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尽力保障肿瘤患者诊疗活动顺利进行,让患者度过疫情难关,是每个医者的责任。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良医汇共同举办的肿瘤专家在线答疑大型公益活动率先上线,邀请肿瘤业界最有影响力的专家,通过系列答疑活动,将疫情对肿瘤患者诊疗的影响降至最小。此次专场答疑的专家是来自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李进教授,为肠癌患者答疑解惑。
疫情期间给肠癌患者的建议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
亚洲肿瘤联盟(FACO)主席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理事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药物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继续教育学会腹部肿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0年赴美国耶鲁大学从事肿瘤基因和生物治疗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回国任职于上海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2016年7月调任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
李进教授:目前疫情仍在持续中,给广大肿瘤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在这个比较特殊时期,如何使患者诊疗不受太多影响,这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首先,肿瘤进展比较明显的患者,治疗不能停止,这时可采取一些维持治疗,包括毒性较低的单药卡培他滨、替吉奥或是贝伐单抗,虽然用药比较少,但能在一定程度控制疾病,帮助患者渡过这段时间,而且这些治疗即便不能在医院进行,在家里进行也相对方便;第二,如果要继续治疗,药物需适当减量,避免较大毒性发生,特别是比较严重的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等。因为如果发生这些情况就需要前往医院就诊,从而增加被感染风险;肿瘤患者体质比较弱,一旦感染,风险大于普通人群;第三,增加营养,注意休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新冠肺炎的能力。总之,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渡过难关,在媒体和在线平台的配合下,通过网上义诊更好地帮助患者。我本人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项活动,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患者。
12例肠癌之答疑解惑
病例1:女性,直肠癌根治术后一年余,放化疗治疗后,第二次复查肠镜发现吻合口处有一处溃疡,同次生化指标和增强CT均正常。请问是原发性复发吗?
李进教授:首先,直肠癌术后通常都要接受半年左右的辅助化疗和放疗,放疗和化疗完成之后需要定期复查,通常2~3个月一次。这位患者放化疗后复查时发现吻合口溃疡,这种溃疡主要见于两种情况:一是放疗引起局部吻合口损害导致溃疡,另一种是局部复发。建议肠镜检查发现溃疡后,应活检确认是否为复发。如果排除复发,溃疡高度可能是局部放疗损伤引起,此时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少食辛辣,保持大便通畅 ,减轻便秘对吻合口溃疡的损伤,也可使用一些消化系统保护药物。后续需要重复肠镜检查,如果溃疡一直存在或是扩大,必要时要重复活检,尤其是溃疡不断扩大时要高度警惕局部复发的可能性。
病例2:男性,乙状结肠癌,近期电解质检查发现氯、钠离子偏低,医生开具口服氯化钠注射液,服后4小时出现下肢肿及消化道出血,下肢肿能理解,但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导致?
李进教授: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电解质偏低,特别是氯和钠离子偏低,通俗讲是提示体内缺盐。主要原因是长期饮食不正常,近期盐摄入减少,从而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或者泌尿系功能紊乱。治疗主要是补充氯化钠,也就是多吃盐。注射和口服均可,下肢浮肿与服用盐水没有明确关系。下肢浮肿见于以下几种情况:低蛋白血症,或者肿瘤转移引起淋巴回流受阻。所以需要检查了解下肢水肿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治疗。
该患的消化道出血要定位是什么部位出血,如胃出血或是肠道出血,处理会有不同。因为患者是乙状结肠癌,所以考虑下消化道出血可能性比较大,另外是吻合口出血还是复发病灶出血,也要明确,不同情况处理也不一样。最后出血量的多少也会影响治疗方式,是局部止血、介入止血还是手术止血。如果消化道少量出血,可以暂时观察,量比较大应前往医院检查和处理。
病例3:2020-12-10直肠癌还纳术,术后至今已近一个月,排便困难,腹胀,有便意但排不出,有时大便又不受控制流出,肛门坠胀,有痔疮,患者非常受折磨,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
李进教授:这位患者非常令人同情,直肠癌术后,尤其是出现肛门坠胀时,患者非常痛苦。目前情况有以下二种可能:第一,还纳后局部水肿或感染,导致排便不畅;第二,盆腔局部复发压迫直肠,出现肛门坠胀感、便秘感,这种便秘实际是下消化道梗阻表现,如果是不全梗阻,患者可表现为大便困难和腹泻交替。因此建议患者行盆腔磁共振检查,明确原因。这种大便不受控制状态,通常是直肠功能异常所致,如果确实存在梗阻,且梗阻部位靠近肛门,可以放置肛管临时解除梗阻,如果梗阻部位比较高可以支架解除梗阻。总之,要明确病因做有针对性的治疗。我认为这位患者的问题无法自已解决,需要到医院由医生处理。
病例4: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使用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3个疗程后,和既往CT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之前方案是FOLFIRI+爱必妥。目前盆底有少量积液,之前CT提示盆腹腔皮下软组织水肿,但没有腹水,这次盆底积液是腹水吗?从去年手术后到现在8个月,CA199缓慢上升,CEA变化不大,是否还应继续目前治疗?
李进教授:这位患者没有提示是否进行过手术治疗,根据提供的信息,现在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使用了FOLFIRI+爱必妥治疗,说明是RAS基因和BRAF基因野生型;FOLFIRI+爱必妥是标准治疗,如果病灶得到控制,可用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这位患者单药维持治疗3个周期,CT检查变化不大,说明控制比较好。目前盆底有少量积液,可能与肿瘤有关,而且患者CA199也缓慢上升,也可能与肿瘤有关。但考虑到影像学没有明显肿瘤进展,我建议继续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在维持治疗控制还算比较满意的情况下,不要换用更强烈的治疗。待疫情过去后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腹腔积液较多,且没有明确肺和肝脏转移,可以考虑腹腔化疗,假如腹腔积液是一点一点的增加,其它部位没有实质性脏器转移,我个人认为目前这种维持治疗能维持多久就维持多久,因为晚期结直肠癌治疗是持久战,而且现在新药不断上市,如瑞戈非尼、呋喹替尼,TAS102、免疫治疗等,通过不断的维持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如果现有药物均进展,还可回到之前的治疗,部分患者也可获益,这样可获得比较长的生存期。
病例5:女性,49岁,2017-10结肠癌姑息性手术,做造口,肝脏多发弥漫性转移,术后做了6次化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2018年3月起患者坚持不治疗,目前下肢轻微水肿,腹部肿胀,怀疑腹水(自已不感觉肿胀难受)。目前体感尚好,无疼痛,可做一般家务,坚持不去医院检查,请问有没有缓解腹水的药物。
李进教授:这个问题非常难回答,因为患者既不肯检查又不肯治疗。我认为家属需要与患者做很好的沟通,2017年10月手术,当时已发现肝脏多发弥漫性转移,现在已经2020年,虽然病情有变化,但说明发展比较慢。这种情况下,通过医生的指导,如果患者肯配合,常常会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在患者主要是腹部肿胀,下肢轻微水肿,腹水可能性较大。处理上主要考虑肝脏弥漫性转移,往往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降低,如果检查证实白蛋白确实比较低,可以输注白蛋白,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缓解,还可同时口服利尿剂以进一步减轻腹胀。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接受抗肿瘤治疗,肠癌治疗疗效在所有实体瘤中属于较好的,化疗药物有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氟尿嘧啶,雷替曲塞、TAS102,靶向药物有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瑞戈非尼、呋喹替尼等。所以我强烈建议与太太好好沟通,树立战胜肿瘤的信心,在医生指导下,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李进教授: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术后随访的目的和重要性。多数结直肠癌手术是根治性手术,少部分是姑息性手术,姑息手术指的是没有完全治愈可能性的患者,为了解决梗阻、出血或预防穿孔而切除原发结肠肿物的手术。姑息性切除不存在随访问题,但是要不断的治疗。随访指的是根治性切除之后进行的定期复查,通常III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率30%~60%,对于有淋巴结转移、T4或肿瘤侵犯到浆膜层的患者一定要进行术后随访,因其复发率更高。随访通常3个月一次,如果病期比较晚,如IIIB期可能要2个月一次,随访需要的检查包括肺CT、腹部磁共振,特别是怀疑有肝脏转移时,因为磁共振分辨率更好。如果是直肠癌,还需要盆腔磁共振,此外还要做肿瘤标志物检查,这是必查的四个项目,以上就是术后辅助治疗后患者应定期进行的检查。2~3个月一次检查是因为这个期间一旦肿瘤生长,可以及时发现,肿瘤通常在3个月时间里可以从看不见长到1~2cm,此时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及时发现肿瘤后就可以针对肿瘤进行处理,包括系统治疗和局部治疗。这里很多患者存在误区,发现有病灶就全身化疗,CEA或CA199升高但CT检查没有发现病灶,也要求先进行化疗,很多患者称之为防患于未然,这是错误的,防患于未然指的是术后辅助治疗,通过术后辅助治疗杀灭血液里可能存在的循环肿瘤细胞或微小病灶。但化疗是有毒性的,如果只有单个或者两三个转移病灶,完全可以通过局部治疗达到根除,从而减少系统化疗次数,减轻全身毒性,减少耐药的发生,因为肿瘤治疗是持久战,必需尽最大可能保留体力与肿瘤抗争。继续随访中可能还会出现局部复发,可以再行局部治疗,通过这样治疗很多患者可以长期生存,也就是带瘤生存,甚至达到治愈。总之,术后随访非常关键。
病例6:患者 53 岁,女性,2018-2降结肠癌姑息性手术,肝脏多发弥漫性转移,术后 8 次化疗(奥沙利铂+爱必妥),检查显示肝脏肿瘤明显缩小,2018-7 停止化疗。目前下肢轻微水肿,腹部有肿胀,怀疑是腹水,无疼痛感,体力尚好,请问现在可以继续使用原化疗方案吗?
李进教授:这位患者和病例5很相似。患者2018-7停止化疗,到现在已经一年半时间,现在肝脏转移病灶怎样、肺部情况怎样,是否真的有腹水,均应做进一步检查。所以我建议患者先进行检查明确具体情况,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患者最初是肝脏多发弥漫性转移,之前的全身治疗使得患者完全治愈的可能性比较小,而且现在下肢水肿,腹部肿胀,病情进展可能性比较大。
病例7:男性,49岁,结肠癌,术后一个月,目前造瘘口感染化脓,先行瘘口护理后化疗,增强CT和磁共振发现肝附近有转移癌 。喝中药会伤肝吗? 这种情况可不可以做肝切除?有没有必要去北京和上海的大医院?
李进教授:这位患者结肠癌术后一个月,我认为现在首先要将瘘口处理好,否则后续治疗比较困难。肝脏转移病灶能否手术切除,要根据具转移灶数量、大小和部位决定,如果外科手术时没有做肝脏病灶切除,考虑可能是病灶手术切除把握性不大,因为通常如果肝脏病灶能切除,大部分医生会在结肠癌根治术同时将肝脏病灶切除,之所以没有切除主要原因还是不能切除。当然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这里我只是列举了一种可能。当瘘口感染控制后,应该先做术后的系统治疗,如果治疗有效,肝脏病灶会得到控制或缩小,情况允许时就可以考虑局部治疗,局部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切除、射频、放疗(通常是SBRT),具体哪种方式局部治疗,要根据当地医疗情况和患者具体情况确定。现在很多省立专科医院的医疗水平也很好,普通患者不必非选北京和上海的大医院,特别是现在疫情情况下,当地医院如果能够处理,完全可以在当地治疗。当然,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如果患者仍有疑问,可以通过专门的网络平台咨询,现在很多平台都可以提供多学科会诊服务,远程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使患者利益最大化。
此外,这位患者还提问能不能吃中药,我认为中药并不是完全没有用处,但目前患者刚刚手术后一个月,没有数据证明中药能够降低术后复发,但中药有一定扶正减症的功效,所以为了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可以适当应用,但如果使用中药是为了预防复发,这一定要慎重。
病例8:女性,结肠癌,基因检测野生型,医生认为可用爱必妥。我看到报告上检测的三种基因都是未突变,请问野生型好吗?这算是靶点吗?
李进教授:报告的三种基因都没有突变,但没有具体列举是哪三个基因,现在可检测的基因很多,从你的描述判断,至少应该检测了RAS和BRAF,而且这两个基因没有突变,没有突变的患者适合爱必妥治疗,爱必妥就是靶向药物。
病例9:男性,2年前结肠癌手术,2019-12影像学显示盆腔转移。基因检测KRAS突变,2年前肿瘤切片免疫组化MLH1-,其余阳性,今年还是用当时的手术切片做免疫组化MSH2-,其余阳性,同一次的手术肿瘤切片和血液基因检测为MSS。请问抗PD-1单抗治疗是否还有希望?奥沙利铂化疗一次无效,现在使用安维汀,还有更好的方案么?
李进教授:这位患者目前盆腔转移,KRAS基因突变,因此不适合应用西妥昔单抗。问题之一是2年前肿瘤切片的免疫组化证实有错配修复缺陷,但基因检测却为MSS,也就是没有错配修复缺陷,出现矛盾结果。错配修复缺陷检测至少有二种方式:免疫组化和评估微卫星状态,MSS属于后者,为稳定型。类似该患的这种矛盾结果临床并不少见,这时做判断比较困难,我个人认为可以另寻一家信得过的医院重新检测,然后再决定能否采用抗PD-1单抗治疗,因为如果存在错配修复缺陷,抗PD-1单抗治疗效果比较好,但该患者现在属于一线治疗,而抗PD-1单抗治疗应该在二线治疗及之后。问题之二是患者只进行了一次奥沙利铂治疗,不能就此判定治疗无效,临床上通常需要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2个周期1个半月后,或是FOLFOX方案4个周期2个月后才进行评估。而且需要目标病灶直径增大超过20%,或是出现新的病灶,这时才能判定进展,如果没有超过20%,也没有新的病灶,我们仍称之为稳定。所以目前患者只用了一次奥沙利铂,就判定无效可能为时过早。问题之三是患者为KRAS基因突变,不能使用西妥昔单抗,可以联合安维汀,但要注意毒副反应,如高血压、血栓、出血、蛋白尿等,具体情况可与当地医生沟通,力争将风险控制到最低,将疗效提高到最佳。补充一下,错配修复基因缺陷晚期肠癌通常是标准治疗失败后才会使用抗PD-1单抗。该患者目前是一线治疗并不适合抗PD-1单抗治疗,此外对于MSS患者有临床研究显示瑞戈非尼联合抗PD-1单抗疗效很好,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病例10:结肠癌IIb,T4N0M0。2019-9体检发现升结肠癌,5×4×2cm,菜花样,横结肠及降结肠另有5~6个带蒂息肉,最大1.5cm,腹腔镜切除右半结肠,病理为溃疡性中分化腺癌伴粘液腺癌,微卫星稳定型,标本基因检测KRAS,APC,PIK3CA突变,Ki67 90%+ ,没有梗阻,手术切缘阴性,切除21个淋巴结,术前CEA高于正常值0.4,术后忽高忽低,高时8.1,低时3.1, 术后化疗XELOX方案(奥沙利铂200-250mg+希罗达早3晚4),第4个周期化疗前增强CT(碘佛醇)时发生房颤(既往有阵发性房颤病史),予以胺碘酮治疗后转率,现处于第6个疗程开始阶段,因血小板88×109/L,单药希罗达。问题:1.当地医院病理报告是浸透肠壁全层,北肿会诊切片结果是侵及浆膜下层,但肉眼看见肠外壁已经破溃,手术医生说没有临近器官侵犯,腹膜没有转移,就是单纯浸透全层。请问是否应该算T3? 2.这种分期应该化疗6个周期还是8个周期?血小板低到多少必须停用卡培他滨?是否可以多服几个周期的希罗达提高疗效?或是停药待血小板恢复后再联合化疗?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提高血小板继续化疗?3.这种标本基因检测能否代表血液是同样的基因突变?现阶段肿瘤已切除,这些基因突变对预后是否有意义?4.为什么北京有权威的中医大夫说T4不是高危因素?5.复查便潜血有3次阳性,肺CT及腹部增强CT未见异常,是否与未切除的息肉有关?化疗结束多久可以行肠镜切除息肉?6.因做增强CT用碘佛醇后明显心脏不适,发生房颤,以后复查可否用超声,核磁代替?碘海醇是否更安全?7.这种情况5年的DFS是多少?听说吃阿司匹林可以防止复发转移,多少剂量合适?体重80KG+,有没有更好的防止复发转移的方法?他汀类有效么?8.中医在这方面是否有很好的疗效?
李进教授:第一个问题是当地医院病理报告浸润全层,侵及浆膜,而且医生肉眼看见肠外壁有破溃,我考虑T4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是因为病理时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切片厚度一般不足10微米,比头发丝还要细好多倍,一个大肿瘤不一定正好切到破溃部位,所以可能会出现报告为浆膜下层T3的情况,但临床医生在术中已经发现肿瘤破溃,这种情况下我会更多参考外科医生的意见。而且以患者现在的状况,不必纠结到底是T3还是T4,因为现在已经完成了6个疗程化疗。
第二个问题是化疗是6个疗程还是8个疗程。2017年发现,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对于比较早期的肠癌患者,3-4个周期化疗足够,与半年的FOLFOX方案预防复发的疗效几乎相等。也就是说,如果患者比较早期,使用的是XELOX方案,4个周期化疗足够,如使用的是FOLFOX方案,要由患者决定治疗是4个还是8个周期,但如果分期比较晚,有淋巴结转移,使用的又是FOLFOX方案,就需要化疗8个周期半年才可以。从该患分期讲,可能是T3或T4,没有淋巴结转移,没有脉管侵犯和神经侵犯,所以我认为XELOX方案已经6个周期,完全应该结束化疗了。
第三个问题是标本的基因检测能不能代表血液。我个人认为血液标本检测的可靠性比组织要差,对这位患者而言,基因检测出KRAS,APC,PIK3CA突变对指导治疗的作用不大,但对复发转移患者需要联合靶向药物时有参考意义。患者现在不属于姑息性治疗,所以不要纠缠这些基因结果,虽然KRAS对预后有一定影响,但似乎影响不大,对预后影响较大的BRAF没有提示突变,所以化疗结束后定期随访观察即可。
第四个问题是北京权威中医认为T4不是高危因素,这一点我认为你是问错人了,中医可能不太熟悉肠癌的病理分期,如果想要再咨询建议去北肿咨询沈琳教授、张小田教授或其他肠癌相关专家。
第五个问题是大便潜血阳性3次,但CT检查没有异常,是否与未切除的息肉有关。这个不能排除,如果大便潜血一直阳性,建议化疗结束以后将息肉切除,因为很多息肉是肠癌前兆,切除后可预防肠癌发生,同时也可能解决了大便潜血的问题。
第六个问题是因为增强CT时诱发房颤,所以建议换用磁共振或B超监控肝脏,肺部CT多不需增强,盆腔也可用磁共振代替,从而避免再次诱发房颤可能。
第七个问题是5年的DFS。这位患者的情况,DFS应该比较高,因为没有淋巴结转移,而且北肿会诊时认为是T3,医生手术中认为是T4,所以分期相对较早,这种情况下DFS比较高,但不论DFS高与低,随访都不能中断。
第八个问题是阿司匹林是否可以预防复发转移。阿司匹林对肠息肉可能有一定预防作用,但已经存在的肠息肉还是需要切除,阿司匹林预防肠癌或预防复发转移,目前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证据。至于中药预防复发,我不能给出明确答案,这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病例11:直肠癌cTxN1M1,Ⅳ期,肝脏多发转移瘤(结肠癌pT3N0M0 ⅡA期[此处似与咨询问题无关])。化疗后肝脏肿瘤有缩小,准备择机手术。2019年12月25日第5周期化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2020-1-6注射第六周靶向西妥昔单抗,此后由于血小板85×109/L,暂停化疗,2020-1-20至沈阳中国医大一院经肝胆外科影像诊断,决定年后进行半肝切除术。问题是受疫情影响,年后至今无法手术,现阶段如何治疗?继续化疗吗?血小板已升至140×109/L,如果化疗后血小板再次降低,是否影响之后手术?
李进教授:这位患者有肝脏多发转移,经过6个周期的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肿瘤得到了控制。从病例描述分析,这位患者是RAS和BRAF基因野生型,通过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使肝脏病灶缩小后再做肝脏肿瘤切除,我认为这个决定非常正确。现在因为疫情不能手术,但全身治疗不能停止,如果现在停止治疗,肿瘤可能就会进展,导致未来失去手术机会。我相信疫情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不要着急。这位患者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西妥昔单抗治疗后,血小板降到85×109/L,我认为这个影响不大,因为血小板小于75×109/L才是2级毒性,所以不要太担心,可以在原来奥沙利铂剂量基础上稍微下调,然后继续治疗2个周期,也就是一个半月,那时就是3月底,我认为那时很多医院都已能开展正常诊疗活动。重点是患者目前的治疗不能停,只是要适当降低剂量即可。
病例12:女性,八十余岁,刚刚确诊横结肠癌并有转移,目前整体状态尚可,大小便正常,但缺少食欲,体重下降,基因检查 RAS 和BRAF 没有突变。请问目前情况下有没有手术的必要,化疗方案最好是什么,对患者伤害最小,效果最佳?
李进教授:80多岁的患者,有转移,但不清楚具体的转移部位,因为所有治疗措施都是根据患者病期确定,所以转移部位和转移灶多少都会影响治疗决策。但总的原则,我个人认为如果条件允许,手术优先考虑。到目前为止手术仍是最有效根治肠癌的手段,其他手段达到根治目标的比例比较小,所以手术仍然是第一考虑。80多岁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如果心肺功能比较好,一般状况也比较好,还是可以考虑手术,当然前提是是否适合手术。目前由于疫情,手术暂时无法顺利进行,所以建议先全身治疗,如化疗联合靶向药物,因为患者RAS和BRAF基因野生型,如果是潜在可切除,西妥昔单抗优先考虑,因为病灶缩小的机会高于贝伐单抗,为手术切除创造条件。如果患者没有任何手术机会,这时一般会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或者再联合贝伐单抗,这种治疗比较适合没有任何手术机会的患者,此时患者应没有出血,心血管疾病应在良好控制下,另外这位患者80多岁,化疗要减量,避免出现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减少疫情下频繁就医的可能。患者体质状况比较好,可以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如果患者体质比较差,可以单药卡培他滨联合靶向药物。由于病例描述中没有更多信息,如果还需要更详细的方案,可将具体情况上传,然后制定更适合的治疗策略。
李进教授:谢谢刚才提交病例的12位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希望我刚才的解答能够对你们有帮助,也希望这些解答能够对其他观看直播的患者和家属有帮助。再次提请大家注意,有发热一定去发热门诊,肿瘤急症患者一定要去医院就医,治疗前应与主诊医生沟通。祝所有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