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对今天的哪个参赛团队印象比较深刻
葛睿:从今天参赛的三支队伍来说,其实他们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首先我觉得三个团队准备的都非常的充分,无论从病理的准备,还是对于很多问题的回答,以及包括很多研究的背景,一些指南共识都理解的非常透彻。在三支队伍里面选一支,可能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队,尤其是他们外科的一些问题的解读方面给我留下蛮深刻的印象。对于这样的一些外科问题,目前是热点也是焦点,他们的解答,还是给到我们非常多的亮眼的答案。
乳腺癌的MDT的建设对乳腺外科来说有哪些帮助?
葛睿:MDT这几年是在各大中心非常广泛地开展了。那么对于乳腺外科来说,更大的一些帮助是在,涉及了多学科的,平常在外科领域里面可能自己的关注度不够的问题探讨,或者多学科互补。那么对于乳腺外科来说,和影像,病理,以及后续的放疗,肿瘤内科的这些团队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MDT能够让这些学科针对一个个体的病例,发挥到最大化的作用,来优化患者的一个最佳的治疗。
多西他赛传统的三周方案对于乳腺癌外科辅助化疗有哪些获益
葛睿:对于多西他赛这样一个药物,我相信和其它的紫杉类的药物都有非常多的一些共性,当然也有一些特性。那么对于目前来说,因为各家医院的情况不同,部分中心化疗可能会设置日间病房。那么现在患者的整体的住院时间和周转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三周方案如果辅以一些预防性的长效的生白药物的前提下,可以让患者尽量可以减少住院的时间以及频繁的往返医院的次数。如此看来,我觉得三周方对比单周方案来说,在临床操作上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今天团队的展示有哪些外科问题值得探讨。
葛睿:今天的三个病例,其实都非常好,这里面涵盖了非常多的外科问题。那我个人感觉,更多的一些热点仍然在于,对于一些腋窝的处理,包括前哨淋巴结的处理,包括保乳的处理,这些话题仍然存在非常多的争议。对于一些PCR的判断,以及包括对于前哨淋巴结和新辅助之间的一些关系,到底是先做还是后做,那我觉得仍然是我们目前缺乏一些前瞻性的循证医学的依据。今天的三个病例也是非常好的诠释了这些目前存在争议的话题,通过选手们的解答以及包括评委和选手之间的一些互动,把一些问题做了非常好的梳理,当然有很多的问题期待我们后期进一步的探讨。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普外科甲乳专业组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秘书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患教专委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BCS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促会乳腺癌专委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乳甲专委会青年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中医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卫生发展基金会首批优青培养计划专业班班长
乳腺癌MDT的讨论对晚期乳腺癌的病人有什么获益?
宋国红 :乳腺癌MDT是现在很推崇的多学科的一个协作方式。那么对于晚期乳腺癌我觉得它的优势在两方面吧,一方面对于诊断。对于晚期乳腺癌首先我们建议,对于转移灶进行再次活检,这个时候病理科的介入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看转移灶的病理和原发灶的病理是否有所区别。那如果有所区别,对病人可以增加治疗,好比说变成Her2阳性的,我们可以增加靶向治疗,如果受体变阳性,这是增加内分泌治疗的指征,这是诊断。
还有对于治疗方面,晚期乳腺癌,对于内科,其实我们知道都是几乎不可治愈的,而且绝大部分是我们内科治疗是在起着重要的地位。但这个时候并不能忽略其它的医生,比如这个病人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骨转移,说脊柱或者股骨这种承重骨,已经快骨折了,或者出现脊髓压迫,这个时候就需要骨科手术的介入,或者放疗科的介入。比如这个病人有脑转移了,症状很严重,脑放疗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一个乳腺癌晚期病人,多学科合作在什么阶段执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于一个孤立的转移灶,通过内科治疗以后,得到了控制,那这个孤立病灶是否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呢,是否可以考虑局部的放疗,这些都是一个多学科配合的结果。所以对于晚期病人,我们内科大夫不能拘泥于内科,一定要考虑更多学科的合作,给病人一个合理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乳腺癌MDT的建设对乳腺内科医生有哪些帮助?
宋国红:乳腺癌MDT的建设我觉得对于乳腺癌内科大夫,肯定是一个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的一个过程,因为内科大夫有可能接触更多,比如术后辅助治疗,或者说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内科医生对于其它学科有可能并不是那么在行或者专长,这个时候多学科的交流让我们知道病理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需要放疗,什么时候需要手术,这个时候通过多学科的学习和交流,让我们的病人得到一个更全面更综合更合适的治疗,让我们的内科大夫不光用内科的武器,用多学科的武器让我们的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生存越来越长。这样内科大夫也会从中获益的。
晚期乳腺癌的患者,多西他赛三周方案有哪些应用?
宋国红:对于晚期乳腺癌当中其实紫杉类的治疗地位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蒽环、紫杉,在乳腺癌治疗当中是基石的作用。当然大部分病人在辅助治疗当中,蒽环类就应用过了。对于蒽环类应用过的患者,紫杉类在晚期乳腺癌当中肯定是首选了。如果这个病人在早期辅助治疗当中就用过紫杉类,如果既往在新辅助或者辅助治疗效果比较好,那么紫杉类停药已经一年以上,这个时候对于晚期乳腺癌,我们仍然可以采取紫杉类药物的再次应用,像多西他赛可以每三周用一次,相对还是比较方便,效果也是很好,而且病人耐受性也很好。对于晚期乳腺癌不单是单药多西他赛的应用,比如联合治疗,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联合吉西他滨,包括对于三阴型乳腺癌,多西联合铂类都是比较好的联合方案,还有Her2阳性的乳腺癌,多西联合双靶,都获得了非常好的结果。所以我觉得多西他赛在晚期乳腺癌当中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科副主任
大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留学人员基金
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疾病研究中心常务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乳腺疾病分会常委,副秘书长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乳腺癌精准防治全国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中西医乳腺癌防治全国专家委员会 常务委员
乳腺癌的MDT的讨论对晚期的乳腺癌病人有什么获益?
史艳侠:MDT目前已经成为我们肿瘤治疗的一个标准治疗模式。那对于晚期的患者MDT是不是还有意义,其实这个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首先对于晚期的乳腺癌患者来说的话,MDT讨论能够给患者提供一个最佳的治疗的模式和最优的一个治疗的组合。那么在已经有文献报道,能够有机会接受MDT治疗的患者,他的生存是优于没有接受MDT治疗的,提示MDT治疗在晚期乳腺癌治疗当中的意义。
那第二个在MDT的这种讨论之下的选择,对于一些需要比如说放疗或者是手术来改善患者的一个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选择。
MDT的治疗模式也可以为一部分患者减轻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MDT团队还包含了一些支持治疗以及心理支持,多学科的照护,也能够给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能够使病人的这种主观的感觉,那么在特别是在中末期或者说是比较差的这种阶段的患者,提供一个更好的全方位支持。
MDT的建设对于乳腺内科的医生有哪些帮助?
史艳侠:MDT不仅仅对患者有帮助,其实对我们内科医生,肿瘤内科医生也是有非常大的一个帮助。首先帮助我们解决患者治疗的难题,当我们在化疗或者内分泌治疗遇到瓶颈的时候,特别疗效特别好的一部分病人,希望能够追求一个更好的缓解症状,延长无进展生存,延长生存,这部分潜在可根治的患者,MDT无疑是一个最恰当的选择。第二,通过MDT可以增加我们团队成员之间的学术交流,能够使得我们自己每个人的专业知识都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能够使得我们的专业的视角得到扩展。第三,我们通过MDT的讨论,也可以帮助我们入组一些临床实验的患者,同时在这种相互之间的交流当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形成一些新的临床研究,或者是一个临床实践的这种新的方向,我觉得这个也是对我们学科的发展和我们自己本身的专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当然通过这种MDT讨论,有时不仅限于本院的MDT讨论,也能够跟我们同行的之间建立一个很好的这种学术的关系,相互交往的关系,使得我们的整个的学术生涯,变得更有趣。这也是很重要的。
晚期乳腺癌的患者从多西他赛三周方案有哪些应用?
史艳侠:多西他赛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老药了,他已经在我们乳腺癌当中已经应用了20年之久。那这个药物,因为它卓越的疗效,使得到今天为止它依然是一个标准治疗的药物。那么以多西他赛为代表的紫杉类的药物在早期乳腺癌当中现在目前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蒽环经常在很多场合被讨论说是不是可以被抛弃,但是紫杉类的药物好像没有人在讨论说是不是可以抛弃,那么说明它的疗效和它的毒副反应,安全性是非常好的。在晚期乳腺癌当中,紫杉类药物依然是我们一线的标准治疗选择。无论是在Her2阴性的患者,还是Her2阳性的患者,与靶向治疗的联合当中,多西他赛的三周方案都是一线的标准选择。那么在一些高肿瘤负荷的患者的话,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它的联合方案都被证明在一线的有限的能够延长生存的方案,所以目前也是我们的在NCCN指南以及我们中国的CSCO指南中都是一个优选的推荐方案。
对于一些曾经接受多西他赛取得良好疗效的患者的话,其实在后线的治疗当中,也可以再次使用多西他赛,我们叫re-challenge。这些其实我们在临床实践当中,使用多线,再次使用,包括辅助之后的晚期一线的再使用,和晚期后线再使用的病人都是不在少,我觉得可以简单总结一句话,在晚期的一线以及后线的治疗,多西他赛的Re-challenge都是一个合理选择。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少见病及原发灶不明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青委会常务副主委 n中国临床肿瘤肿瘤协会(CSCO)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内科分会秘书长兼青委会主委 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乳腺癌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乳腺癌分会副主任委员 Scientific Report 等SCI杂志编委
病理科专家对MDT团队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您觉得培养专门对口乳腺癌方向的病理科医生是否有意义呢?
曾老师: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一直以来我们对肿瘤病人的治疗,大家都是关注临床怎么用药,对于前期的诊断的话,还未像现在这样关注。由于精准治疗的发展,肿瘤治疗除了传统的化疗、放疗以外,还有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用药治疗的依据很多都是在病理报告里面体现出来的。以前病理报告都是基于传统的组织学的报告,现在随着治疗的要求提高,我们就要关注到更多,肿瘤细胞的分子基因,它的靶向标志物有没有表达,如果表达的话,那我们就可以用相应的靶向药。还有免疫治疗,有没有免疫靶点的出现。这就导致我们还是用以前的方法来处理的话,可能就达不到我们临床的需求了。
不同的肿瘤,实际上它的生物学行为还有它的肿瘤的标志物的表达等有比较大的差异。病理报告关注的点也是有差异的。那么所有的肿瘤都按常规的那种报告的要素来发的话,实际上是达不到我们现在的精准治疗方案制定的要求。那这样就催生了病理科要按不同的肿瘤进行一个有相对亚专科化的发展。比如乳腺癌2011年有了分子分型,它基于的根据就是ER,PR,Her2,KI67四个标志物,这四个标志物如果检测不准,它可能就会导致我们后续的分子分型的不同,治疗方案就会不同。其他的肿瘤,也有它的要求,这样就给我们提出来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病理科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大病理科,特别是综合医院。我们一个病理科医生他要发的报告是可能有十多个系统,没有办法把某一个系统做得很深入。发出的病理报告可能就达不到临床对某一个肿瘤的要求,这些报告都会影响我们的临床后续的治疗。基于这样的原因,我觉得在乳腺癌精准诊疗的时代下,培养专门针对乳腺癌方向的病理科医生尤为重要。
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诊断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
中山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副主任医师,曾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病理解剖学师资进修班》学习。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病理诊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病理诊断经验,尤其擅长乳腺肿瘤及乳腺癌保乳手术和前哨淋巴结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妇产科及肝胆胰腺肿瘤病理诊断,在早期乳腺癌诊断特别是导管原位癌的早期诊断方面有独到的经验。2001年率先在国内开展“腔周边缘检测法”进行乳腺保乳手术术中冰冻病理检测,1998年率先在广东省内开展前哨淋巴结(SLNB)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
SACN.DOC.19.09.11336s
有效期至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