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湖北省肿瘤防治联盟肺癌峰会】李峻岭教授谈免疫联合治疗策略

2017年12月11日
作者: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以“聚焦精准,百家争鸣”为主题的“湖北省肿瘤防治联盟肺癌峰会”于2017年11月24-25日在武汉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邀请海内外众多肺癌领域知名专家,深度解读肺癌最新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同时对目前值得探讨和思考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本次会议上,【肿瘤资讯】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峻岭教授介绍免疫联合治疗策略。

肿瘤资讯:您在本次的大会上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抗血管生成治疗与微环境”的主题演讲,请您谈谈目前抗血管联合治疗有哪些模式?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该如何选择?

李峻岭教授:过去,我们的抗肿瘤治疗只是针对肿瘤细胞本身,而现在的研究发现,除了肿瘤本身之外,还有它依赖的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抗肿瘤治疗重视肿瘤的微环境。如抗血管生成,主要是针对肿瘤微环境的一个治疗手段,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即双靶点的阻击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如抗血管生成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小分子物质的联合,这样的联合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如贝伐珠单抗和厄洛替尼的联合,使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的时间达到了一年半,这比过去单纯的应用EGFR-TKI和单纯的抗血管生成的效果都要好很多。

肿瘤资讯:免疫联合治疗的研究犹如当年的“淘金热”,在多个瘤种全面开展,您认为免疫联合治疗在晚期NSCLC一线治疗中的前景如何? 

李峻岭教授:我个人认为,免疫治疗有可能是使得晚期肺癌能够真正成为慢性疾病的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手段。在联合治疗方面,免疫治疗可以和抗血管生成治疗进行联合,肿瘤的血管生成促进了免疫的抑制,免疫的抑制又促进了肿瘤的血管的生成,针对这两个靶点的联合 ,现在也做一些尝试,看到一些比较好的效果,当然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的数据来支持。在不久的将来,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会成为一个标准的治疗。在晚期NSCLC一线治疗,大约有30%左右的非小细胞肺癌是可以直接接受一线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即PD-L1高表达(PD-L1>= 50%的患者)。现在,很多临床研究是关于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或联合血管靶向治疗,这种联合方案的目的是为了更全面的阻击肿瘤,使得患者能够从联合方案中得到比较好的预后。

肿瘤资讯: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些临床医生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的经验?

李峻岭教授:转化研究有好几种模式,一种模式就是搞基础的专家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现象之后,和临床的医生沟通,最后进行相应的合作的研究。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临床医生在自己的临床实践当中发现问题,然后提出科学问题,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就需要和基础的专家进行合作,包括实验室的,病理科的,一起来探讨我们临床上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一些临床的科研,最后解答临床所提出的问题,最终是要造福于患者。对于临床医生,除了要会看病,还要善于思考,在患者出现不同疗效的时候,药物思考为什么这个病人没效,而另一个病人非常的有效。都是用同样的方法,患者的特点也是一样的,为什么最后的结果不一样,是不是有更多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我们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