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结直肠癌肝转移肿瘤病理生长方式

2018年05月24日
作者:王宏伟
来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外一

相关背景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转移部位,手术是肝转移患者获得治愈的重要治疗手段。但肝转移切除术后10年生存率仍较低,需要更多指标指导治疗并判断患者肿瘤生物学行为。同复杂的基因测序相比,肿瘤切除后的病理分析可能会提供更简单易行的预测指标,性价比更高。

目前术后病理分析除TRG外,研究较多的还包括肝转移瘤组织病理生长方式(histopathological growth patterns HGPs)及免疫评分。肝转移瘤HGPs分类及评价标准在过去并不一致,因此每项研究得出结论各不相同。为此,2017年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发表了肝转移瘤HGPs评分国际共识,希望在这个问题达成一致,以更好的指导患者的治疗。

作者.png

1.jpg研究纳入了374例患者对HGPs评分进行了验证。在专家共识中,先根据肝转移灶边缘肿瘤细胞与肝实质关系把HGPs分为三类常见及两类不常见生长方式并进行了描述。三类常见生长方式为纤维型(Desmoplastic)、膨胀型(pushing)及替代型(replacement),两种不常见类型包括肝窦型(Sinusoidal)及门管型(Portal)。

2.jpg

肝转移生长方式的病理学检测标准方法

3.jpg

不同肝转移生长方式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

纤维型生长方式指肿瘤细胞与肝实质并不直接接触,中间存在纤维结缔组织。

4.jpg

纤维型生长方式:A-C,低倍;D,高倍

膨胀型指肿瘤挤压周边肝板,两者之间不存在纤维结缔组织,但肿瘤细胞及肝细胞并不在肝板内直接接触。

5.jpg

膨胀型生长方式:A-B,低倍;C,高倍

替代型则是肿瘤细胞形成板状结构与肝板相连,肿瘤细胞能够替代肝板内的肝细胞。

6.jpg

替代型生长方式:A,低倍;B,高倍

肝窦型指肝窦内存在癌栓或肿瘤细胞沿肝窦间隙增长,此种生长方式患者常进展迅速,大多数在尸检时发现。门管型指肿瘤细胞沿汇管区、肝小叶间隔生长,临床更加少见。

7.jpg

肝窦型生长方式

此外,同一肿瘤中常存在不同生长方式,因此共识建议对占肿瘤边缘5%以上的生长方式均进行记录,如80%纤维/20%膨胀。在进行临床分析时则以占50%以上的生长方式作为该肿瘤HGPs分类依据。

8.jpg

判断肿瘤生长方式的流程图

为了判断HGPs对生存的影响,该文选取了2000-2015在年荷兰Erasmus MC癌症中心接受手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了验证。经过病理分析,374例患者中有4例判断为混合型未进行生存分析,其余患者中183例患者为纤维型,173例为替代型,10例为膨胀型。

9.jpg

不同肿瘤病理生长方式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

生存分析提示纤维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4个月,替代型36个月,膨胀型中位生存时间仍未达到。

10.jpg多因素分析提示,CRS评分高危及HGPs为替代型是患者长期生存变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11.jpg结合其他回顾性研究结果,该共识认为HGPs评分标准简单可重复并能够有效判断肝转移患者预后,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找出不同HGPs发生机制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