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大分割放疗安全性如何?

2017年05月10日
编译:Aries
来源:肿瘤资讯
乳腺癌术后放疗可改善局部复发情况,是乳腺癌整体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传统放疗方案耗时长,可能会降低依从性。那短时间的大分割放疗方案是否能获得类似的疗效而不增加毒副反应呢?这篇两中心的北美II期单臂研究公布了相关的研究结果。

摘要

目的:全乳切除术后的传统分割放疗(PMRT)约耗时5-6周。而支持大分割放疗的数据有限。本研究前瞻性地评估了为时15天的大分割PMRT的效果。

患者与方法:胸壁及区域淋巴结大分割照射,总剂量36.63Gy,3.33Gy/天,共11天,伴或不伴序贯手术瘢痕区加量放射3.33Gy/天,共4天。主要研究终点为无≧3级毒副反应。

结果:结果分析中纳入了67例II-IIIa期的乳腺癌女性患者。中位随访32个月,无3级毒副反应发生。29例2级毒副反应事件,以2级皮肤毒副反应最常见(24%)。两例患者出现单侧胸壁孤立肿瘤复发(3%)。3年预计无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9.2%和90.3%。42例患者行胸壁重建术,3例患者在放疗前因感染移除扩张器。假体取出或失败率、非计划手术纠正率以及总并发症率分别为24%、8%和32%。

结论:该放疗方案毒副反应低、局部控制效果好。

介绍

目前支持全乳术后胸壁及区域淋巴结放疗改善局部区域控制情况的证据绝大部分基于旧的放疗技术及正电压X线。传统标准胸壁放疗的每日照射剂量为1.8Gy或2Gy,共4-8周,总累计剂量45-80Gy。反映分割剂量/总剂量与组织反应性的分割效应线性二次模型显示,虽然控制肿瘤复发需要高放射总剂量但放射区域正常组织对每次分割照射的敏感性决定了每天的分割剂量。据报道,乳腺癌的α/β比率(反映细胞对高分割剂量敏感性的线性二次模型系数)约为4Gy,偏低且与正常组织相近。因此,大分割放疗方案(HF)因耗时短且更便利目前更受青睐,已成为辅助全乳放疗的标准治疗。如今关于HF两个最大型的随机临床试验STARTA和B由于纳入全乳切除术的患者比例较小,且鉴于区域淋巴结放疗和乳房重建患者中大分割放疗方案的潜在毒副反应,目前HF于PMRT的数据仍缺乏。本次双中心研究旨在评估现代放疗技术下,HFPMRT的安全性。

患者与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18岁的IIA-IIIC期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包括局部晚期乳腺癌(T>3cm±LN+)并行新辅助化疗患者以及高危(T4、脉管浸润、切缘窄、年轻、HR-、广泛导管内癌成分)患者;胸壁重建或假体重建或临时扩张器植入患者均可。

放疗方案及技术

放疗在术后或末次化疗后21-63天内开始。胸壁+区域淋巴结放射总剂量36.63Gy,分11次,3.33Gy/次,一天一次,每周5天,伴或不伴序贯胸壁加量照射,4次,3.33Gy/次,一次一天。

统计分析

本研究主要目标是确保严重毒副反应(>2级)总发生率在任何阶段均与标准PMRT的相当,包括急性和迟发毒副反应。

胸壁重建术后并发症若导致植入物取出或重建完全失败则为4类,若需非计划性手术干预则为3类。

结果

共纳入67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中位年龄54岁,其中≤50岁以下患者约占46%。49%的患者接受了新辅助化疗,65例患者接受了胸壁瘢痕的加量放射。

本研究未分析1级毒副反应发生情况。29例患者出现2级毒副反应,以皮肤2级毒副反应为主。无3级毒副反应发生。除了3例2级淋巴水肿患者及一例2级纤维化患者,其余患者的毒副反应均为急性的并完全缓解。

分别有2例及5例患者出现胸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3年的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89.2%、90.3%和92.0%。 

61%的患者接受了乳房重建或临时扩张器置入,其中29%的患者出现4类并发症,以感染为主。3类并发症发生率为8%。RT相关的3类和4类重建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

讨论 

本研究显示该放疗分割方案安全且毒副反应发生率低,局部区域及远处复发发生率与其他随机临床试验报道的相当。

综合既往研究发现,利用线性二次模型系数指导大分割放疗是安全的。我们研究也未发现任何放疗相关的臂丛神经病变发生,但仍需对这部分病人继续密切随访,因为有报道显示臂丛病变出现临床表现前可能存在很长的潜伏期。然而,这种耗时短的大分割放疗方案目前仍不能常规应用于实际实践中,尤其是在乳房重建的患者中。 

基于以上成果,我们下一步将会进行16个分割剂量的PMRT的临床试验,重点分析HFPMRT于区域淋巴结的安全性及相关乳房重建并发症发生率。

点评:本研究表明大分割放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亚于标准放料阀方案,因耗时短可以改善患者依从性。但仍需要更大样本的数据支持。此外该放疗方案于重建患者中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明确。

参考文献

http://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016.70.7158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宋小编