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共话2020】中国肿瘤专科医院院长系列访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谭蔚泓院士专访

2020年01月2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院长百字文摘通用.jpg

1579665928(1).png


谭蔚泓院士:2019年是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发展历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2019年,浙江省肿瘤医院被划归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附属医院,同时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在医学领域里的第一个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实现研究所与医院一体化,院所合一!如今浙江省肿瘤医院挂上了3块重量级的新招牌——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临床医学院。

      在2019年,医院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卫健委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新一届医院领导班子坚定贯彻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提出并践行“两为一担当”办院理念,带领全院职工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党风廉政建设成绩斐然,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科研教学工作更是迈上新台阶,文化内涵建设正不断根植,精细化管理成效显著,院容院貌焕然一新,医院职工获得感大大增强,医院综合实力实现崭新跨越,翻开了医院美丽和璀璨的新篇章。


科研项目再创新高,成为年度进步最快医院之一 

     自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狠抓学科和科研建设工作,加大科研投入,通过内培外引等多种举措,大力开展科教振兴计划,提升全院科研和教学水平,使得医院的科研产出有了质的提升,特别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有了显著的提升,国家级课题也呈现数量和质量双上升的良好局面。

     在2019年复旦版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上,医院排名上升16位,入围百强,总排名第85位,成为该榜单2018年度进步最快医院之一;与此同时,连续9年登上“肿瘤专科声誉排行榜”,排名第7。更值得一提的是,国科大附属肿瘤医院在“科研学术排行榜”上的排名大幅上升,排名第70,足足进步了31位,其中科研产出上SCI论文得分300.6(124篇),科研投入得分24,与上一年度相比,分别都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2017年SCI论文得分190.01,科研投入得分18.5)。 

   

积极践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牵头建设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

     2019年9月19日,浙江省省长袁家军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共有“1+1+6”个项目落户浙江,同时支持浙江省发展重点专科。而国科大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则承担着牵头建设8个中心项目之一即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重任

     按照省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三位一体”建设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临床医学院的要求,结合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医院将抓住战略发展的重大机遇,着力增强各项目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站在时代高位搞好顶层设计,站在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全民健康高度做好融合文章,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创新项目,勇攀医学高峰,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出贡献。

     作为首批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牵头单位,医院将严格按照《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要求,高标准落实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案和目标管理任务书,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发挥肿瘤区域示范作用,高标准推动,打好生命健康“登峰战”。牢固树立大健康的观念,立足华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显著提升区域疑难危重病诊治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影响力。


科教融合,引领人才发展,打造三大平台

     2019年5月8日,浙江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订了医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浙江省卫生健康发展迎来了新的里程碑。根据协议,双方将以浙江省肿瘤医院为依托,共同开展生命科学前沿研究和重大科技创新,聚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肿瘤公共研究平台、临床实践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而我本人也非常荣幸能够成为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及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接力医院院长一职,能为医院未来的发展尽职尽力,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目前医院正处于转型发展期,对于医院未来的规范发展路线和创新方向也非常清晰和明确,医院不仅要打造肿瘤基础研究领域的前沿阵地,更会努力探索各类成果及产业落地。当前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启动与高校科教融合举措,同天津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签订全面合作协议。积极引进高端人才,签署2名院士至肿瘤医院成立生物治疗中心,与3名院士谈妥进行人工智能中心建设、重离子中心建设和药物化学中心建设,外引内培,广纳四海英才,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

1579665944(1).png


谭蔚泓院士:医院目前已经迎来了历史性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将和全国知名的科学家一起共同开展生命科学前沿研究和重大科技创新,聚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肿瘤公共研究平台、临床实践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努力激活医院的创新潜能,增强医院的科教研水平,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为浙江打造国际一流的名医、名科、名院和肿瘤及相关学科“高峰”,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更大作用。

     在2020年,我们将组建约20个研究团队,与临床医生紧密结合,积极推动肿瘤医学研究所与医院一体化建设进程。

    在2020年,规划完成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第一期工程3.5万平方米硬件装修,并派驻人员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启动第二期工程,建设约16万平方米的大楼,以期为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提供将近20万平方米的物理空间。为研究所打造相关平台,如建设生物样本品台、大数据中心与重离子研发平台等,充分利用基础研究的高端成果为患者产生真正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手段,造福广大患者。

    2020年,我们将众志成城,砥砺奋进,共创辉煌。

1579503563(1).png


谭蔚泓院士:防癌抗癌,我们一起努力!早诊早治疗,癌症并不可怕!今年的春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在这样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带来了不一样的气氛。目前,新型肺炎疫情已经引起了所有人的重视,全国多个省市已经启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级响应,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考验。而疫情的防控工作离不开每一位医护工作者们的努力,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全体干部职工,向全国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致敬!并且祝各位肿瘤医生同道、各位肿瘤患者和家属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众志成城,你我同在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形式愈发严峻!鉴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的需要,呼吁大家:春节期间减少外出,尽量云聚会、电子拜年,减少病毒传染机会,阖家过个安全年!

对战斗在临床一线的医护同行们,对众多能够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逆向而行的医护斗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祈愿他们在抵御病毒、救死扶伤的同时,保护好自己;早日战胜病毒,健康凯旋!患者们要坚定信心、相信医生,抓住一切可能战胜病魔!

目前武汉疫情需要广大读者朋友的关心与支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省中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等众多医疗机构发出公告,急需医疗物资的支持,尤其是防护物资,如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防护帽、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手术衣、防护眼镜/眼罩/护目镜、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等。在这里,各位院长与【肿瘤资讯】也呼吁有识之士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注肿瘤资讯“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内回复【冠状病毒】,免费下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

原文下载链接:

https://www.who.int/internal-publications-detail/home-care-for-patients-with-suspected-novel-coronavirus-(nCoV)-in

重要提醒:腾讯紧急上线【发热门诊地图】且保持持续更新,方便怀疑自己染病或需要做相关检查的市民,准确找到定点收治医院及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长按下图识别小程序,获得发热门诊地图。



【点击图片】了解WHO最新新型冠状病毒居家指南!


【必看】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家卫健委对新型冠状病毒出台的指南和建议

责任编辑:Ella
排版编辑:晓栋/Erica


版权声明


评论
2020年01月28日
董益忠
常州市肿瘤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2020年01月28日
郭飞
丰城矿务局总医院 | 外科
这个必须有担当。学习了
2020年01月28日
汤继英
十堰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