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多学科通力合作,推动“两全”理念完美落地

2018年09月0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8年8月26日,“第二届福建省乳腺癌全方位全周期管理高峰论坛“在福州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由福建省肿瘤医院刘健教授、福建省立医院游振辉教授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祥锦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来自全国众多以乳腺癌为核心的多学科专家和医生代表受邀参加本次高峰论坛,并围绕乳腺癌全方位管理模式、流行和人群研究现状、骨安全的管理、妇科管理、血脂管理和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管理等六个专题展开演讲与讨论。

DSC00092_meitu_2.jpg

刘健教授

会议开场由大会主席刘健教授致辞,刘教授指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模式一直引领癌症治疗前沿,目前乳腺癌治疗已经扩大为全方位全周期管理。希望未来能够以乳腺癌为试点,共同推动伴随疾病管理,促进肿瘤全方位、全周期管理。

专题一由福建省肿瘤医院刘健教授和福建省立医院游振辉教授主持

主持人1.png

刘健教授、游振辉教授(从左至右)

宋传贵.png

宋传贵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宋传贵教授全面解读了乳腺癌伴随疾病的全方位管理模式,宋教授指出中国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在近10年提高了7.3%,我国乳腺癌诊治将进入慢病管理新时代。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解读中指出中国学者率先关注并引领世界慢病周期管理方向。慢病周期是指针对乳腺癌康复人群,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跨学科管理癌症伴随疾病。乳腺癌伴随疾病是指与乳腺癌非直接相关的,由于患者年龄及内在微环境改变、生活方式改变及药物不良反应影响等多因素导致的疾病。该疾病与乳腺癌往往伴随出现,例如乳腺癌的心血管疾病、骨代谢异常和精神心理等,其中血脂异常是诱发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适当的伴随疾病管理同样有助于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和死亡率。

最后,宋教授建议临床实践中以患者为中心,全面重视和管理早期乳腺癌的伴随疾病;同时以乳腺癌为试点,共同推动肿瘤伴随疾病管理。

讨论环节1.png

讨论环节精彩花絮 


专题二由福建省肿瘤医院陈夏教授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祥锦教授主持

主持人2.png

陈夏教授、陈祥锦教授(从左至右)

郑莹.png

郑莹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郑莹教授介绍了乳腺癌及伴随疾病流行和人群研究现状。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位于我国女性癌症的第二位(15.1%),而死亡率位于第六位(6.2%)。中国乳腺癌10年生存率研究中上海队列资料的观察生存为80.5%,无病生存率为78.8%;同时研究指出中国医生遇到的是更复杂的患者,国内患者相比较更年轻,瘤体更大,淋巴结阳性更多,分期更晚。影响乳腺癌长期预后的因素包括治疗依从性、治疗规范性、复发转移、伴随疾病和生活方式。上海的研究报告显示乳腺癌的并发疾病普遍存在,包括高血压、慢性胃炎、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和冠心病等;并发疾病与乳腺癌生存密切相关。

最后,郑教授指出目前乳腺癌患者的管理目标是早期治愈,提升生存,促进生活质量。2017年颁布的《中国乳腺癌生活方式指南》建议重视与管理早期乳腺癌伴随疾病与生活方式,而《乳腺癌随访及伴随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正在积极制订中。

讨论2.png

讨论环节精彩花絮

专题三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王川教授和福建省立医院游振辉教授主持

主持人3.png

王川教授、游振辉教授(从左至右)

叶松青.png

叶松青教授

福建省立医院叶松青教授介绍了乳腺癌的全程全方位管理之骨安全管理。叶教授指出雌激素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会增加乳腺癌发生风险,但也有抑制破骨细胞,维持骨密度的作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以降低雌激素水平为目标;但会导致破骨细胞活跃、骨代谢升高造成骨丢失,增加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及骨关节疼痛等骨安全问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因此,早期乳腺癌患者骨安全管理应双管齐下,骨安全的评估与管理并重。一方面,综合评估患者骨丢失及骨质疏松的风险是医生和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骨安全的管理目标包括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疗效。随后,叶教授提出骨丢失和骨质疏松的管理措施具体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补充钙和维生素D和使用双膦酸盐。目前ASCO指南推荐使用双膦酸盐作为绝经后(包括绝经前使用卵巢功能抑制剂患者)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期间治疗用药。

讨论3.png

讨论环节精彩花絮 

专题四由福建省肿瘤医院刘健教授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祥锦教授主持

主持人4.png

刘健教授、陈祥锦教授(从左至右)

郑志群.png

郑志群教授

在此环节,来自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郑志群教授为大家带来关于乳腺癌妇科内分泌及生殖伴随疾病管理的报告。郑教授指出近年来,年轻患者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年轻乳腺癌在关注疾病预后的同时亦关注生育问题。随后,郑教授针对年轻患者后续生育率低下的原因进行逐一分析解读:第一,妊娠不会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可能原因在于高雌孕激素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妊娠后母体免疫系统激活;第二,虽然TAM内分泌治疗相关妇科事件易造成患者不育,但St. Gallen共识会议认为仅对无高危特征的患者选择在服用内分泌药物18-30个月后中断内分泌治疗,进行计划妊娠;第三, TAM的弱雌激素样作用导致其易增加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 同时TAM治疗亦是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因此,应用TAM治疗时需对子宫内膜及卵巢进行监测。

最后,郑教授指出针对年轻乳腺癌患者,如何选择一种能平衡生存与生育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讨论环节4.png

讨论环节精彩花絮

专题五由福建省肿瘤医院陈夏教授主持

陈夏.png

陈夏教授

韩晖.png

韩晖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韩晖教授在此专题介绍了对于绝经后早期乳腺癌心血管事件及血脂异常的认识与管理。韩教授指出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心血管事件已成为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一方面,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雌激素水平降低易诱发血脂异常,另一方面,内分泌治疗方案以降低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为主要目标,更易加重血脂异常。因此,针对绝经后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血脂异常的管理极为重要。首先,对于血脂异常的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可选择对血脂影响较小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如依西美坦);其次,对于接受AI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应坚持控制饮食和调节生活方式,并结合临床疾患和是否伴有其他风险因素选择合适的调脂药物(如他汀类),对血脂进行管理。

讨论5.png

讨论环节精彩花絮

专题六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王川教授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林小燕教授主持

主持人6.png

王川教授、林小燕教授(从左至右)

傅芳萌.png

傅芳萌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傅芳萌教授介绍了改善HR+早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方针策略。傅教授指出乳腺癌根据分子表达, 性激素受体(HR)阳性占到70%,而规范内分泌治疗对于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贡献率高达 29%。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是指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行为(饮食、生活方式改变、给药等)与医嘱的一致性;然而早期乳腺癌长期内分泌治疗药物依从性不容乐观,会影响内分泌治疗效果并最终降低患者生存率。影响患者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地区,人群影响因素迥异。在我国,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经济因素和受教育程度等是影响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原因。但是,目前并没有一种公认有效的适用所有地区的可以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手段。

讨论6.png

讨论环节精彩花絮

最后,傅教授特别介绍ONC药盒行为探针系统,希望能借此自动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自动筛选出依从性不良的患者,根据电话咨询依从性不佳的原因进行个体化的干预,同时可以调动患者家属协同监测。

陈祥锦.png

陈祥锦教授

会议尾声,大会主席陈祥锦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陈祥锦教授对前来参会的各位专家及地区医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陈祥锦教授希望各位专家医生能够经常参与乳腺癌两全会议的学习和讨论,加快两全管理理念落地福州,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WX20180829-124105_meitu_1.jp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