病理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编委

               
魏兵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乳腺疾病学组副组长
四川省病理质控中心秘书
四川省医师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乳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委员

               
李俊杰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
美国麻省总院癌症中心临床专科进修学习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华医学会乳腺肿瘤学组青年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及秘书长

               
刘月平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乳腺学组副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病理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及肿瘤病理专委会常委
河北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主任委员
河北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及河北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本次线上发布会一开始,邵志敏教授首先致辞,他感谢了所有通过线上渠道加入本次共识发布会的专家和观众,同时他表示,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他深刻地感受到乳腺病理评估对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相信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20版)的发布,可以极大的推动新辅助治疗临床实践的规范和进步。随后,步宏教授致辞表示,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乳腺疾病学组(协作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乳腺肿瘤病理学组(协作组)工作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基于临床需求制定一系列的临床诊疗规范和共识,而众所周知,乳腺病理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希望通过对新辅助治疗后的病理取材定位和新辅助治疗前后的病理报告内容等问题的沟通与讨论,推动乳腺癌新辅助诊疗的规范和进步。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20版)》更新解读

     自2019年4月到今年4月,经过乳腺临床病理专家等多方努力,新版新辅助病理诊断专家共识在《中华病理学杂志》上发表。此次会议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兵教授对比了2015版与2020版专家共识,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共识更新的内容:一、新辅助治疗前肿瘤的病理诊断和定位:准确的病理诊断和生物标志物检测是新辅助治疗的基础;空芯针穿刺确诊的浸润癌应尽量明确组织学类型和级别;可通过IHC和/或ISH检测确定肿瘤生物标志物状态(ER、PR、HER2、Ki67);建议治疗前于肿瘤部位放置金属标志物。二、标本取材:临床医师应标注送检组织为新辅助治疗后标本并提供完整的标本治疗相关信息,如治疗前肿瘤的组织学诊断、新辅助治疗方案、肿瘤的位置和范围、是否保乳及标本切缘情况等。新辅助治疗后乳腺癌标本取材流程如下:

1.png

图: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乳腺标本取材流程

      三、病理评估:2020版专家共识更新了对原发灶、淋巴结、脉管侵犯、肿瘤大小的测量及保乳标本切缘状态等评估的指导意见,明确新辅助治疗后仅残余乳腺脉管内肿瘤或淋巴结孤立肿瘤细胞不可视为pCR。四、评估系统:pCR定义为原发灶无浸润性癌且区域淋巴结阴性(ypT0/Tis ypN0);Miller-Payne、RCB、AJCC评估系统各有优势,建议各实验室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评估。五、新辅助治疗后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若治疗后有浸润性癌残余,建议重新进行ER、PR、HER2和Ki67检测,尤其是对于新辅助治疗前为阴性的肿瘤。六、病理评估的质量控制:应建立有效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和标准操作程序(SOP),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最后,魏兵教授强调病理医师在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具有关键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临床与病理的沟通,达到规范、准确的病理评估是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新辅助治疗病理评估策略的优化之路

      此次共识更新结合了《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2019版)》的相关内容,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病理评估的策略进行了优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李俊杰教授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深入解读了如何更好地应用新辅助治疗,如何通过与病理科更完美的结合,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他从治疗目的、适应证、手术治疗规范、评估规范等方面分享了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最新策略,并分析了不同类型乳腺癌的治疗进展。

      李教授指出新辅助治疗的主要目的为降期、保乳、保腋窝、体内药敏试验等,主要适用于降期手术、保乳的患者。肿块越大,淋巴结转移更多的三阴性和HER2阳性乳腺癌也应优选新辅助治疗。在手术治疗规范方面,只有在影像科和病理科双重保障下,新辅助治疗降期后实施保乳手术才可根据治疗后病灶退缩的大小予以切除。新辅助治疗后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和宏转移的患者,应首选腋窝清扫手术。此外,李教授强调,新辅助治疗病理评估的具体规范主要应参考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病理诊断专家共识,影像学应优选乳腺MRI进行评估。最后,李教授表明新辅助阶段应使用最强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高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不同分子亚型需采用不同的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方案,并应重视早期疗效的评估和预测,以疗效为导向制定后续治疗策略。 

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病理评估的思考     

      2019年,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乳腺疾病学组(协作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乳腺肿瘤病理学组(协作组)共收到291份关于乳腺新辅助治疗病理评估的有效调研,覆盖30个省/直辖市,参与医院258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文涛教授分析调研结果发现,约40%病理医师无法获得病理评估的临床信息,只有5%左右的患者新辅助治疗前采取金属夹对肿块术前定位,在保乳切缘、前哨淋巴结活检等临床病理沟通方面也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对比美国和加拿大的相关调研也发现,中国和加拿大的pCR诊断标准大致类似,即乳腺原发灶无浸润性癌,且淋巴结阴性。对于新辅助治疗后仍存在浸润性癌,区域淋巴结内出现孤立性肿瘤细胞(ITC),脉管侵犯等情况应归为non-pCR。但杨教授指出,国内对于RCB系统的熟悉度有待提高,新辅助后病理评估的培训也有待加强。

      在大会的最后环节,山东省肿瘤医院的王永胜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梁智勇教授主持众多专家悉心解答网上提出的关键问题。王永胜教授在最后总结表示,目前新辅助治疗是乳腺癌整体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阴性和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新辅助治疗不仅可以降期、保乳、保腋窝,还可指导预后及后期局部、全身的治疗方案。当然,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开展需要多学科的协作,精准医疗也离不开病理科艰辛的工作。2020版专家共识的发布,不仅有利于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的病理学诊断、报告的规范,也有助于临床医生加强与病理科医生的沟通,规范地开展新辅助治疗。此外,梁智勇教授也表示,特殊的时期采取新的方式发布2020版共识,引起了广泛地关注。希望在临床实践中,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乳腺疾病学组(协作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乳腺肿瘤病理学组(协作组)也能更好地推广这一共识,积极开展全国的培训来解决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病理诊断的规范化,促使临床和病理更好地沟通,进一  步提升乳腺癌的诊疗水平,让更多患者获益。


扫描以下二维码收看本次会议内容:

联图二维码.png


责任编辑:Nathan
排版编辑:Joanna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评论
2020年05月03日
王淑琴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2020年04月23日
崔艳东
叶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病理共识,不错
2020年04月23日
无果花
河南省肿瘤医院 | 放疗科
向各位教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