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李琳教授畅谈肺癌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2019年12月1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9年12月7日,2019年肺癌多学科治疗高峰论坛暨全军第十一届肺癌规范化诊断治疗学习班在北京成功召开。此次会议云集了三十余位国内外肺癌领域著名专家莅临,共同分享和盘点近年来肺癌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与会期间,【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北京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琳教授,畅谈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小细胞肺癌(SCLC)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李琳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北京肿瘤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肿瘤学会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内科学组组长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肺癌分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肺癌分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肺癌控制与预防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JCO中文版肺癌专刊编委,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杂志编委,Aging Medicine杂志编委

NSCLC领域有进展也有挑战

李琳教授:近年来,晚期NSCLC的治疗日新月异,取得了诸多新的进展。回顾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晚期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OS)一般为8~10个月,治疗主要以传统化疗为主。而今天,我们已经开始谈论晚期NSCLC患者的长期生存和5年OS率。在治疗手段上,可供选择的方案也明显增多,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化疗等。对于初诊、初治的晚期NSCLC患者,在明确病理诊断的同时,需要进行分子检测,评估其是否合并驱动基因突变。在治疗选择上,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患者可以接受靶向治疗,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除了采用传统的化疗,还可以更多地考虑免疫治疗。总体而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出现,让NSCLC有望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来治疗,这是NSCLC最大的治疗进展。

当然,NSCLC领域有进展也有挑战和局限。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大部分患者目前找不到针对性的靶向药物。此外,对于罕见突变的靶点,是否应该在患者初诊时就进行检测?这就给检测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精准检测是精准治疗的前提。第二,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免疫治疗还不够精准。大家非常关注的是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即哪些患者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一些初步的研究探索发现,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MSI)等都和免疫治疗的疗效相关,但又不够完美,因此我们仍在不断寻找更精准的标志物。第三,无论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都会面临耐药的问题,患者耐药以后怎么办?这些都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今后努力探索的方向。

SCLC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李琳教授:虽然相比于NSCLC,SCLC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会经常遇到SCLC患者。SCLC的特点是,一旦确诊,患者往往处于晚期,疾病进展非常迅速。SCLC对化疗高度敏感,有效率可达70%以上,长期以来,化疗是SCLC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但是大多数患者在完成初始治疗后数月内便会复发,近20多年来SCLC的治疗毫无突破。我们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SCLC一线治疗后一旦进展,后线没有太多好的治疗选择。有人说,SCLC的治疗长期面临药荒,可供选择的药物有限。近年来,SCLC领域也取得很多新的研究进展,最大的突破便是免疫治疗。虽然SCLC的治疗不如NSCLC那样取得非常大的获益,但免疫治疗在SCLC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有可喜的数据公布。免疫治疗在SCLC的后线治疗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基于CheckMate 032、KEYNOTE-158和KEYNOTE-28研究,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相继在2018年和2019年,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并改写指南,作为SCLC三线治疗的新选择。除此之外,免疫治疗从后线推进至一线治疗的探索过程中,在2018年和2019年我们分别看到了Atezolizumab和Durvalumab联合化疗的一线治疗数据,患者的OS显著延长,明显优于长期占据SCLC治疗统治地位的化疗。因此2019年3月,Atezolizumab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广泛期(ES)SCLC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并改写指南。此外,Durvalumab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S-SCLC的试验数据也进一步验证了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疗效。

当然,SCLC的免疫治疗进展仍然不如NSCLC显著,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探索。在SCLC的后线治疗上,免疫治疗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仅为10%~20%;相比化疗,一线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使患者的OS也只延长了2个月,如何进一步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如何筛选获益患者,值得探索。在SCLC的免疫治疗单药治疗上,PD-L1表达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但其用于预测一线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时,相关性并不是很强。未来,我们还应该进行更多的联合方案的探索,例如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或者安罗替尼之类的小分子多靶点TKI药物。总体而言,SCLC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评论
2019年12月18日
李原
大同大学附属医院 | 肿瘤科
长知识!
2019年12月18日
周晓灿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药店 | 肿瘤科
学习
2019年12月17日
无果花
河南省肿瘤医院 | 放疗科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