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年度巨制】血液肿瘤第三弹:新组合新思路,如何使MM患者获益最大化?

2019年01月2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目前,蛋白酶体抑制剂(PI)及免疫调节剂(IMiD)在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中占据基石地位,明显改善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领域相继涌现出一批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新药,进一步改善了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回顾2018年,多发性骨髓瘤领域有哪些重磅研究呢?2018血液肿瘤年终盘点第三弹——多发性骨髓瘤篇为您揭晓!

幻灯片2.JPG

盘点正片视听盛宴

盘点精要

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5类:单克隆抗体、核输出蛋白抑制剂、BCL-2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BCMA CAR-T

在单抗进展方面,CD38单抗daratumumab联合Rd或VMP方案在初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NDMM)中可提升ORR及PFS。此外,对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而言,在Pd或Rd方案基础上联合elotozumab能进一步改善疗效及生存。

核输出蛋白1(XPO1)抑制剂selinexor 是一类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抗骨髓瘤药物,研究表明selinexor 联合地塞米松、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对于多重耐药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具有不俗疗效。

BCL-2抑制剂venetoclax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取得进展,联合Kd或Bd方案可提升ORR。

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继续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新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伊沙佐米(ixazomib)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疗效良好,而RVd方案是初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一线治疗的基础。

BCMA CAR-T治疗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前景,而序贯输注抗CD19和BCMA CAR-T作为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ASCT后巩固治疗,可提升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

学术要点再回顾

幻灯片9.JPG

完整版课件下载链接:

https://bosdev.liangyihui.net/3MM.pdf(复制网址用浏览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