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疫情之下】淋巴瘤名医谈:疫情无情人有情,医患同手,共克时艰

2020年02月1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肺炎阻击战已持续数日,全国范围内都在积极响应疫情防护政策。淋巴瘤患者如何平衡就医感染风险与延期就医疾病进展风险成为一大议题。同时,如何完善淋巴瘤患者防护、开展诊疗成为基层医院需要直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肿瘤资讯】特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彩霞教授主持线上访谈,同时邀请江苏省人民医院范磊教授、安徽省肿瘤医院丁凯阳教授、南京市鼓楼医院许景艳教授上线参与讨论,详情如下。

               
李彩霞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
血液国际特需病区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淋系肿瘤学组委员。
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委员

               
范磊
主任医师、副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科室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青年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委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分会青委副主委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和康奈尔大学附属纽约长老会医院博士后
研究方向为淋巴肿瘤的精确诊疗

               
丁凯阳
主任医师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安徽省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
安徽省立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
淋巴瘤/骨髓瘤亚专科主任      
安徽省血液学分会常委
安徽省血液学分会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安徽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学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CSCO抗淋巴瘤联盟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专长:淋巴瘤/骨髓瘤诊治,白血病及出凝血疾病诊治

               
许景艳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附属南京鼓楼医院血液科淋巴瘤亚专科负责人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分会淋巴瘤骨髓瘤学组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学组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美国血液学会会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白血病/MDS专业学组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医学鉴定常任专家
具有30年的血液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

疫情期间,淋巴瘤患者如何做好日常防护?

范磊教授:目前全国新冠病毒疫情形势严峻,疫情期间血液病包括淋巴瘤患者如何做好日常防护?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新冠病毒不仅可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粪口传播、气溶胶传播,人员密集或通风较差的场所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较大,所以建议患者如非必要外出,尽量居家隔离,避免去人员密集或密闭空间,减少亲友探视,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率。第二,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包括健康均衡的饮食、规律睡眠、戒烟戒酒,尤其是尽量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因为充足的睡眠除可满足人体正常生理需要外,也可增强免疫力。第三,建议患者可适当使用预防性药物,降低感染风险。虽然目前无特效药物可完全阻断新冠病毒感染,但临床上建议有条件患者可使用胸腺肽增强免疫力,或服用奥司他韦、阿比朵尔等抗病毒药物预防感染。第四,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为减少患者来院,建议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更改为口服治疗方案。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可考虑口服伊布替尼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考虑口服来那度胺、伊沙佐米和地塞米松治疗。另外,部分非必须紧急治疗的患者建议推迟治疗,如滤泡淋巴瘤等惰性淋巴瘤患者若疾病稳定处于维持治疗阶段,维持治疗可适当延迟。当然,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患者,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患者,还需尽量做到规范治疗。对于部分常规随访复查的患者是否需按时来院,个人建议若病情稳定、无复发迹象,在此特殊时期可适当延期两周至一个月再复诊。若患者居家期间出现轻微症状,建议尽量通过网络、电话等非直接接触与主治医生沟通;若患者出现较重症状,如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体表肿块明显增大等,建议先通过非接触方式与主治医生沟通,然后再来院面诊。

患者如何能够获知医院门诊/住院信息,以及药物治疗是否可以开展的信息

许景艳教授: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严峻,为了公众健康及生命安全,有效控制疫情,避免交叉感染,建议患者可通过互联网医院等平台,以图文问诊或电话问诊的方式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对于外地急需治疗的患者,建议就近治疗。若对当地医生的治疗存疑,可与原主治医生电话沟通,确保治疗规范。目前医院开药及化验仍常规开展,需来院检查的患者可至血液科普通门诊进行诊治。对于病情危重患者,建议至当地医院或我院急诊就诊。在此特殊时期,患者朋友需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与主治医生加强沟通,医患共同努力,定会克服困难!

丁凯阳教授:目前安徽疫情及医院诊疗情况与江苏相似,现每天保留一个门诊以备不时之需。现收治入院的大多为危重症患者,病情稳定的患者建议延迟治疗,加强利用网络平台给患者及家属提供治疗及护理指导。

疫情期间,基层医院如何做好防控工作?

丁凯阳教授:目前网络发达,维持治疗患者可通过网络诊疗方式得到满意治疗,需进行检查的患者可网络咨询后至当地医院检查,轻症患者建议就近治疗,现多数医院可开展标准治疗。对于有合并症的复杂患者,大医院可为当地医生提供治疗建议,进而更好地救治患者。对于初诊患者、高度侵袭性淋巴瘤患者,我们建议患者在中心医院进行病情评估,而后在基层医院进行治疗。

范磊教授:疫情管控期间,部分患者无法至中心医院进行诊治,需至基层医院就近诊治。在此期间,我们需通过网络或电话方式,与基层医院医生对患者病情、治疗方案、治疗剂量进行详细全面沟通。总体原则是若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治疗方案相对简单,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建议就近治疗,此措施对患者疗效影响较小,同时便于患者及时救治;若患者病情相对复杂,如复发难治性患者,或存在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在基层医院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可转至中心医院进行治疗,也可继续在基层医院治疗,但必须与我们保持积极有效的沟通。 

如何区分新冠肺炎引起的发热与其他感染性发热?

丁凯阳教授: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机会感染风险较大。若患者在居家或治疗过程中发生感染,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需尽快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目前主要依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最新诊疗规范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要点: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是否减少,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是否正常,以及最关键的肺部CT检查,新冠肺炎相对于其他肺炎有其特征性的表现,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某些治疗淋巴瘤的药物,如吉西他滨、博来霉素等可引起肺间质性病变,需与新冠肺炎进行鉴别。鉴别过程中,除了核酸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流行病学筛查尤其重要,若患者不明确疫区人员接触史,需重视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目前肺部CT已成为患者入院前筛查项目。

疫情期间,您最想对淋巴瘤患者说的话

范磊教授:疫情期间,希望广大淋巴瘤患者注重自身防护,在不影响疾病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交叉感染,采取非接触诊疗方式,共克时艰。

许景艳教授:我相信在全国医务工作者大力支持湖北抗疫的情况下,曙光将至,曙光必至。希望医患共同努力,尽量居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加强与主治医生、基层医生沟通,我们是你们抗击淋巴瘤的强力后盾。

丁凯阳教授:在此特殊时期,医患都要做好自我防护,医生只有在保证自身健康的前提下才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李彩霞教授:三位教授就疫情之下淋巴瘤患者的防护及诊疗介绍得非常全面。综合各位教授所说,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建议稳定期患者延迟治疗或应用口服方案治疗,高度侵袭性患者建议就近治疗。其次,尽量线上诊疗,基层就诊患者加强与主治医生沟通。最后,当前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医护均需严格防护,医护人员不仅要保障淋巴瘤患者得到有效诊治,还要做好自身防护保证患者免受感染。

因此,医患之间需要有充分的沟通,相互理解、信任与配合,战役必胜。疫情无情人有情,冬去春会来,我们共度时艰,迎接春暖花开。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Tina


评论
2020年02月20日
赵建国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共克时艰
2020年02月19日
颜昕
漳州市医院 | 乳腺外科
谈淋巴瘤
2020年02月17日
颜昕
漳州市医院 | 大肠外科
人间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