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18 SIBCS丨隐形的力量-汤立晨博士谈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管理

2018年11月0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于2018年19-20日在上海隆重召开,会议上国内外乳腺癌专家云集,从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多个角度对乳腺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细致解读。心理健康状态与乳腺癌复发以及免疫功能状态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也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与会期间,【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汤立晨博士就乳腺癌诊疗过程中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乳腺癌患者心理问题的流行病学现状以及心理健康管理建议作一专访。 

               
汤立晨
博士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主治医师
肿瘤学硕士,博士在读
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擅长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熟悉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诊治及年轻乳腺癌的综合诊疗等领域

乳腺癌诊疗过程中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汤立晨博士:在临床工作中,恶性肿瘤的诊断,一定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创伤期和恢复期,这点对乳腺癌患者尤为关键。乳腺是女性的一个特征性器官,一旦确诊乳腺癌后,患者一方面会担心肿瘤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会担心外形的状况。在乳腺癌的整体治疗过程中,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等,这一过程中,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并且乳腺癌的规范治疗有赖于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

此外,心态和情绪与肿瘤复发以及自身免疫状态有非常密切的相关性。临床前期研究显示,心情好坏对每一个病人的免疫功能状态以及预后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不但要治疗生理状态,也要治理心理情况。   

乳腺癌患者心理问题的流行病学现状

汤立晨博士:乳腺癌诊断一旦确定后,相信所有的女性患者都会有一个想法,就是为什么肿瘤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临床工作中,抑郁或焦虑状态的评估,会有一个标准的心理测评,临床医生会根据心理测评结果来决定到底是不是有明确的诊断焦虑或者抑郁状态指证。  

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管理建议

汤立晨博士:义诊过程中,我们也与很多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心理方面的交流。从肿瘤科医生的角度来讲,心理健康管理并非临床医生的专长。但是,由于临床医生能够了解乳腺癌患者的整体治疗过程、治疗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家庭情况,因此,针对这一话题,临床医生也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

首先,一定要正视乳腺癌。不能因为乳腺癌的确诊而打击到自己对生活的信心,一定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有家人、有朋友、有医生在帮助着你。另外,也不能对未来太过有信心。举例来讲,乳腺癌术后患者在两年以内,原则上需要三个月或者半年复查一次。个别患者太过自信,觉得没有问题,1-2年才会复查一次。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太过自信可能会延误复发转移或者是治疗毒副作用的发现。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能太过自信,也要保持依从性,顺利的完成治疗和随访。与此同时,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众所周知,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非常高,乳腺原位癌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8%,而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在90%以上,所以对未来要充满信心。

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或者后续的随访过程中出现一些心理波动或者需要心理帮助时,会有很多的治疗选择。第一,病房中会有研康沙龙的探视志愿者,可以为患者做心理疏导。这些志愿者都经过了专业的培训,是从乳腺癌康复者当中挑选的佼佼者,其中,最长的康复期可以达到十几年,希望通过他们自身康复的经验来鼓励大家更好的面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其次,医院也有帮帮心理热线,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做志愿者,可以给大家一些必要的帮助。最后,也可以选择转诊到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专科门诊,通过使用一些心理或者精神药物,帮助患者解决心理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