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重要】当肿瘤免疫治疗患者遇上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防护?

2020年02月03日
来源:肿瘤资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凶猛,在响应国家号召“宅起来,少外出”的同时,不少肿瘤患者心中忧虑渐起:出门可能感染,可不出门可能延误治疗或者影响病情。之前【肿瘤资讯】发布了文章,对节后肿瘤患者就医的注意事项做了解读。那么在肿瘤免疫治疗的时代,接受肿瘤免疫治疗的患者面对疫情有哪些风险,又该如何进行有效防护呢?免疫治疗引起的发热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热又有什么不同呢?

1.肿瘤患者为何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高危人群

  • 肿瘤的发生与T细胞的耗竭、失能与衰老有关,因此肿瘤患者多数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抵抗感染能力下降;

  • 放疗或化疗,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可进一步造成损伤,而肿瘤免疫治疗可一定程度上恢复其免疫功能,但其潜在的并发症(II型糖尿病、免疫间质性肺炎或免疫性肝炎等)及治疗期间的类固醇激素处理,也可能加重感染风险;

  • 肿瘤患者往往存在各种营养不良,同时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

  • 一项《柳叶刀》的研究也提示,感染确诊病例中2%伴有肿瘤基础疾病。

图片1.png

图1:武汉地区2019-nCoV感染者合并疾病情况

综合以上因素,肿瘤患者原则上尽可能少去或不去医院。特殊情况如肿瘤患者近期去过湖北或途径湖北、密切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以及有疑似症状(发热、咳嗽、胸痛、乏力等)应视病情程度(肿瘤患者可因多种原因引起发热,情况较复杂)及时到发热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如实告知医师近两周的活动史以便确认发热原因,必要时通知肿瘤科的主诊医生。

2. 肿瘤患者的日常防护

按照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日常预防主要原则概括为“宅”“戴”“洗”三字原则,具体如图。图片2.png

图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日常预防

图片3.png

图3:正确佩戴口罩建议

图片4.png

图4:正确洗手指导原则

另外,肿瘤患者也需保证良好的营养状况,每天摄入的蛋白类食物,可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如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改善自身免疫力,不仅可以增强抗肿瘤治疗效果,也可以起到有效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作用。

3. 肿瘤患者的心理防护

  • 关注可靠信息,不盲目恐惧:减少对疫情信息的过度关注,减少不科学信息对自己的误导。

  • 维持规律作息,追求内心充实:自己掌控生活的节奏,安排好生活内容,做一些让自己愉悦的事情,追求内心的充实。

  • 科学调适心理,摆脱负性情绪:多与家人朋友交流,舒缓不良情绪。如负性情绪持续时间过长,建议积极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帮助。

4. 肿瘤患者必须就医时的防护

  • 就医途中或在医院内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随时保持手部卫生,准备便携含酒精成分免洗洗手液。路上与医院期间,人与人距离尽量间隔1米以上。

  • 医院就诊期间,主动接受体温检测,并告知就诊人员。建议只做必须的医疗检查和医疗操作。对于接受肿瘤免疫治疗的患者,建议与医生沟通治疗计划方案,主诊医生同意下可适当调整治疗间期,同时也注意避免间隔时间过长,影响治疗效果。

  • 医院就诊时,尽量减少陪同人员,如有发热等疑似症状出现时,请勿作为陪同人员或探视者来院。

  • 接触医院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物品后,尽量使用手部消毒液。未消毒前请不要接触口,鼻,眼。就诊时建议尽量缩短医院停留时间,回家时应立即更换衣服,认真洗手,且衣物尽快清洗。

  • 住院患者,如疾病稳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在当地继续完成治疗,住院期间尽量固定陪护人员,避免交叉感染。所有进入病房人员,均需进行体温检测,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减少人员流动。

5.注意免疫相关性肺炎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区别

  • 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免疫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小于5%,3级以上的肺炎发生率0%~1.5%。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时间特征、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也有别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供临床医生甄别

  • 发病时间:免疫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时间相对较晚,中位发生时间在接受治疗后的2.8个月左右,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7天左右,部分患者14天左右。

  • 发病症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起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易合并呼吸短促、肌肉痛等,严重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症状。免疫相关性肺炎最常表现为呼吸困难(53%)、咳嗽(35%)和发热(12%),但是约1/3患者无任何症状,仅有影像学异常。

5.png

图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见症状

6.png

图6:免疫相关性肺炎常见症状 

表1:两种肺炎的影像学差异

表1.png需注意,目前并无特异性的病理诊断确定是否为免疫相关性肺炎,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法甄别,建议在观察病例的基础上,采集痰液、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核酸基因检测,排除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最后:【肿瘤资讯】祝愿每位肿瘤患者,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健康平安,顺利度过疫期!!

参考文献

1.Huang C, et al. Lancet. 2020 Jan 24. pii: S0140-6736(20)30183-5.

2.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guidance-prevent-spread-chinese.html

3. T细胞耗竭,失能和衰老状态及其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中华医学杂志,2019,99(7)

4. 危重及难治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反诊治建议及探索,中国肺癌杂志,2019,22(10)

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中国疾病预防防控中心编著

6. N Chen, et al. Lancet. 2020. January 29. pii: S0140-6736(20)30211-7.

7. 2019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手册. 周旺主编.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PD


致谢:感谢君实生物提供学术支持

微信图片_20200203154530.png

相关阅读
评论
2020年02月07日
高冬冬
忻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学习了
2020年02月04日
李国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低,是新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必须加强自我防护。
2020年02月04日
杨付珍
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 | 血液肿瘤科
超实用的,谢谢老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