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再见李敖:说说让狂人安息的脑干肿瘤

2018年03月18日
编译:Terry
来源:肿瘤资讯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罹患脑干肿瘤与2018年3月18日上午10点59分安然离世,享年83岁。

根据李敖家属书面说明:

李先生于2015年7月因步态不稳至本院求诊,经诊断为脑干肿瘤,在台北荣总医疗团队的努力下,接连度过难关,也见证了李先生坚强的求生意志。

另于2017年4月2日住院,亦顺利于同年8月9日出院。

去年10月1日,李先生再度因肺炎入院,治疗后感染病况稳定。然其后脑部磁振造影发现,原先疾病有恶化趋势,考虑李先生年事已高等身体状况,因而采取保守支持治疗。

自11月初起,开始投与标靶药物治疗后,病况渐为好转。但今年1月底起,标靶药效渐失,病况急速恶化,虽肺部感染在投药后趋稳,然计算机断层显现脑瘤病况恶化合并水脑加剧。近日来病况转危,李先生于2018年3月18日上午10点59分安然离世,与世长辞,享寿83岁。

李敖的突然离世,不禁让人惊讶,那么让狂人安息的脑干肿瘤又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良医汇患者指南丛书中的,脑部肿瘤患者指南神经胶质瘤患者指南,我们可以看到:脑干肿瘤以神经胶质细胞瘤多见,其次是血管网状细胞瘤和海绵状血管瘤。胶质瘤中又以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发。神经胶质细胞瘤在脑干内多呈浸润性生长,沿神经轴向上下两个方向发展,通常脑桥为好发部位。星形细胞瘤多发生于青少年;室管膜瘤多见于中年人,起源于四脑室底的或颈髓中央管的室管膜。

神经胶质瘤的年发病率低于6/100000人,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癌症。然而,神经胶质瘤占到了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80%。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可受到神经胶质瘤的影响,包括儿童、青少年、青年,但是在50岁和60岁的人群中更多发生。时至今日,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神经胶质瘤会发生,并且所鉴别出的风险因素也非常少。已经意识到的神经胶质瘤的风险因素有电离辐射、家族史,及遗传综合征。

临床表现方面,脑部肿瘤因为其部位特殊,症状主要是肿瘤压迫神经或损害脑组织会引起,当肿瘤阻塞脑脊液在脑部的流通,或者因脑脊液增多引起脑部肿胀也会引起症状。以下是一些脑部肿瘤的常见症状:

  • 头痛(早晨尤甚)

  • 恶心呕吐

  • 语言、听觉、视力的改变

  • 平衡或行走障碍

  •  情绪、个性、注意力的改变

  • 记忆力衰退

  • 肌肉痉挛或抽搐(癫痫发作或惊厥)

  • 四肢麻木

因为很多其他疾病也会产生这些症状,所以临床上也要多加注意。

诊断上,除了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金标准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之外,还可以通过肿瘤分子标志物检查来确定是否可以使用靶向药物。

治疗方面,手术仍是首选的初始治疗方法,之后再配合放疗、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我们从李敖先生家属的声明和李敖离世前亲笔信中,也可以还原一个完整的治疗过程:2015年7月初诊发现肿瘤,经过放射性治疗好转,并服用类固醇缓解水肿;2017年病情反复加重,因年龄已高、体力状况差采取保守支持治疗并尝试靶向药物;但今年2018年靶向药出现耐药后病情转危,最终不幸离世。

我们还不知道李敖先生具体尝试了哪种药物,但根据EANO关于成人星形细胞瘤和少突神经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具有良好血脑屏障渗透性的口服DNA烷化剂替莫唑胺广泛用于胶质瘤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其会导致骨髓抑制,特别是血小板减少症。肝功能也应定期评估。亚硝基脲,如洛莫司汀,卡莫司汀,尼莫司汀和氟他汀,会导致长期的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在大多数欧洲国家,亚硝基脲已经成为替莫唑胺治疗胶质瘤治疗后的第二选择。只有贝伐珠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被批准用于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组织或血浆中展示没有一个单一的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贝伐珠单抗的益处或抗药性。

胶质瘤.png

根据国外流行病学资料估算,我国每年应有20万左右的新发脑肿瘤病例,有达200万的脑肿瘤患者群体。面对这样一个不小的群体,脑肿瘤诊断治疗方面也持续有新进展,比如去年6月份FDA批准首个神经胶质瘤手术荧光剂gleolan。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研究能够让更多的患者远离病痛折磨。

 一代狂人离世,不禁让人唏嘘不已,最后附上李敖离世前亲笔信:希望“跟家人、友人、仇人好好告别”。

你们好,我是李敖,今年83岁。

年初,我被查出来罹患脑瘤,现在刚做完放射性治疗。现在每天要吃6粒类固醇,所以身体里面变得像一个战场,最近又感染二次急性肺炎住院,我很痛苦,好像地狱离我并不远了。

我这一生当中,骂过很多人,伤过很多人;仇敌无数,朋友不多。医生告诉我:“你最多还能活三年,有什么想做、想干的,抓紧!”

我就想,在这最后的时间里,除了把《李敖大全集》加编41-85本的目标之外,就想和我的家人,友人,仇人再见一面做个告别,你们可以理解成这是我们人生中最后一次会面,“再见李敖”及此之后,再无相见。

因为是最后一面,所以我希望这次会面是真诚,坦白的。不仅有我们如何相识,如何相知,更要有我们如何相爱又相杀。

对于来宾,我会对你说实话;我也想你能对我讲真话,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或许我们之前有很多残酷的斗争,但或许我们之前也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希望通过这次会面,能让我们都不留遗憾。不留遗憾,这是我对你的承诺,也是我对你的期盼。

对于来宾,不管你们身在哪里,我都会给你们手写一封邀请信。邀请你来台北,来我书房,我们可以一起吃一顿饭,合一张影,我会带你去看可爱的猫,我会全程记录我们最后一面的相会,一方面是留作你我纪念,另一方面也满足我的一点私心:告别大陆媒体近10年了,我想通过这些影片,让大家再一次见到我,再一次认识不一样的我,见证我人生的谢幕。 谢谢各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