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防癌正当时”淋巴瘤线上答疑全纪录(含全部病例及专家解答)

2019年04月30日

1.png

良医汇「防癌正当时」活动不停歇,免费线上义诊火热进行中,五大专场等你来提问!


我们也会将当天讨论的病例及解答以图文的形式发布在这里。

淋巴瘤答疑专家简介

               
赵培起
主治医师、肿瘤学博士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
主要从事淋巴瘤的内科诊治及基础、临床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发表SCI文章10余篇
获2017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青年医师讲课大赛二等奖
2018年淋巴瘤青年医师病例演讲大赛北区冠军,全国冠军
2018年CSCO35位35岁以下最具潜力青年肿瘤医生

答疑全纪录

为保护患者隐私,所有的个人信息将做模糊处理。

所有解答仅供患者参考,具体病情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病例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已经完成了8个疗程的化疗,以利妥昔单抗(美罗华)+甲氨蝶蛉+阿糖胞苷/依托泊苷为主的7个疗程的化疗后疾病进展,后来又进行了局部放疗,现已完成。请问下一步巩固治疗方案如何?

1.png解答: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NSL)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很多,治疗前应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预后不良的因素,例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亚型分类、P53表达情况,是否存在双打击或双表达等。总体上,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以大剂量甲氨蝶呤(MTX)为主,该患者分别应用过大剂量甲氨蝶呤、利妥昔单抗、阿糖胞苷、来那度胺及替莫唑胺等药物,但在7疗程后疾病发生了进展。接下来,我认为可以考虑培美曲塞治疗,该药可通过血脑屏障,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有效率。此外,也可使用PD-1/PD-L1抑制剂和伊布替尼,其中伊布替尼对于原发中枢的DLBCL具有良好的疗效。

病例2

肾盂癌转移到淋巴和骨头,下一步如何治疗?

2.png解答:

该患者是1例晚期的肾盂癌,具体的病理分型为低分化的尿路上皮癌。治疗上,若该患者以前没有接受过化疗,则可以考虑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包括吉西他滨+铂类,或紫杉醇+铂类。若患者以前接受过化疗或不能耐受化疗的话,可以考虑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比如PD-1/PD-L1抑制剂、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和VEGF抑制剂等,当然这需要完善相关的基因检测。

病例3

淋巴瘤1~2级观察期间,需要做骨穿吗,能做吗?

解答:

该患者是1例1~2级的滤泡淋巴瘤,属于惰性淋巴瘤。早期的滤泡淋巴瘤是可以达到治愈的,需要积极治疗;而晚期的滤泡淋巴瘤需要评估是否有治疗指征,有指征则进行治疗,无治疗指征则进行观察。该患者是1~2级滤泡淋巴瘤,目前在观察期间,骨穿是其必须完善的检查之一,对于淋巴瘤的分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建议务必进行骨穿。

病例4

除了化疗还有其他方法让肿瘤缩小吗?

4.png

解答:

该患者提供的资料并不齐全。目前仅知道该患者为1例化疗后的淋巴瘤,出现了腋窝、肺门、内乳区、纵隔及腹腔腹膜的淋巴结肿大。根据其CT结果来看,目前疾病处于进展阶段,但是患者的具体病理亚型不明确,因此首先建议该患者对肿大淋巴结进行穿刺或活检,以明确病理。治疗上,若患者拒绝化疗的话,可根据淋巴瘤的亚型选择相应的靶向药或免疫治疗的药物,其毒副作用均较低,但是前提是完善病理和免疫表型。

病例5

滤泡淋巴瘤1~2级3期,2018年2月HCVP方案治疗CR,2018年9月复发,右手臂出现20~30cm肿块,现在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干扰素治疗CR了,下一步可以考虑干细胞移植吗?

5.png解答:

该患者是1例晚期的1~2级滤泡淋巴瘤,既往接受过治疗, 但7个月后便出现疾病进展了。后来应用L利妥昔单抗+干扰素达完全缓解(CR)是非常难得的,但该患者的进展速度快,属于难治性滤泡淋巴瘤。因此,对于该患者下一步治疗应考虑自体干细胞移植进行巩固,尽量避免疾病复发和降低复发率。

病例6

我是一个淋巴瘤患者,我想了解下大夫眼里的所谓的清淡饮食。清淡的饮食究竟指的啥?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比如化疗结束后,适当的饮酒会有什么的问题?菜里面可不可以放料酒?牛肉、羊肉、海鲜等发物能不能吃?在饮食方面究竟有哪些讲究?

解答:

这是患者经常提到的问题之一。在化疗期间,由于化疗可能导致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呕吐等,而应用止吐药会进一步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此时饮食油腻食物可能会导致消化功能更差,因此建议清淡饮食。当然,在化疗结束后,待不良反应减轻之后,我觉得适当进食油腻食物是可以的。但是,对于饮酒我不是很赞成,应尽量不喝或少喝。进食海鲜类食物,我个人认为是可以的。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培门冬酶等药物具有引起急性胰腺炎的不良反应,故对于应用此类药物化疗的患者,进食油腻食物可能增加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我建议在整个期间都保持清淡饮食。

病例7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一直胸腔有积液,快5个月了,双侧都有,上了一次化疗R-CHOP方案,效果不好,胸腔积液增多。现在服用伊布替尼1个月,现在少一点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办?

7.png解答:

该患者是1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具有胸腔积液,既往应用过R-CHOP方案治疗,现在应用伊布替尼。但是我觉得该患者的病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到底是淋巴浆细胞淋巴瘤,还是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应根据病理结果进行进一步会诊。胸水的具体病因应进行胸腔穿刺引流,查找癌细胞,以判断胸水是否与淋巴瘤相关。若胸水量少,无法引流的话,也需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来判断病因。治疗上,对于这种MYD88突变的患者,应用伊布替尼治疗的有效率还是非常高的,事实上该患者的疗效也不错,因此建议其继续应用。

病例8

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巨脾是不是肿瘤?反复呼吸道感染如何根治?感染消炎期间可不可吃伊鲁替尼?

8.png解答:

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巨脾是不是肿瘤,这个需要影像学的评估来进行判断,比如PET-CT、增强CT或肿物的穿刺病理等。至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问题,首先需要排除是否与伊布替尼的不良反应相关,因为伊布替尼也会导致感染,一般来说。如果感染较严重的话,需要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治疗。感染期间能不能吃伊布替尼,这个问题也要分析而定,需要指出的是,伊布替尼与某些抗感染药是禁忌合用的,比如CYP3A4抑制剂(如氟康唑),其可能干扰伊布替尼的代谢,如果应用这类CYP3A4抑制剂的话,应将伊布替尼减量,甚至停用。此外,该患者的肾功能异常,肌酐值很高,这需要进一步明确原因。

病例9

患者病理确认为小B细胞淋巴瘤(CD20+),已做过三期化疗,使用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联合化疗方案,三期结果都是病灶消除,前2次是5~6个月复发,这次经2次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后,病灶部位结疤。

请问上述检查,确诊是否有缺陷?

治疗方案是否妥当?

就目前这种壮况,下一步应该如何对待?

9.png解答:

该患者确诊为小B细胞淋巴瘤,经过多次治疗,却反复的复发。因此,我建议患者借阅以前的病理切片,去淋巴瘤专科的病理中心做进一步的会诊。此外,若患者再次复发,可以考虑取淋巴结活检或穿刺行病理检查,尽可能发现隐藏在病理切片中的“小秘密”,这些都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诊断。后续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淋巴瘤亚型来确定,并且预后也不尽相同。如果最终的病理结果仍为小B细胞淋巴瘤,下一步的药物选择还是较多的。

病例10

患者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1年,脖子、肋骨都出现大的淋巴结。是血液引起的吗?

解答:

该患者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具体的病理亚型没有说明,化疗1年后再次出现淋巴结肿大,建议对肿大淋巴结做一个切除活检,进一步明确病理,然后再谈下一步治疗。

病例11

非霍奇金淋巴瘤会遗传吗?

解答:

这个问题是患者经常问的,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并不能证实淋巴瘤具有遗传性。淋巴瘤的病因极为复杂,目前仍然缺乏确切的病因,诸如EB病毒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生活习惯(如熬夜、情绪波动)以及接触辐射等均可能与淋巴瘤的发病有关。在某些亚型的淋巴瘤中,同卵或孪生的兄弟姊妹可能存在患病的现象,但很难讲淋巴瘤具有遗传性。

病例12

淋巴瘤早期治愈率有多少?

解答:

淋巴瘤治愈率其实是一个范畴很广的问题,从总体上而言,目前西方国家的淋巴瘤5年生存率超过了70%,而我国实际上不超过50%。当然,国内不同地区的淋巴瘤治愈率也不尽相同,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的淋巴瘤治愈率通常会更高一些。此外,淋巴瘤治愈率与不同的亚型存在很大关联,例如,霍奇金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双打击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等亚型的预后则相对较差。所以很难笼统地说淋巴瘤早期治愈率有多少,而需要针对不同的亚型来考虑。

病例13

患者PET-CT检查后怀疑淋巴瘤,活检手术报告又排除淋巴瘤,怀疑肠癌,现在又怀疑是淋巴瘤。如何确诊?

解答:

病理结果是诊断淋巴瘤或其他恶性肿瘤的“金标准”,也就是说淋巴瘤的确诊需依赖病理。我觉得该患者应当进一步明确病理,我见过很多患者同时患有多种肿瘤,包括淋巴瘤、肾癌及前列腺癌。所以,对于肿瘤患者而言,诊断应尽量的多取病理。

病例14

淋巴上长瘤切除后会有什么影响吗?

解答:

就目前来讲,如果淋巴结上长肿瘤了,对其切除并没有特别大的影响。

病例15

非霍奇金淋巴瘤做什么检查能确诊?

解答:

从诊断而言,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检查,也需要病理来明确亚型分类。此外,对于患者的诊疗而言,除了病理检查,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还需要完善PET-CT来帮助明确疾病的分期,此外,骨髓穿刺、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也是必要的。

病例16

患者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后化疗放疗情况稳定,最近喉咙不舒服,检查到喉咙有息肉需要做手术,是否是复发?

解答:

这个问题跟前面问题较为类似,是否淋巴瘤复发仍然需要通过病理检查的结果来判断。建议将喉咙息肉切除做病理来明确是否淋巴瘤复发。

病例17

患者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现已住院2个月左右,PET-CT结果已感染中枢神经,现正进行化疗,但是效果不是很好,能否放疗?

解答:

这还是涉及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NSL)的治疗问题。实际上,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预后是比较差的,这是因为很多药物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能进入血脑屏障的药物是有限的,包括甲氨蝶呤(MTX)、阿糖胞苷、来那度胺、伊布替尼等。如果是局限性病灶,可以考虑放疗,但如果是广泛性病灶,放疗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当然,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明显,也可以通过放疗来缓解症状,但单纯放疗是不够的。

病例18

患者临床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ⅣB期,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化疗四期治疗情况非常好。第五期化疗后连续七天发烧,患者感觉浑身无力。下一步怎么办?

解答:

该患者是1例IVB期非霍奇金淋巴瘤,乙肝阳性,化疗4个周期的疗效非常好。目前发热了,那么发热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需明确其发热与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有无关联,因为利妥昔单抗其实可能引起间质性炎症,进而导致发热。如果排除利妥昔单抗相关的发热,则需要考虑是否存在感染。治疗应根据发热的原因进行选择。

病例19

患者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干细胞移植已经1个月了,移植后检查EB病毒为阴性,今日血液检查病毒又为阳性,戊型肝炎病毒阳性,这个原因是什么,会有影响吗?

解答:

EB病毒与某些亚型的淋巴瘤的发病是相关的,包括Burkitt 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等,对于这类淋巴瘤而言,EB病毒或者EBV-DNA表达水平与其预后存在相关性。所以,我们建议患者完善EB病毒的检查,并定期复查。当然,有些淋巴瘤与EB病毒也没有预后关联,也不需要特别紧张。

病例20

患者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化疗结束1个月后,头发长出来稀稀落落的,有些毛囊根本没有头发,与以前发量不可相比,是什么原因?

解答:

众所周知,淋巴瘤化疗会引起脱发,至于脱发什么时候能长出来则有个体差异,每个人再生发的速度都不一样,但一般来说,大部分患者在化疗后都能再生头发。

病例21

患者6年前曾患非霍奇金淋巴瘤并进行化疗。近日全身B超,除身上几处淋巴原有肿瘤变大外,查有“附见:腹腔积液”。想请教腹腔积液的可能原因,会否和肿瘤有关?下一步如何检查?

解答:

该患者6年前确诊为淋巴瘤,目前有肿大淋巴结和腹水,我建议患者进行肿大淋巴结的切除活检或者穿刺取病理。同样,如果腹水量很多的话,应当进行腹腔穿刺引流腹水,并且从引流出的腹水中寻找癌细胞,进一步明确腹水的病因。此外,增强CT或PET-CT也有助于帮助明确腹水是否与肿瘤有关。

病例22

右侧颈部小细胞恶性肿瘤。形态学符合非霍奇金淋巴瘤或淋巴细胞白血病改变。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伯基特淋巴瘤。下一步如何治疗?

解答:

该患者确诊为Burkett淋巴瘤,这种亚型的淋巴瘤恶性程度非常高。如果为年轻患者,预后还比较好,治疗上可应用强化的化疗,包括Hyper-CVAD方案等。通常,年轻Burkett淋巴瘤患者经过强化化疗后,可达到良好的预后,我们的经验是无需进一步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而对于年龄较大的Burkitt 淋巴瘤患者而言,我们建议进行强化化疗+移植巩固治疗。

病例23

患者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化疗2次,氟达拉滨化疗4次,后服用印度产来那度胺10mg 3次,病情稳定。最近住院复查血液,血红蛋白只有60g/L左右,下一步如何治疗?

解答:

该患者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经过了多次化疗,包括氟达拉滨、利妥昔单抗和来那度胺等。目前出现了贫血症状,血红蛋白只有60g/L左右。在贫血的病因方面,我们需要明确是否与化疗相关,因为以上化疗药物会引起较明显的骨髓抑制,进而可能导致贫血发生。此外,贫血也有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例如出血、缺铁等多种病因。

但是无论贫血为何种原因引起,患者的红蛋白仅60g/L左右,需要进行红细胞输注来缓解贫血症状,然后再根据病因来进行贫血治疗。

病例24

淋巴瘤患者化疗引起白细胞降低怎么办?有什么饮食建议吗?

解答:

包括淋巴瘤在内的多种肿瘤,接受化疗均可能引起骨髓抑制,进而导致白细胞降低,贫血和血小板降低等。那么,化疗引起白细胞降低如何处理呢?如果只是1度的降低,可以进行观察,暂时无需治疗,一般会慢慢恢复。但如果是2度或者3~4度的白细胞降低的话,患者的感染风险是非常高的,所以需要根据白细胞下降程度以及化疗后的时间,给予不同剂量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饮食方面,目前并没有一个特定的食物能刺激白细胞上升,因此建议均衡饮食。

病例25

我是一个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医生让我服用西达本胺治疗,可是这药的说明书是针对T细胞淋巴瘤的,请问有抑制肿瘤的作用吗?

解答:

西达本胺是一类HDAC抑制剂,目前获批的适应证是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但是我们的临床经验发现,西达本胺对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也有较好的疗效,当然现在还没有获批这个适应证。相关研究发现,西达本胺对于双表达淋巴瘤、大B细胞淋巴瘤有良好疗效,很多中心正在进行相应的临床研究。

病例26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移植后出现了轻度腹痛、大便不成形等症状,请问如何处理?

解答:

这例患者移植后出现了胃肠功能紊乱,首先建议患者进行胃肠功能的详细检查,包括CT、B超,甚至是肠镜,还有大便培养等,以明确病因。如果排除了淋巴瘤本身的原因,可以针对症状给予消化内科的处理。如果与肿瘤本身有关,那就需要针对肿瘤进行治疗。

病例27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有什么新药和治疗方案吗?来那度胺对弥漫大B淋巴瘤的疗效如何?

解答:

这是一个涉及很多内容的问题,难以短时间内讲清楚。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很常见的淋巴瘤亚型,而R-CHOP方案只能使得60%左右的DLBCL患者缓解,而另外30%~40%的患者进入了复发或难治性阶段。R-CHOP方案对于低危DLBCL的疗效较好,但对于高危DLBCL患者而言,单纯R-CHOP方案显然不够。那么,在R-CHOP方案基础上联合哪些药物呢?目前没有一个特别理想的阳性结果,相对来说,BCL-2抑制剂venetoclax、针对CD79B的ADC药物polatuzumab或许是值得尝试的药物。我们中心目前正在开polatuzumab的临床研究,纳入IPI评分>2分的DLBCL患者,将R-CHOP方案中的长春新碱(VCR)替换成polatuzumab,前期的1~2线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目前在进行3期研究。

对于复发或难治性DLBCL患者,联合治疗可能效果更好,单药的疗效均不佳。当然,对于多线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DLBCL患者,CAR-T疗法是选择之一,研究显示,两种CAR-T产品kymriah和yescarta对于复发或难治性DLBCL的有效率都超过了50%,其中yescarta 甚至达80%。当然,CAR-T疗法后需要桥接移植,才能使患者获得更佳的长期生存。

再者,具体的DLBCL患者的治疗需要根据免疫组化结指标,例如P53是否强阳性,是否双表达,双打击或三打击、Ki-67表达水平、CD5是否阳性等,结合基因突变情况来制订最终的治疗方案。总之,DLBCL的治疗还是很复杂的,很难几句话阐述清楚。

病例28

套细胞淋巴瘤患者,4月4日结束移植。近期皮肤瘙痒,一碰就痒,怎么处理?

解答:

皮肤瘙痒的情况建议去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及治疗,如果想简单处理,可以先服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试试,总体上,我仍建议你去皮肤科就诊。

病例29

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服用西达本胺治疗引起腹泻症状很严重,应该停药吗?

解答:

若采用西达本胺治疗时,腹泻症状严重的话,可以考虑将西达本胺减量,而不是停药。研究证实,西达本胺在NK/T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良好,它联合PD-1抑制剂可取得更好的疗效。而单用PD-1抑制剂治疗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无法保证。

病例30

滤泡淋巴瘤3级,已接受6次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来那度胺治疗,接下来怎么治疗?

解答:

这是1例晚期的滤泡淋巴瘤患者,6个周期的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治疗后达完全缓解。如果当时病灶比较明显的话,我建议后续接受2年的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

病例31

白细胞低下导致免疫力差,怎么办?

解答:

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肿瘤本身就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化疗引起白细胞低也会使得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也会引起免疫力低下,等等。所以,首先需要明确免疫力低下的原因,然后再根据原因进行系统性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诸如胸腺法新等药物可帮助提升免疫力。

病例32

滤泡3a级 R-CHOP治疗以后达到完全缓解,利妥昔单抗(美罗华)第三次维持时增强CT显示病灶变大变多,怀疑复发 PET-CT显示SUV最大值为5.5 应该怎么处理?利妥昔单抗需要继续应用吗?

解答:

如果PET-CT检查显示SUV最大值为5.5的话,在6个周期达CR,从没有活性涨到5.5,可以联系相关科室取病理,如果明确为复发,我不建议继续利妥昔单抗治疗,因为这提示患者可能对于利妥昔单抗耐药,需更换治疗方案。

            

评论
2019年05月03日
133****9370
叶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2019年05月03日
134****3101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 | 肿瘤科
防癌正当时
2019年05月03日
李明
德州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太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