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方案疫情期间如何调整?

2020年02月21日
作者:张雯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

纵观人类发展史,与病毒之战从未停息。人类与病毒相生相依,又相克相杀。而今,新冠病毒正毫不留情地肆虐着中国大地,这种全方位的袭击,既关乎病毒,又关乎人性,必将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浓厚一笔,成为国家的、全民的铭心刻骨的记忆。这组科普文章,则针对患者担忧的共性问题而写,唯愿能雪中送炭,以解其忧。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称“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安排,抗疫防疫成为这段时间的“主旋律”。一方面,由于医院不能正常接诊,导致正在接受的治疗不能如期进行;另一方面,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而化疗可能引起相关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等骨髓抑制,消化道肿瘤患者因疾病本身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这些可能雪上加霜,导致免疫力进一步降低,使化疗患者成为“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此外,医院属于人群相对聚集的区域,人群流动较大,又是病毒传播的高危场所。

因此,对于需要化疗或正在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疫情期间又要注意些什么,化疗方案又该如何调整呢?总体来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治疗的阶段、治疗的效果等因素适当调整治疗策略。病情稳定、肿瘤负荷较小的患者,可以适当推迟化疗或者改为口服化疗、靶向药物维持,也可适当延长治疗周期;对于既往骨髓抑制较重的患者,要适当调整药物剂量,确保不出现严重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而对于免疫治疗,由于存在潜在的肺毒性、发热等不良反应,则建议暂缓或延长治疗间隔;疫情期间,尽量减需使用大剂量激素预处理的方案,以减轻对免疫功能的抑制;

具体举例来说,如结直肠癌患者常用药物卡陪他滨,胃癌患者常用药物替吉奥,此两药均为氟尿嘧啶口服类衍生药物,不但是联合方案中最常用的药物,而且单药治疗也有一定疗效。可以居家口服,十分方便,不良反应相较联合治疗轻微,更易耐受。除结直肠癌和胃癌患者以外,此两药也常会用于胰腺癌、胆管细胞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患者在病情比较稳定的前提下,可选用此两药的单药治疗,控制病情的同时,兼顾了方便性和耐受性。

另外还有一些消化道恶性肿瘤或者肿瘤的特定治疗阶段,如肝细胞肝癌、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间质瘤等常以口服靶向药物治疗为主,结直肠癌、胃癌化疗已经失败的患者也有对应的口服靶向治疗药物,在新冠病毒肺炎期间,也可尽量选择靶向药物,如索拉菲尼、伦伐替尼、瑞格菲尼、伊马替尼、舒尼替尼、阿帕替尼等,均可居家口服,但是要特别关注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这些药物常可引起血压升高、手足皮肤反应、口腔溃疡等。服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血压,如果血压升高,应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手足皮肤反应可通过减少手掌摩擦、穿棉袜软底鞋对症处理缓解,严重者应暂停药物;口腔溃疡可局部使用漱口液治疗,并均衡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

最后,还要提醒各位患者,虽然上述情况可以成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过渡治疗方案,但是还是应该根据自身的病情咨询相关专业的肿瘤专家给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措施,治疗期间一旦出现病情反复,或者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梗阻等急腹症情况,应就近急诊就医治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